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23 00:01:17瀏覽887|回應2|推薦63 | |
於唐朝、唐憲宗李純、元和十三年春季大考金榜題名的進士、瑯琊人王洙(字學源),曾居住在孔、孟二聖故鄉的鄒魯一帶(即山東省南部偏西地區)的名山中讀書學習。
據王洙自己說,在他金榜題名前四年,也就是元和八年年末時,王洙隨著本州貢生名冊申報入京時一同前往京城長安準備參加考試,黃昏時抵達滎陽(今河南省鄭州市轄滎陽市),便找了家旅店投宿,就在這裡王洙遇見了一位客居在此的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的秀才成自虛(字致本)。成自虛因為家中有事無法繼續參加考試,正在返家的途中,遇到了準備赴考的王洙便聊了起來,除了提及自己趕考奔波的辛苦卻在最後一刻未能如願參加考試的遺憾,也聊到了他親眼見到的人間異事。
元和八年十一月八日,成自虛自長安出發向東而行。第二天抵達渭南縣(今陝西省渭南市),因為一整天天氣都陰沉沉的,所以不能知道正確的時辰。渭南縣的縣令黎謂邀請成自虛喝酒,這一餐吃喝下來加上聊天抬槓可能要耗費不少時間,成自虛心想自己的坐騎強健腳程快,就要隨行的書僮與僕人帶著行李,先行出發前往前面的赤水店投宿等候,自己在此逗留片刻,吃完酒之後再快馬趕上唄。
成自虛告別黎縣令後,騎馬往東出了縣城城門後,忽然一陣陰風席地捲來,頓時揚起的飛雪如大霧一般遮蔽了天空。成自虛繼續趕了沒幾里路天色便就要黑了,此時自己的僕人、書僮早已遵命趕往下一站等候,而沿路又沒見到人影,想要問路也沒法子,因此也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已經走到了哪裡。
好不容易經過了東陽驛站,成自虛就朝南而行,尋找前往赤水谷口的道路。在距離東陽驛三、四里的地方有一處地勢低下的地區,此時月亮透過樹林映射出微弱的月光,成自虛藉著這微弱的光睜大了眼睛,勉強辨認出前方某處有一座佛寺或是廟宇的模樣就朝那兒走去,推開了山門趕緊進去,因為外頭的雪下得越來越大了。
成自虛心想那裡既然是佛寺,必定有僧人居住在此,便打算請求借宿一夜,就騎著馬繼續前行。接近之後才辨認出北側橫連著數間空屋,卻都寂靜且無燈燭點亮,不知是人都就寢還是了沒有人在的樣子。成自虛擔心唐突出聲詢問會打擾到僧人休息,便仔細傾聽了許久,微微聽到似乎有人的喘息聲音,大概有哪個僧人還沒睡,心中大喜,就將馬兒綁在了西側廊下的柱子上,連聲發問:
「院主和尚,今夜還請慈悲相救。」
接著聽到了一人慢慢的回應著說:
「小病僧智高在此。剛才寺內的僮僕都已被派出去到村裡頭化緣了,因此無人看門及點亮燈火。雪下得這麼大,夜又已經深了,客人你要做什麼呢?又你打哪兒來?」
成自虛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向僧人請求借宿過夜。那智高僧說:
「這裡四周都沒有鄰居,你又如何能求得其他人的幫助?今晚若你不嫌棄這裡只有我這個生病的人,那就姑且在此將就一個晚上,以免還要冒著風雪受苦。我將我床墊下鋪著的乾草分些給你,你也能稍微躺著休息了。」
正愁著沒有其他法子的成自虛聽到智高僧這麼說,心中也十分高興。進屋後藉著外頭雪地反射隱約的微光,向智高僧道謝後接過乾草鋪著便席地而坐,就再請教著說:
「智高師父是哪裡人?為何住在這裡?又請問您的俗家姓氏?弟子既然承蒙師父接納收容的恩惠,理應當多知道一些您的事,日後好有所報答。」
智高僧說:
「貧道(古時候的僧人也自稱貧道)俗家姓安(諧音「鞍」,原作者註:這是因為智高僧身有「肉鞍」,即「駝峰」,亦可暫指其駝背),出生在大漠的西方。因為發願捨身為佛(即出家為僧),隨緣前來中國。剛到此處沒多久,還未來得及收拾這荒蕪的寺院,因此秀才你突然到來,我這裡沒有什麼好招待的,還希望你不要見怪才好。」
之後因為有智高僧陪著成自虛的相互問答,令成自虛略為忘掉了先前疲倦的感覺,就對智高僧說:
「弟子現在才知道『探寶化城(註)』的意義,如來佛不會隨便做出比喻的,今日師父您是弟子的導師了。師父是佛家本宗,所以才有這些如此令人心服的道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探寶化城」,在小乘佛教中探尋佛理。見《法華經.化城喻品》: 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眾生畏難,先說小乘涅槃,猶如化城,眾生中途暫以止息,進而求取真正佛果。
----- 待續 -----
改編自 《東陽夜怪錄》/《太平廣記.卷490》
原文:
唐朝、王洙.《東陽夜怪錄》.成自虛
前進士王洙字學源,其先瑯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嘗居鄒魯間名山習業。洙自云,前四年時,因隨籍入貢,暮次滎陽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虛者,以家事不得就舉,言旋故里,遇洙,因話辛勤往復之意。自虛字致本,語及人間目睹之異。
是歲,自虛十有一月八日東還〈(乃元和八年也)〉,翼日,到渭南縣,方屬陰曀,不知時之早晚。縣宰黎謂留飲數巡,自虛恃所乘壯,乃命僮僕輜重,悉令先於赤水店俟宿,聊踟躕焉。東出縣郭門,則陰風刮地,飛雪霧天。行未數里,迨將昏黑。自虛僮僕,既悉令前去,道上又行人已絕,無可問程,至是不知所屆矣。路出東陽驛南,尋赤水谷口道,去驛不三四里,有下塢,林月依微,略辨佛廟。自虛啟扉,投身突入,雪勢愈甚。
自虛竊意佛宇之居,有住僧,將求委焉,則策馬入。其後才認北橫數間空屋,寂無燈燭。久之傾聽,微似有人喘息聲,遂繫馬於西面柱,連問: 「院主和尚,今夜慈悲相救。」 徐聞人應: 「小病僧智高在此。適僮僕已出使村中教化,無従以致火燭。雪若是,復當深夜,客何為者?自何而來?四絕親鄰,何以取濟?今夕脫不惡其病穢,且此相就,則免暴露。兼撤所藉芻槁分用,委質可矣。」 自虛他計既窮,聞此內亦頗喜。乃問: 「高公生緣何鄉?何故棲此?又俗姓云何?既接恩容,當還審其出處。」 曰: 「貧道俗姓安,〈(以本身肉鞍之故也。)〉生在磧西。本因舍力,隨緣來詣中國。到此未幾,房院踈蕪,秀才卒降,無以供待,不垂見怪為幸。」 自虛如此問答,頗忘前倦。乃謂高公曰: 「方知探寶化城,如來非妄立喻,今高公是我導師矣。高公本宗,固有如是降伏其心之教。」 ……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