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郭元振〈二〉會吐蕃進退有據
2018/04/03 00:03:14瀏覽1105|回應0|推薦37


唐朝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的「大非川之役」軍大敗後,吐蕃乘勢攻陷了唐朝安西都護府所在的龜茲並佔領了「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大部分區域,迫使唐朝在西域爭霸中只能採取守勢。

 

武則天臨朝稱制後,決意奪回四鎮,數度主動出兵。垂拱元年至二年、永昌元年這二次出擊都再敗於吐蕃。到了長壽元年,武則天武威軍總管王孝傑、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唐太宗賜名「」,字節義,漢名「史忠」)領兵,大破吐蕃並收復了「安西四鎮」,將安西都護府遷回龜茲並屯駐了三萬兵力鎮守。

 

武周朝聖神皇帝武曌萬歲通天元年,吐蕃要求與和談。武則天就任命郭元振為右武衛鎧曹參軍,命他擔任談判特使前往吐蕃與對方交涉。郭元振吐蕃大將論欽陵初步談判後,上奏詳細報告及建議:

 

「臣曾聽聞『利或生害,害亦生利』的說法。一直以來與我國紛爭不斷的外邦,就是吐蕃國突厥族默啜部。如今吐蕃請和,突厥默啜部受也將接受我朝的號令指揮,這將是大利於我中國的情勢。但若不審慎的謀畫應對,則害處必將隨之出現。

 

現在吐蕃代表論欽陵想要謀取原突厥族十個部族的地盤,並要求我朝將「安西四鎮」的兵力撤除,這便是雙方互動的關鍵所在,我方不可輕易的作出決定。如果我方直接回絕對方的要求,也相當於同時回絕了對方和談的善意,那麼恐怕因此邊患再起,而且比以前更嚴重。但我方若要堅持四鎮不能廢除、不能撤兵,就應該研究其他辦法拖延我方對這二件事的回覆,同以其他的事物轉移對方的焦點,讓對方對於和談之事不至感到絕望,那麼也就不會因為和談失敗而對我方突生惡意,再起戰端。

 

況且四鎮距離京城遠,而二州距離京城近,後者若遭遇外敵入侵時影響更大,如何權衡輕重取捨利害,的確應該要深思圖謀。眼下十姓、四鎮的問題屬於外患,等州所面臨的問題是內患。地區的百姓三十年來為了抵禦外侮而持續從事屯戍工作,民力已經衰竭,倘若二州有狀況時,地區又如何能承受大量徵調支援的任務?

 

擅於治理國家的人,應該先處理好國內的問題才能抵禦外部的敵人,不該貪圖國外的利益而妨害了國內的發展,如此才能讓外邦與我中國百姓平安,都能享有太平日子。這就如論欽陵所說的:

 

『四鎮所轄各地都與吐蕃相鄰,吐蕃也擔心人入侵竊佔吐蕃的土地,所以才會有要求武周朝撤除四鎮的請求。』

 

吐蕃的理由,換個角度則也是我國所應考慮的理由。因為青海吐渾密邇蘭等國,比起歷來危害中原地區的大外患的吐蕃,這些外邦小國反而是我國需要的重要地區。

 

因此,現在回覆論欽陵比較好的方式是:

 

『我朝並非吝惜四鎮等地,設置這四鎮本來就是為了協助西域各國掌握吐蕃往來西域的重要之處,藉此分散吐蕃的兵力,讓吐蕃不至於集中兵力向東侵略。今日若將四鎮之地交給吐蕃,那麼集中兵力後的吐蕃將更容易發生往東侵擾他國的情勢。因此若吐蕃真的沒有東侵的打算,就應該將吐谷渾各部及青海故地歸還我朝,而我朝自然也會將西突厥俟斤部落之地歸還吐蕃。』

 

如此,則足以堵塞住論欽陵之口,而且也不會將雙方談判的事說絕了。如果論欽陵有什麼不滿意的舉動,那麼就會變成他理虧而沒有再與我國討價還價的餘地了。

 

此外,西邊諸國依附我朝已經很久了,以雙方的交情及道義而言,今日的吐蕃又豈能與我朝相提並論。而今若不釐清西域諸國與吐蕃之間的利害關係、在未審查諸國實際動向的情況之下,就主動將西域諸國分裂出去,這也恐怕傷害了雙方情誼,並非長久的外交管理政策啊。」

 

武則天認為郭元振的觀點論述非常有道理,就同意按照他的建議回覆吐蕃

 

----- 待續 -----

 

改編自 《舊唐書》/《新唐書》

 

原文:

 

《舊唐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四十七.郭元振

郭元振,魏州貴鄉人。舉進士,授通泉尉。任俠使氣,不以細務介意,前後掠賣所部千餘人,以遺賓客,百姓苦之。則天聞其名,召見與語,甚奇之。時吐蕃請和,乃授元振右武衛鎧曹,充使聘於吐蕃。吐蕃大將論欽陵請去四鎮兵,分十姓之地,朝廷使元振因察其事宜。元振還,上疏曰:

 

「臣聞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國家難消息者,唯吐蕃與默啜耳。今吐蕃請和,默啜受命,是將大利於中國也。若圖之不審,則害必隨之。今欽陵欲分裂十姓,去四鎮兵,此誠動靜之機,不可輕舉措也。今若直塞其善意,恐邊患之起,必甚於前,若以鎮不可拔,兵不可抽,則宜為計以緩之,藉事以誘之,使彼和望未絕,則其惡意亦不得頓生。

 

且四鎮之患遠,甘、涼之患近,取捨之計,實宜深圖。今國之外患者,十姓、四鎮是也;內患者,甘、涼、瓜、肅是也。關、隴之人,久事屯戍,向三十年,力用竭矣。脫甘、涼有不虞,豈堪廣調發耶?夫善為國者,當先料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然後夷夏晏安,昇平可保。如欽陵云『四鎮諸部接界,懼漢侵竊,故有是請』,此則吐蕃所要者。然青海、吐渾密邇蘭、鄯,比為漢患,實在茲輩,斯亦國家之要者。

 

今宜報欽陵云:

『國家非吝四鎮,本置此以扼蕃國之要,分蕃國之力,使不得並兵東侵。今委之於蕃,力強易為東擾。必實無東侵意,則還漢吐渾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亦還吐蕃。』

如此,則足塞欽陵之口,而事未全絕也。如欽陵小有乖,則曲在彼矣。又西邊諸國,款附歲久,論其情義,豈可與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審其情實,遙有分裂,亦恐傷彼諸國之意,非制馭之長算也。」

 

則天從之。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四十七.郭震

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人,以字顯。

……

會吐蕃乞和,其大將論欽陵請罷四鎮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覘虜情。還,上疏曰:

 

「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國家所患,唯吐蕃與默啜耳,今皆和附,是將大利於中國也。若圖之不審,害且隨之。欽陵欲裂十姓地,解四鎮兵,此動靜之機,不可輕也。若直遏其意,恐邊患必甚於前,宜以策緩之,使其和望勿絕,而惡不得萌,固當取捨審也。夫患在外者,十姓、四鎮是也;患在內者,甘、涼、瓜、肅是也。關隴屯戍,向三十年,力用困竭,脫甘、涼有一日警,豈堪廣調發耶?

 

善為國者,先料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然後安平可保。欽陵以四鎮近己,畏我侵掠,此吐蕃之要;然青海、吐渾密邇蘭、鄯,易為我患,亦國家之要。今宜報欽陵曰:

『四鎮本扼諸蕃走集,以分其力,使不得並兵東侵。今委之,則番力益強,易以擾動,保後無東意,當以吐渾諸部、青海故地歸於我,則俟斤部落還吐蕃矣。』

此足杜欽陵口,而和議未絕。且四鎮久附,其倚國之心,豈與吐蕃等?今未知利害情實而分裂之,恐傷諸國意,非制禦之算。」

 

后從之。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113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