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6 03:29:23瀏覽1766|回應2|推薦19 | |
不曉得是發明「紀念日」這玩意兒。從小我就有一個疑惑,既然是過生日,怎麼還會有「農曆」或者「國曆」生日?而且國曆生日和農曆生日還不同一天,那我到底是哪一天出生的?慢慢長大慢慢變老,我才逐漸發現,其實這些所謂的週年、紀念日、節日之類的東西,其實只是人們用來自尋開心的小花樣,所以到底哪一天才精確,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說到人們自尋開心,大概沒有比情人間更喜歡尋開心了。好友大雄爸在被他女朋友拋棄之前,一年得過至少七個特殊節日:西洋情人節、七夕情人節、他的生日、她的生日、耶誕節、跨年,還有他們的定情日。每個節日就算不是轟轟烈烈,也都還算小有策劃。當然,共度這些節日,為兩人的感情,也有不少加溫作用。 我始終相信一句不知道哪聽來的一句話,「人世間快樂和痛苦的質量是相等的,當你獲得某種程度的快樂,可能就有另一個人或者你自己,會受到相同程度的痛苦」。這些情人間特殊節日,很顯然就能印證這句名言。當一段感情走到終點,所有的特殊節日都只被一個日子所取代,就是「分手紀念日」;此時就是快樂的質量一夕之間轉變,變成痛苦質量時候的到來。 不知道有沒有人計算過除了聖歌以外,聖誕流行歌曲到底是快樂過節的多,還是觸景傷情的多。隨便數一數,陳逸迅的「聖誕結」、爵士名曲「The Christmas Blue」,還有Wham的「Last Christmas」,描寫的都是後者,大概就可以稍微證明一下到底是哪一種比較多。而且曲子裡描述的黯然神傷,大概相當全世界加總的年節快樂。 進一步來看,情人間特殊節日過得越多、越頻繁、越快樂,當最後一個紀念日到來的時候,反噬就越巨大;生日一個人和泡麵還有HBO度過過、情人節參加「去死去死團」、耶誕節躲起來睡覺、跨年的時候還得寫新聞,所以只好含著眼淚寫跨年活動是怎麼都歡欣鼓舞.... 這些都還算是溫和的,到了分手紀念日那天,效果就會如同「審判日」一樣,過去紀念日的、非紀念的日的悲傷、快樂通通像個無底黑洞壓過來,不管怎麼想逃,都只是越掙扎沈得越深。一直到這漫長的一天度過,才像「無間道」一樣,慢慢等待下一個審判日的到來。 聰明的人看清楚這一點,大概會理性的告訴自己,以後別在搞什麼「情人的特殊節日」這種傻事;笨一點的人看不清楚,隱隱約約大概會抱怨自己過去幹麻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多COCO在這無聊的東西上面;但無論是聰明人的還是笨蛋,等到下一次有機會過「情人節的特殊節日時」,十之八九大概還是會奮不顧身的快樂投入。 我也有自己的審判日,不然,又怎會無聊到寫下這一篇?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