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曾經在一個談話性電視節目的現場,聽到蔡明亮講一段話:
「看我的電影,你可以空空的進去,滿滿的出來;
看其他人的電影,你可能滿滿的進去,空空的出來」
假如我的解讀沒錯,蔡導的意思是他的電影可以讓觀眾產生共鳴,讓觀眾得到一些在其他電影裡得不到的東西。
可能對部分觀眾是如此,但我仍不苟同蔡導這個觀點。
蔡導電影裡大量隱喻的手法代表的意涵很難懂,這是很多人的共識。蔡導的電影通常有很深刻的意涵,這也是很多人的共識。但依照蔡導的說法,是不是一定要拍得「難懂」,才能展現「深刻的意涵」?
這個迷思,是我不同意蔡導認為看別人的電影,會「空空的出來」的原因。
大多數的電影,不管是搞笑片、劇情片還是蔡導的藝術電影,除了故事本身之外,都會有說故事的人想要闡述的敘事主軸,或者說,當曾有說故事的人想要講的道理。拍得令人笑得噴淚的電影,可能不需要什麼大腦的思考,也極可能可以和觀眾取得共鳴,讓觀眾「滿滿的出來」,那麼何必一定要拍得「難懂」,才算是「有深度、有內涵」?
我很認同有人分析,說蔡導就是因為他的個人特質,讓很多人對他的電影反感。我承認,這是「因人廢言」,但從蔡導那句話,我也看到他自己也陷入了單線思考的迷思,他似乎並不認同「蔡明亮式電影」以外的電影,可以讓觀眾得到東西。
但事實上,不論就一個觀眾的立場或讀者的立場,一個故事是否能被「看得懂」是能受到感動的先決條件,其次是要「看得完」、「看得喜歡」才可能產生共鳴。假如連電影都看不懂,又或者根本看不完,那又何來得到感動、共鳴?
更何況,蔡導的電影雖然「有內涵」,但它所要表達的東西,並不一定會超過其他「容易懂」的電影多少。老實說,他的電影要表達的東西通常很簡單,只是他的手法可能比較隱誨、艱澀罷了。那麼喜歡他電影的人,到底是喜歡這樣隱誨艱澀的手法,又或者真的是因為他講的東西「的確比其他的電影感動人」?
我同意對於電影或者藝術,「每個人有不同喜好」,我個人看過蔡導幾部電影,自忖不至於看不懂他要說什麼,只是我的確無法和他的電影「產生共鳴」、受到感動,因為我不懂,為什麼明明可以簡單表達的概念,一定要用難以下嚥、拖慢電影節奏的方式來闡釋。所以,我寧可看「星際大戰」來理解善惡二元論,,看「真情快譯通」品嚐愛情的失落和責任,或者「鬥陣俱樂部」來體會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孤離。
當然,這只是我,我不代表所有人。
順便說一個忘記從哪聽來的故事:
在一個影展上,勞伯迪尼洛和他的好友科波拉(還是馬丁史科西斯,不確定)一起被聘為評審,兩人看完一部電影,迪尼洛向科波拉說,他真的看不懂剛剛那部電影在講什麼。科波拉回他,「看不懂,再看一次兩次就懂啦」。
根據迪尼洛描述,他乍聽下覺得很有道理,但仔細一想才覺得不對。於是他說,「電影的要素,就是觀眾買票進場,有幾個觀眾願意買好幾次票進場,只是為了弄懂那部電影在說什麼?」
在這個立場上,我願意比附勞伯迪尼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