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30 12:15:47瀏覽4548|回應1|推薦88 | |
尼爾森與安徒生都出生在丹麥的菲因島(Fyn) 卡爾‧尼爾森(Carl August Nielsen,1865-1931)是丹麥作曲家,常與芬蘭的西貝流士齊名,兩位北歐作曲家都在1865年出生。他最初是學小提琴,後來加入軍樂隊,學習小號與法國號,後來進入哥本哈根音樂院,學習作曲,1888年畢業時發表了弦樂四重奏與五重奏曲。 後來他在皇家歌劇院擔任小提琴手,1892年完成第一號交響曲,開始以作曲家的身分活動,地位越來越重要,1908年擔任皇家歌劇院總監,1911年完成第三號交響曲,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辭去歌劇院職位,1916年完成第四號交響曲。 這些好像流水帳,最重要的還是音樂。他的作品給我的最大感觸是相當雄健,兼有丹麥的田園風光,大多由短小動機組成,且常是由幾個分歧的旋律靠攏在一起,喜歡的人會說好像把幾道光束合在一起的燦爛,討厭的人就說好像精神分裂,不知所云,總之,尼爾森也是很有個性及自我意識的作曲家,也極具獨創性。 他的第三號交響曲,有個副題Sinfonia Espansiva,也就是所謂的「擴大交響曲」,或「膨脹交響曲」,也常被認為是「恢弘」或「恢闊交響曲」,這應該是從交響曲開頭的術語Allegro Espansiva(擴大的快板)而來的,並不是說音樂有多麼龐大宏偉啦。 見以上影片,這是大指揮家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的演出。第一樂章3/4拍子,剛開始就是鼓號齊鳴,但好像「點放式」的A音,但放的地方重音都有微妙的差異,前面是強起的(0:01),後面幾乎都弱起的(0:06),還越來越急促:
隨後木管組奏出d小調的第一主題(0:12),剛開始有些壓抑感,但後來卻開始展翅,注意此時仍有前面點放式的節奏(0:21),然後主音d被降半音(0:29),第一主題又出現(0:38),展開更強烈的敲打(1:11),主音還用d小調的第七級音c,連打漸趨平靜(1:37),這次用的更是d小調主音升半音的降e,尼爾森的手法其實夠極端。 第二主題由此降e展開(1:57),一派寧靜模樣,和第一主題強烈對比。轉到降A大調,隨後轉到升C大調(2:16),隨後在幾次「擴大」後,竟然平順進入C大調(3:14),我不得不認為尼爾森之前所有的布局都是為了這個莊嚴的時刻。只剩微弱的「連打」後(4:00),曲子進入發展部,隨後長笛吹出有裝飾音,像鳥鳴的語句(4:08),其實就滿像他下一首交響曲~第四號的主要主題。 第一主題在大提琴出現(4:15),小提琴加以模仿,與「鳥鳴」共同協奏。第一主題隨後成了圓舞曲(4:43),還變化成盛大的圓舞曲(讓人想起丹麥的民俗舞),第二主題還是寧靜的(6:57),第一主題又撥奏往上(7:12),但冷不防的,再現部其實已開始,第二主題強烈以A大調呈現(8:04),剛剛那鳥鳴式的動機也變得英勇(8:13),A大調的第三音升C進半音到D,我們就這樣進入主調的第一主題(8:24),看起來這是尾聲了,但更神奇的事發生,最後竟然是轉回A大調結束,讓人想歡呼又措手不及,整個第一樂章~根本就極度的不傳統。
尼爾森這張照片,我曾誤以為是卡拉揚。。 第二樂章田園式的行板,仍是3/4拍,充滿古風,剛開始的音型都是像搖曳的鐘聲(10:40),聽來像是C大調卻一直沒出現主和絃,這就是第一主題,弦樂奏出長長的圓滑奏(10:53),第二主題由長笛開始(12:23),其他木管樂器模仿,屬於滿空靈的旋律,隨後的過程乾脆說是一種尋找,尋找一個真正的調性,一下弦樂,一下管樂,像是穿越迷霧,以下的音樂將給予解答~原來就是降E大調的清新(16:22),第一主題的長笛,與隨後第二主題的小提琴結合(16:26),男低音則在其上唱著:「啊~啊~~」(16:35),女高音也加入,唱著「啊~啊~~」(17:00),歌手聲音還設定在幕後(實際演出歌手常站最後面),這應該是音樂史上交響曲的創舉吧,也帶給人自然清新,超然物外的感受,這是在剛開始的古風就已經預備著的了,但在最後長笛出現還原E音(19:14),這又是為下一樂章做準備了,這樂章正是E大調的關係調升c小調啦。
第三樂章略為加快,剛開始是法國號的宣告(19:50),雙簧管奏出升c小調有點可憐的旋律(20:00),這算是主要主題,但短笛好像頑童出來嬉鬧一番(20:21),又以升半音的方式,由升c小調的下屬音升F到G大調(20:57),主要主題變奏,就像明媚陽光突然造訪(21:24),然後是賦格(21:50&23:14,有兩段),風光明媚似乎成了不規則的風從四面八方吹來,頑童的嬉鬧也不時出現(22:16&24:04),等主要主題又以升c小調出現時(24:46),還是復歸可憐的狀態,頑童也只是嬉鬧一下,就覺得無聊而離開了… 最後樂章突然由D大調開始(26:11),這就是第一主題,充滿頌歌風(不免讓人想到西貝流士第二號),當然是為了第一樂章剛開始的d小調,也是從上個樂章最後的音升C升半音而來的,這是此首交響曲的特色,後半的部份充滿裝飾音 (26:22),是樂章相當重要的動機。
第二主題轉到雙簧管吹奏的降b小調(27:45),有些憂慮&猶豫,與第一主題成為對比,但仍然有第一主題的動機(27:51),只是都轉為憂鬱,經過進一步的發展(28:13),D大調再度重現(28:33),呈示部結束。發展部開始(29:03),又是第一主題的動機,經過不斷重複漸趨壯大,達到高潮(30:24),再現部開始,第二主題一反呈示部時的小調,轉到降B大調(31:47),這大概是全曲最可愛動聽的一段,鳥鳴似的木管與小提琴長長,如微風般的圓滑奏,讓人想到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低音的音型好像散步。 隨後這低音成為賦格(32:47),並轉到A大調,迎接最後第一主題的來臨(33:46),全曲就在盛大的氣氛中結束,這調性是D大調的屬調,也許就是所謂的「擴大」的意涵吧。 第四號交響曲有一個標題:「不朽(Det Uudslukkeligg)」(或是不滅,不能消滅)。尼爾森說:「生命本質的意志力,與音樂類似,都是不能消滅的東西,這首交響曲強調,人類的靈魂也是不能消滅的東西。」他認為就算世界毀滅,新的生命仍會誕生,繁衍不息。作曲當時是1914-1916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丹麥受到德軍逼迫,國內物資短缺,通貨膨脹,社會混亂,尼爾森這首曲子聽來頗有強調我們丹麥人,是「不會屈服,不會被消滅」的感覺,曲勢堅定而強韌。但也不只於此,多聲部組織以及漂亮的管弦樂法,讓曲子色彩繽紛,為他最受歡迎的交響曲,四個樂章連續演奏不中斷也別具創意(其實尼爾森沒有標示樂章,這只是為了分段而已)。 見以上影片,仍是大指揮家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的演出。一開始,就是高弦的c音(0:01),法國號由f音到升f,再到a音,配合定音鼓打出的降e,形成了一個升f-a-c-降e的減七和弦結構:
再加上有點神氣的木管旋律重複(0:03),這就是第一主題了,讓人有強烈的緊迫感。木管隨後又與小提琴模仿追逐(0:09)。強健的十六分音符開始(0:16,注意前四個音都加了重音記號),小號與長號隨後又奏出減七和弦(0:20),第一主題再由木管吹出(0:22),到強健的十六分音符節奏由長笛吹出時(第三個音加重音記號,1:11),已然平靜下來,減七和弦緊張關係也被解除,低音提琴奏出第一主題(1:16),帶著升f音,然後又升半音到達g音,開始了和諧的,兩支雙簧管演奏的C大調第二主題(1:32),與無調式的第一主題成為對比,帶有尼爾森具田園風味的裝飾音。 這個長長的,篤定式的下降音階可說是整首交響曲的主要動機。 第二主題經過轉調重述(2:18),自然的舒展(2:30),相當寫意時,不意中提琴突然出現加重音的十六分音符同音(3:18),其節奏當然來自前面那十六分音符,但其降E音,與目前調性A大調,也是減和弦關係。第二主題像是要否定這樣的引吭高歌(3:24),又引來強健的十六分音符節奏,回到C大調後(3:47),形成了第二主題的主場,銅管依序奏出,不過顯然主調應該是A大調(破解交響曲開頭的減七結構),此時弦樂,木管等都加入(4:09),呈示部結束,只聽到鼓聲(5:00),第一主題在其上像是鳥鳴一般輕語,又進入了無調性的領域。 發展部開始,十六分音符同音又出現(5:47),大提琴也奏出交響曲剛開始的動機(6:09),第一主題出現(6:33),低音進行模仿,結合高弦的第二主題(6:37),第一主題的倒置(6:43),成為萬花筒一樣的多聲部,也是交響曲最精采的段落。
隨著第二主題輕緩的想單獨進入(7:07),管弦樂總奏加以阻礙,但後來還是得以獨自表現,木管一一吟詠這安靜的主題,直到第一主題突然從低音竄起(9:05),迎接第一主題的再現(9:23),但已經沒有呈示部時的減七結構,反而是強健的行進,還一反無調性,轉到降D大調(9:51),透過上升音階,直抵E大調的第二主題(10:31)。 在輕柔帶有神祕的定音鼓和弦樂樂段後,不中斷直接接第二樂章,速度稍快一些,A段主要主題又帶有裝飾音,非常田園風味可愛的降B大調旋律(12:13),也是下行音階,多少讓人想到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隨後開始了有群鳥鳴叫的木管合奏,弦樂撥奏開始了B段(14:17),長笛又吹出下行音階 (14:46),隨著A段的主要主題節奏出現(15:39),但轉到G大調,第三樂章開始了,激烈的下行音階突然由小提琴演奏 (17:17),這就是主要主題,讓人想起第一樂章第二主題,標明”有點慢近似行板”,大概屬於傳統慢板樂章的部分。
定音鼓與低弦打出的短-長節奏(17:23),然後一個不太起眼,有點自憐的小調動機(17:33),後面將很重要,整段聽來真的很像送葬進行曲,主要主題換由中提琴演奏(18:29),自憐動機又出現(18:42),哀愁的弦樂合奏加以發展。長笛又吹出此動機的大調型態(20:18),才從自憐轉到了光明與希望,其實剛剛的調性一直不穩,到此才固定於E大調。 配合別出心裁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獨奏的合奏,還滿平穩的轉到C大調(21:33),類似第一樂章的同音動機又出來(22:00),短-長動機也出來(22:04),兩者緊迫結合,加上自憐動機(23:46),似乎更加不妙了,還好低音&定音鼓打出明確的E大調(24;50),主要主題再出現自我表現一下(25:47),還是弦樂的互相模仿,之前都很強大的同音動機力度也變弱(26:37),不過仍能以其動力開始了活潑的第四樂章(27:04)。 超快的三十二分音符秋風掃落葉般,生龍活虎,但其實這只是前奏啦,真的第一主題開始時(27:37),也是下行音階,剛開始像是e小調,但很快就轉向E大調(27:58),不過在這激烈的變幻中也不能持久,長號&低音號&低弦又奏出下行音階(28:13),前奏的快速音階又出現(28:18),成為一首活潑的賦格,在長號快速下行,兩個定音鼓開始競奏(28:47),震撼人心,用的基本節奏其實就是前面出現過的短-長節奏,與第一樂章第一主題類似。尼爾森不知是第幾次讓人覺得詫異了,這也算是他的獨特風格吧。
第一主題(29:16)與之交替,最後弦樂奏出空靈的泛音(29:59),與短笛長笛相合,其節奏又是短-長,同音旋律又出現(30:11),並由各聲部輪流奏出,看來又要借助其動力,第一主題的片段出現(31:02),得以重組為一個B大調,更和諧優美的第一主題樂段(31:15),這樣的再現方式是很特別的,不過他在第三號交響曲最後樂章第二主題再現就用過相似的手法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寧靜的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在此時現身了(32:20),其實由前面和諧安靜的氣氛看來並不奇怪,原來尼爾森就是這樣安排的。銅管安靜的合奏標示出尾聲的來臨(32:45),若說沒受到布魯克納的影響,是不太可能的。 尾聲開始(33:01),兩個定音鼓又競奏,小提琴奏出尖銳的裝飾音(33:14),其實也是短-長節奏,與交響曲剛開始相通,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由A大調開始(33:30),又與本樂章活潑的前奏結合(33:50),第一樂章第二主題莊嚴奏出(34:13),而且是非常完整的,這個篤定,且跨越全曲的主題就象徵著「不朽」。又通過上升音階,無意外的轉到E大調(34:58)~這交響曲的調性中心,最後就以此堂皇結束。 這兩首交響曲聽下來,可發現他的一些共同特徵,例如曲勢雄健,充滿頌歌風,愛用裝飾音,不時插入田園風樂句,或讓人想到丹麥民俗舞曲的旋律,出其不意的插入句手法,特別重視定音鼓,最後樂章的再現部通常都是曲子最可人之處,只是第四號比第三號更加凝練,更善用各個動機素材,管弦樂法也更漂亮,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聽兩首曲子的原因,反正加起來不過就是一首馬勒交響曲的長度,過癮度也完全不輸,還是一種全然新鮮的簡練風格,在丹麥這樣優美與童話的小國,能誕生出這樣的作曲家,雖是奇蹟,但也是必然。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