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里詩文集[聚焦的渲染]自序.後記
2021/05/16 10:05:55瀏覽186|回應0|推薦0
黃里詩文集[聚焦的渲染]自序

【自序】


會再「自費/未銷售」出版這一本詩文集,純粹是做為整理紀念之用,絲毫並不意味著已有文思泉湧創作的能力。事實上,已經忘記多久沒有任何一種文體的滿意作品產出了
。一年?兩年?後面發表的幾篇已擱置好一陣子勉強算是個樣子的詩文,同樣並非是飽食腹脹像水牛的閒情反芻;真正似是已經饑餓多日、骨瘦如柴之人消蝕自己的肌肝而「噁」心瀝血吐出來的,青臭酸苦的膽汁,也可以將之看待是「跳樓清倉大拍賣」了。
一年,快兩年,也是從學校退休前後的時間。
退休前請了一個多月的病假,因為發現長年雙腳無力容易酸麻的原因:椎間盤突出,即俗稱的骨刺。幾番心慌自作主張用錯方法拉單槓,又造成左肩旋轉肌嚴重拉傷;接著左耳石異位引起的恐怖暈眩症,也在此時發作(拜託!我不是已近耳順之年了嗎?)。在這般處境下,若想要為寫不出任何東西脫罪,好像也不怕找不到藉口。
自己明白這些絕對不是好理由。
退休前後就開始仔細看老莊,一時錯覺自己能「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而死寂到認為什麼都不要想也是好的。又看了一陣子先秦朱子百家思想的比較,更喜聽傅佩榮教授講莊子;到後來竟然細讀起了紅樓夢,一回正文一回看賞析註釋與回評,樂趣無窮。真正喜歡焙茗代替寶玉在水仙庵祭念那一位他也不知道逝者是誰的禱文,想像著這一位可愛又忠心的僕人,也在為我那亡佚已久的文思弔唁。
老莊認為萬物起始於空無,一切終將也歸於空無;寶黛雙玉為落花感傷,一則葬之,一則目睹付諸流水而悲懷,我竟然自己也升起了了無生趣的感歎。寶玉賭氣時常掛在嘴邊的,「……灰還有形跡,不如再化一股煙,──煙還可凝聚,人還看見,須得一陣大亂風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真的是這樣嗎?「虎死留皮,人死留名」?留了名又如何?人的存有未必對這宇宙是助益,世界也不知將走向何等境地。
那為何還要出現這一本書?
荒唐聯想豈也如寶玉那般天生是為女人而活?寶玉為女子如醉如癡,痰迷心竅也無怨無悔,而我為哪些女性來作書?
先前一本「自費/未銷售」是為了激勵與安慰四年前罹癌的母親。兩年後在母親逐漸脫離險境的同時,我將她十二幅精美的素人畫家畫作,編輯入了我為她祝願的日記裡,名為《愛母交響曲》。感謝上蒼與大哥大嫂家人悉心的照料,勇敢的母親才又能回到平靜的生活(本書付梓前收到大嫂喜訊告知媽媽因歌唱班好友推薦,榮獲台北市北投區108年度模範母親表揚)。
母親生病期間,大姊小妹家人也時常來探望與協助。小妹尤其是我「放逐與重生」文學部落格的忠實讀者,每次當她看到我貼出新獲刊的作品時,就會立即告訴我說寫得真好;只是近來一兩年讓她失望了,因為我的部落格已經停擺了很久。我想像當小妹一再察覺沒有新作品上架時,那種期待落空的心情應該是有些悵然吧。如今這一本並未事先告知她們要整理出版的詩文集,若能順利突然出現在小妹眼前,我又要換成想像她那種驚喜的表情,應該是很興奮和激動的,尤其是當她發現其中有很多篇未發表的小說與極短篇。
另一位我覺得應該也要很認真為她作書的女性,就是我的妻子了。在這一本詩文集裡,特別是小說的部份,我的妻子是我最重要的故事提供者。時常我們是在一起散步時,一篇一篇情節鉅細靡遺的小說題材,便在她記性驚人的娓娓述說下產生了雛形。在我個性孤僻學能淺陋(從我少數的固定投稿文刊,與反覆的故事情境人物設定可看出)無多友朋的單調生活裡,整日妻子是我唯一對話的伴侶。我原本想將此書題獻予她,但她靦腆保守的個性不答應,雖然她很高興我將她認真學習的水彩畫(拜學花蓮縣著名藝術家賴世豪校長
)用作此書的封面。我們每日勞雜費時地自己煮三餐洗碗洗衣曬衣打掃清潔屋舍的日子,有時平凡至令我的心智也麻痺隨之一成不變;但我很享受與珍惜這樣的日子,甚至有一個愚蠢的想法,我想實驗在如此靜滯重覆的生活下,如何更精細自我開發一種接近奈米的觀察敘述筆調,將看似平淡無奇的現象,描寫得無比繁浩盛大。
所以問題還是回到了這裡,為何還要在這已然極其紛擾敗亂的世界產生這一本書?我想若簡單地回答,可能就是因為怕不甘心吧,怕不甘心在無多驚奇的一生走完後,才遺憾地發現未曾留下什麼雖則是慘澹的痕跡。

(2019.02.19元宵寫於玉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我將永遠懷念,2019年春節後那一段將近三個月的日子──氣候日益潮濕溫暖,我每周三天(星期一二四),固定午睡後一點半醒來,又再上班似地趕到醫院接受中醫科,親切和藹、斯文幽默且醫術高超,果醫師(虛構名)的針灸治療。每回從頭到腳39根針起跳,使我的整體健康狀況日獲改善(已戲寫成前篇〈針囧記〉);約莫三時又急切返家直奔二樓書房,一邊聆聽古典音樂,一邊為這一本詩文集編輯校稿;五時又再往住家旁自行車步道散步四公里兼聽說書紅樓夢。
關於這一本書,我從來也想不到,一個人可以用自己拙劣但真誠的文字,拯救自己脫離深陷泥淖的墮落。

(2019.03.27)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inorhwang&aid=16296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