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19 18:43:38瀏覽257|回應0|推薦4 | |
法友問:說「緣起緣滅」,有些感傷,又有點瀟灑,一切皆性空故。然而,生命長河裡,走過必留痕跡,那無數的記憶種子又歸那裡呢? 回應: 身口意的造作,叫「三業」。 業的潛在力能,叫「業力」。 「業力不失壞」,說的是三業生起,其力能就存在,永不失壞。 佛教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三世生命觀, 宿世裡,三業造作所積存的力能之多之大,是不可思量的, 而儲存這些無以計量的龐大力能, 是需要一個無限容量的記憶體才行的, 這記憶體,就叫「藏識」,也叫「第八意識或阿賴耶識」, 而儲藏在倉庫一般的藏識裡之業力,統稱它叫「種子識」。 業力能遇緣而感發生起, 這就是唯識學的「種子起現行」之說; 而種子現行後又再次回薰滋養種子, 這也就是唯識學的「現行薰種子」之說。 在發業與潤生的過程裡, 是能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一種習性養成的作用, 總之,是宿業的潛在力能被強化了。 因此,行者才不放逸於善的身口意之造作,好繼起善的強化循環作用; 強大的善的業力種子,被提取發起作用的機會就會多於惡的業力種子, 而轉凡成賢成聖的一切努力,也就在這樣的業力運作模式下,有望了! 的確,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 行者觀照的重點,就在行為結果所留下的痕跡會是善還是惡。
「一切皆性空」,所說的,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沒有了的量化的「空」, 若作如是解釋,就落入「斷滅空」的險境了。 首先,了解「性空」,所說的是宇宙萬象是暫時性的存在, 且存在於一種「可分割、可組合、可改變」的狀態或能量裡, 所以,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或讓下一刻不同以往,是肯定能達成的! 只要,勤於做正確的事,正向能量的積聚。 其次,「藏識」記憶體的存在狀態,也是性空的狀態, 它的實際作用或功能,就是提供一個無限容量的收納與整理空間, 且不分好與壞,善與惡,只是「照單全收」罷了。 末了,在生命長河裡, 是隨風起浪,隨波逐流,成為一位隨惡習性使然的人呢? 或是善於運用「可分割、可組合、可改變」的空性狀態, 竭盡所能,成為一位善觀緣起,自渡也渡人的擺渡者呢? 聰慧的腦,增上的心志,會選擇後者才是!
若問:緣起的世間,是什麼狀況下分割,什麼狀況下組合,又什麼狀況下可改變呢? 有興趣者,可延伸瀏覽〈圖說,止觀法行〉一文。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