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祕境,初探
2014/07/20 12:35:41瀏覽414|回應0|推薦0

法友問:《宗教經驗之種種》提到戴奧尼斯對絕對的真理的敘述;以及魯米所作大草原之詩。總覺得能寫出那樣內涵的人,也算開悟。不知如何?

 

回應:

基督教密契主義的戴奧尼斯(Dionysisus)以否定詞來描述絕對的真理。

一切事物的源頭不是靈魂,也不是智性;

  它沒有想像、觀點、理性或是智力;它既不是理性,也不是智力;

  它無法說出,也無法思考。

  它不是數、不是序、不是大、不是小、不是等量,也非不等量,

不是相似,也不是不相似。

  它不站立、不移動,也不止息……

  它既不是本質、不是永恆,也不是時間。

  即使理智的接觸也非它所有。

  它既不是科學,也不真理。

  它甚至不是忠誠或智慧,不一,不是合一,不是神聖或是良善,

  甚至也不是我們所知道的精神。

  諸如此類,可以一直說下去。

 

伊斯蘭神秘主義蘇菲派的魯米(Rumi)的詩作:

有一片田野,它位於

  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裡等你。

  當靈魂躺臥在那片青草地上時,

  世界的豐盛,遠超出能言的範圍。

  觀念、言語,甚至像「你我」這樣的語句,

  都變得毫無意義可言。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其著作《宗教經驗之種種》提到,

個人的宗教經驗是以密契的意識狀態(mystical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為其根基與中心。」而且進一步提出四個特性來界定「密契經驗」,

也就是說對於某個宗教經驗來說其具備這四個特性:

1) 不可言說:只能直接經驗它,而無法將這樣的經驗傳授或傳達給別人。

2) 知悟性:是對於推論的理智所無法探測之深刻真理的洞悟。

                   它們是洞見、啟示,雖然無法言傳,但充滿意義與重要性,

                   通常對於未來還帶有一種奇特的權威感。

3) 傾現性:密契狀態無法維持很久,之後漸漸淡入日常生活的狀態。

4) 被動性:可經由預備性的刻意操作激發,例如集中注意力,做某些特定的身體動作,

                   或是用其他密契主義手冊所規定的方式(如修持儀軌)。

 

一個人,為什麼會經歷密契經驗或宗教經驗呢?

也許,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求理論可得到了解,

了解一個人的各種活動之動機或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人際關係)、

尊嚴需求(尊重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

此後一直到1970年往生前一年馬斯洛再增列一項超越性需求,

即 超自我實現需求(超越性或靈性需求)。

而超自我實現需求,是自我實現需求中的高峰經驗,

亦指個人化的超越性或靈性的宗教經驗或說密契經驗。

一個生命體來到人世間,

當面臨生存上的問題,就有生理與安全的需求。

當面臨生活上的問題,就有愛與隸屬及尊嚴的需求。

當面臨生死上的問題,就有自我實現及靈性需求。

尤其,在實踐自我實現及靈性需求時,就有機會經歷心靈層次的密契經驗或宗教經驗。

 

心靈層次的密契經驗,雖是語言文字無法言盡的,甚至是絕諸文字戲論,離言絕句。

然對一位達到這真實境地者來說,若當有所言示時,

是沒有自我授記自己已達這真實境地之語,更不會對他者有否定語、批判語……,

有的只是以柔和善美的語句來指示─每個生命都可以進入那個聖境。

如「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得。」

在《大寶積經》說:

無心意識念言之行,賢聖行者。

  離於見聞念知識法,賢聖行者。

  無有泥洹造念思想,於一切法無所行者,是賢聖行。

  修於經典,一切無有應與不應 念與不念,亦無他想,是賢聖行。

  於一切法悉無所住,不慕尊處所,是賢者行。

因此,對於各宗教的修行者,能達到心靈上的聖境,都是賢聖行者,

是值得後學者敬仰、師法。

是故,戴奧尼斯與魯米都是體道之人,是其靈性道上的開悟者。

 

其實,心靈聖殿的密契經驗,是無法與人分享,是一個孤獨的聖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如何將傾現性,無常性的個人化的密契經驗、宗教經驗,

轉化成為生活裡的妙用:守護自己、守護家人、他者、大自然……

就成為體道者生活實踐上所關注的,所以佛教要說「悟後漸修」。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