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30 13:27:15瀏覽369|回應0|推薦0 | |
法友問:《中論》的「生生之所生,生於彼本生,本生之所生,還生於生生。」 等等論述,是要說什麼?
一個人,心念與無明惑相應,而構成從惑起業(身、口、意的造作), 透過染著的三業造作,也就因此生起一切有為法。 由於「惑,業,苦」三者無間斷地流轉著, 這個人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生死輪迴,諸苦逼迫。 就這一個生命流轉實相來看,凡是有為法,就是因緣所生法。 因,主要的關係條件或因素;即無明惑。 緣,次要的關係條件或因素;即身、口、意的造作之雜染業。 果,因緣具足和合所呈現的結果或現象;老病死與憂悲惱苦的人生現象。 所以,可以知道這一切有為法,既是因緣所生法,必是無常的、無自性的; 也必有生、住、滅的三相形態;或說有生、住、異、滅的四相形態; 或更簡要說有生、滅的二相形態。 佛陀涅槃後,佛弟子對微細戒律與教義的見解產生了差異, 教團開始分裂、分化,歷經百年千年後,使得佛教文化形態 由實踐的一味原始佛教走入偏向形而上的諸論說之部派佛教, 甚至,為了與時俱進,及本土化的轉型,進而形成了 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人間佛教等教理組織化的發展。 何以整個佛教思想發生如此龐雜的遞變現象呢? 當起始於原始佛教之教理,那最貼近佛陀教說的阿含經中,並無組織、統一。 佛滅後佛弟子於是將這些教理加以說明解釋、組織整理, 時,運用一種近於學術性研究的治學法,稱之阿毘達磨研究法; 在初期結集而成的論書,僅為原始佛典之註釋說明及教理之組織整理; 所以初期論書是以實踐為基礎之理論為主, 即依因緣果法則來觀察宇宙人生之現象,如一般緣起及流轉緣起說等, 以及運用因緣果法則來以達成生命超越的理想,如還滅緣起說。 而後期論書,卻與原始佛典之關係漸次微薄, 形成在原始佛教從未出現的部派佛教阿毘達磨獨特學說。 再就部派佛教之後期論書而言,其採用與實踐無關的形而上論究, 考察事物「有、無、假、實」等存在論之議論, 此說被認為是受了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或思想學說)之影響; 然而,在原始佛教時期, 佛陀並沒有如外道所立所說「有個永遠不變之存在實體」, 佛陀僅僅是不斷教導著「觀察生滅變化之短暫性存在現象」。 部派佛教思想發展是相當龐雜, 從根本分裂的上座部與大眾部,到最後枝末分裂成二十個部派。 在部派佛教時代,各部派之間也因各自主張的各種教理學說而發生論爭, 他們論爭的主題,大致上有 佛陀論、菩薩論、凡夫論、修道論、禪定論、聖果論、色法論等等。 當部派佛教以「存在」為論題而提出類似「有我論」之主張, 也就是說部派佛教以存在論考察一切之存在;依此 將存在中變化之現象,稱「有為法」, 無變化之存在,稱「無為法」。 其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恆有之法體或稱法體恆有」, 此說,於初期大乘佛教中就頗受排斥, 因為被認為這是主張「法實有」之「有我說」之一種, 於是,初期大乘佛教行者企圖尋回、顯揚原始佛教佛陀本懷意, 是故,向阿含經探源而提出一個徹底的「無我(空)說」給予導正。 龍樹菩薩就是身處在這樣的時空思想背景而提出《中觀論》( 又作《中論》) 本書將佛教一般思想內容,如空、緣起、世俗、勝義二諦等問題歸於中論, 並以「否定的否定」之論證法來宣揚中道; 此可說是最徹底之中道:既破空、破假,更破執中之見, 歸結於一味的無所得之中道。 龍樹的論證邏輯哲學是採「相待式」邏輯,是一種超越「相對法」的思惟概念。 例如:人─影子。沒有人,就沒有影子;沒有影子,就沒有人。 生─滅。沒有生,就沒有滅;沒有滅,就沒有生。 其論證的立場是: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觀因緣品第一 ) 因此既知無生,則必無滅。 又龍樹的四種不生哲學是適用於有為法及無為法, 此是破外道的「四生(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說」而立「無生無滅」。 何謂自生?自己生起自己。 因與果是「一」的論說。 此是印度六派哲學之一數論學派的因果論。 何謂他生?由不同於甲物的其他乙物來生起甲物。 因與果是「異」的論說。 此是印度六派哲學之一勝論師派的因果論。 何謂共生?甲物由甲物及不同於甲物的乙物生起。 因與果是「一」又同時是「異」的論說。 此是印度六派哲學之一耆那教派的因果論。 何謂無因生?甲物沒有任何原因而生起。 即放棄因果論與偶然論。 此是古印度「順世外道」的主張, 亦是唯物學派與懷疑論者所主張。 最後,法友所問的這段論頌出自龍樹菩薩的《中論》〈觀三相品第七〉。 此品立意在說明:觀三相無實自性不可得。 何謂三相?指生、住、滅。 又說「不可得」,不是說斷滅論的虛無, 是強調一切法是「無實自性」,是「非有非無」的一種「緣起性空」。 因此《中論》〈觀四諦品第二十四〉才會說: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今從大正第三十冊《中論》〈龍樹菩薩造,青目釋,鳩摩羅什譯〉節錄部分原文, 讓我們一起探究龍樹與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他生派思想的論證。 進入原文前,先了解 部派佛教諸部為了論究「能生有為法的生,是怎樣生起的?」 大致有二大主流的主張─ 說一切有部主張:由另一個生所生的。這叫他生派,或輾轉生派。 大眾部則主張:生,是自生的,不需要其他的生法而生。這叫自生派,或不輾轉生派。 問曰:經說有為法有三相:生、住、滅。 萬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滅法滅, 是故有諸法。 答曰:不爾。何以故? 三相無決定故。( 生、住、滅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 ……
問曰:汝說三相為無窮,是事不然。 ( 說一切有部問:你說三相是無窮的,事實並非如此。) 生、住、滅雖是有為,而非無窮。 ( 生住滅雖然是有為法,但並非無窮。) 何以故? 「生生」之所生,生於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還生於「生生」。 ( 這「生生」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它生於那個「本生」。 那「本生」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它還可以生於「生生」。) 法生時通自體七法共生: ( 事物產生的時候,有與自體相應的七法共同產生。) 一.法、二.生、三.住、四.滅、五.生生、六.住住、七.滅滅。 是七法中,「本生( 根本生起之意 )」除自體能生六法, 「生生」能生「本生」,「本生」能生「生生」。 是故三相雖是有為,而非無窮。 答曰:若謂是「生生」,能生於「本生」。 「生生」從「本生」,何能生「本生」? 若是「生生」能生「本生」者,是「生生」則不名從「本生」生。 何以故?是「生生」從「本生」生,云何能生「本生」? ( 譬如:子從母生,云何能夠由子生母呢?) 復次,若謂是「本生」,能生於「生生」。 「本生」從彼生,何能生「生生」? 若謂「本生」能生「生生」者,是「本生」不名從「生生」生。 何以故?是「本生」從「生生」生,云何能生「生生」? 「生生」法應生「本生」,而今「生生」不能生「本生」, 「生生」未有自體,何能生「本生」? 是故「本生」不能生「生生」。
問曰:是「生生」生時,非先非後能生「本生」, 但「生生」生時能生「本生」。 答曰:不然。何以故? 若「生生」生時,能生於「本生」。 「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 若謂「生生」生時能生「本生」,可爾, 而實未有,是故「生生」生時不能生「本生」。 復次,若「本生」生時,能生於「生生」。 「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 若謂是「本生」生時,能生「生生」,可爾, 而實未有,是故「本生」生時不能生「生生」。……
問曰:若是生、住、滅畢竟無者,云何論中得說名字? ( 如果說生住滅畢竟是無的,何以佛教論典裡有生住滅的名字呢?) 答曰: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 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生、住、滅相無有決定,( 這三相是沒有定性的 ) 凡人貪著謂有決定,( 一般人貪著認為這三相是有定性的 ) 諸賢聖憐愍,欲止其顛倒,還以其所著名字為說, 語言雖同,其心則異, ( 佛教諸聖賢人見了這些人的顛倒想而心生憐憫, 為了滅除他們的錯誤見解, 所以使用一般人所貪著的名字而為其說斷離顛倒之法, 所說語言雖然是相同,但其心是有不同的。) 如是說生、住、滅相不應有難 ( 詰難 )。 如幻化所作,不應責其所由,不應於中有憂、喜想, 但應眼見而已。( 只要隨順眼根所見即可 ) 如夢中所見不應求實,如乾闥婆城日出時現而無有實, 但假為名字,不久則滅。( 名字是善巧施設假立的,剎那即滅。) 生、住、滅亦如是。 凡夫分別為有,智者推求則不可得。 ( 一般人的虛妄分別,誤認為有可得者; 有智慧的人經幾番推究後,則認為是無實自體,無自性故不可得的。)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