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題問道 : 業識種子學
2018/03/14 15:06:24瀏覽522|回應0|推薦2

一場雲端法談,主題:《業識種子學》……

 

 

【 序分第一 】

 

一時,諸善女子善男子雲來集法談。

 

瑾子:假如生命是一條長長的意識河流。為何再一次出生後卻無法與上一世的意識相連,而現生還要重新摸索?

 

富子:因再次出生又是一條新的河流,又何必背著舊的意識呢!觀心無常,念念不住卻相續成河。

 

萍子:「喝夢婆湯了!」民間習先信仰這樣說。

 

中子:這是一個「砍掉重鍊」的概念。每一世每一刻懷持「歸零」態度,終身學習,生生進修道業。

 

鳳子:如果是「重新開始」,為何會有「賢智愚魯」之別呢?

 

虹子:關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問題,或許,可運用唯識學的「八識」觀念剖析與理解。此生的行為記憶是屬粗分的識,而成為深刻的「業識種子(種子說,乃以植物的種子能開花結果作喻)」會自動轉存藏在一無限容量的倉庫。唯識學派給這倉庫,命名「藏識」,也叫「第八意識」或「阿賴耶識」或「種子識」。並視藏識是生命不斷流轉的載體。

 

僧子:想通這個問題,可以確立正見、正信、正行。繼續深思且說下去。

 

萍子:迷途羔羊!

 

 

【 正宗分第二 】

 

此刻,「無聲勝有聲」,諸善士進入深思,唯寂靜川流著。經一段時間……

 

峯子:「肉體」是物質體有時間性與空間的限制。然,世上很多的法門卻是追求「永恆」。而釋迦佛陀強調「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然所有因緣和合的人事物,都具無常性與寂靜涅槃的可能性,那世智的「時間」與「空間」已非絕對性。雖說生命長河是一條長長的意識河流組成。但在其中,佛陀所指引的這一條「解脫」法流,絕對不是教使你去對周遭的人、事、物有所執著,而是教導我們要以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破除我們生為人類觸境繫心而引發的種種慢心、邪見與執著。《論語》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晝夜。』」  《佛說四十二章經》更提出「人命在呼吸間」。往事已無法改變,真實的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法友們:Sadhu ~Sadhu ~Sadhu~

 

如子:所謂 “ 生命是一條長長的意識河流 ” ,當是指「性空之法流」。而前世與今生的意識皆是緣起緣滅,所以仍不離性空之本質,故該當重新摸索,朔流而行。

 

僧子:現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約三歲時被確定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這是經過一套僧團與官方共識的認證辦法而確定的)。然而一位幼童要成為西藏精神領袖,還是得經過現生的環境條件給予各方面的養成、培育、磨練,使其藏識裡的正法種子顯發而相續引生利人利己的善能。更因如此,現世的尊者達賴喇嘛之藏識,已不是前世達賴喇嘛的藏識了,但不是跟前世完全沒關係。這就如同我們這輩子出娘胎的「新生兒」身心狀態,經數十年的培育養成,而形成此刻「漸老族」身心狀態;初生之態與此刻乃至未來是一種「非一非異」相續存在的身心狀態。

 

宏子:前世研習過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經過這一世再學習,那可說是複習與加強,必使之更圓滿,以致無學解脫境;且更能因應「此時,此地,此人」的社會情況,給予有情眾生一契機又契理的教化,釋尊不也是這麼一路走來的嗎!這也是前世與今生的意識之河的連結。倘若此世修定至第四禪而引發深觀生命實相,體證宿命智慧(又作宿命通)現前,那累劫的生命歷程就更清悉了。

 

虹子:此世的學識等一切記憶是屬第六意識與第七意識的粗分作用;至於,第八意識帶去流轉的種子識屬深層且極細微的業識種子,是歷經不斷地熏習而成深刻有潤生力的種子識。而且,前生的業識種子雖深藏在心識田中,仍待今世諸緣引發相應的種子起現行。所以前世的善學識還需要今生努力學習諸善緣作觸媒,才得以引發過去世的善的學識。

瑾子:"天才兒童"是因為早早遇善緣而顯發。其他"專業"人員,如教授……等,也是經累世因緣積累至今生的勤奮才得以成就。所以,要成為某領域的專業,除了找到興趣之所在,還必須嚐百草,才能尋回且接續宿世善緣。

 

 

【 流通分第三 】

 

鳳子:「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所以行者懺除業障,集聚資糧,精勤不懈,修習止觀,成就般若,證解脫無住果。道果目標清楚,不怕路迢迢!

 

虹子:若是曾播下了很紮實的善種子,只要現生熏修善行給予滋養,善果定可成。若無始劫來未蒙受熏習滋養的善種子,要令其於今生長成苗芽,此世可要下多倍功夫方能成樹呢!自覺慚愧復慚愧!現世只是微分努力,所以沈溺苦海不得止息,欲求解脱無住,無有是處歟!

 

僧子:「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與無我),甚勿放逸。」這是普賢菩薩警策大眾所說的偈頌,借此與大家共勉之!

 

眾等云:Sadhu ~Sadhu ~Sadhu~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