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信受的人生
2017/11/05 16:01:21瀏覽228|回應0|推薦1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140-142

 

T8在工作場所與慈濟委員會遇後,就開始成為固定每月捐款的會員,並且主動投入募款的工作。為何在被動式接觸到慈濟後而能主動發心參與募款呢?主要原因是在這之前她看過《了凡四訓》對「善」的詳盡解析;當慈濟委員跟她勸募時,她說:「只是就有這個『善』的念頭,我必須去做。所以我就很自然加入會員;之後便幫忙招募會員,交給這個師姐。(T8-01-02)」

 

此後,她因工作的調整而有了較多時間參與慈濟活動,及參加委員授證儀式。她一路來是以「行菩薩道」的心參與慈濟工作,她說:「不管承擔哪一項工作幹部,我覺得這些都是因緣;當因緣成熟時要我去做什麼工作,我就接受這個因緣。我本身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只是在做慈濟事,我只是在行菩薩道,做我該做的。(T8-04-01)」

 

T8就這樣投入慈濟工作,一年復一年。長久在團體裡參與學習,她有一些體會與看法,其自述:「慈濟的團體是在一個善環境,所以我有一些不好的習性,譬如貪心瞋念,就比較不容易現起。可是離開了一個善環境跟善知識,才是真正修行的道場,所以在職場上,我覺得我有必要把一些比較正確的觀念帶給一些同事,這是我應該努力的地方;雖然在職場裡不是一個善環境,可是我這個時後更應該警惕自己,不過我還是常常碰到一些事情,瞋心就會出來。上人(證嚴法師)告訴我們說:『回去的時候,晚上就要檢討,檢討今天的言行有哪些方面做不對或做正確。』我覺得這必須透過不斷學習。自己覺得好感恩!有慈濟這個團體讓我來修行,有上人引導我們學習行菩薩道。(T8-04-02

 

由於T8在慈濟志工組織裡擔任了幹部,所以「每天聽上人開示,看上人的書。當上人的法,真的入心了之後,妳在做的時候,妳就很得心應手,妳就知道如何帶人,給組員、會員適當的話。就是說讓人、事、物都很和諧,讓大家共事時比較沒有罣礙,包括自己也比較沒有罣礙。(T8-03-01)」

 

為何必須將「上人的法」入己心呢?T8說:「因為每一個人的初發心都是善的、都是好的,可是因為習性不同跟成長環境不同,還有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她雖善心願發出來了,但言語行為表達出來的時候就不那麼圓滿。不是那麼圓滿的情況之下,別人可能會誤解。我知道了,我必須去把它圓滿,圓這個誤解,讓誤解方不要有罣礙,這就是我在學習的地方。上人跟我們講二句話,就是「信己無私」,我不為自己,「信人有愛」。我覺得這二句話入心了,去做事情或跟人家相處的話,就比較不會有一些罣礙產生,我是朝這方面去走。(T8-08-01

 

她除了參與團體的各項活動外,也為自己擬定了居家定課修持,「每天早上五點鐘左右開始,我就是誦《地藏經》,誦完了以後,就拜《妙法蓮華經》,一字一拜。我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時間,整部《妙法蓮華經》一字一拜拜完,就是每天早上。(T8-05-01)」

 

在12年的皈依歷程裡,T8的體會是什麼?首先,她感謝慈濟將「歐巴桑資源回收再利用」,其自述:「我覺得上人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幫我們這些歐巴桑,資源回收再利用。我們這些已經四五六十歲的歐巴桑,如果沒有上人來帶領我們做慈濟事,我們對社會真的沒有什麼貢獻。(T8-07-01)……我就很感恩自己有這個因緣,最起碼我跟佛教或跟上人結了這一份緣,我就進來了;進來之後,上人告訴我們,佛法是最究竟的,不是只是善而已。世間行善的時候,悲心沒有啟發出來。可是上人告訴我們的一些法,讓我們真正發自內心把悲心啟發出來而去行善,也就是說如何真正去修行。(T8-09-01其次,感動領導人依佛教經典帶領慈濟人行菩薩道,她說:「那一年回去醫院做志工的時候,早課誦讀《無量義經》,那時候我心裡真的是很震撼!那時候就一直邊誦,一直邊掉眼淚。我感受到上人教我們的法,真的完完全全都在《無量義經》裡面,上人帶我們走的路,全部都在《無量義經》裡面。「法譬如水」,佛陀時代就告訴我們法水可以洗滌我們的內心。我在誦《無量義經》的時候也就真切體會到。還有一句就是「頭腦骨髓皆布施於人」,所以我們才更要推動骨髓捐贈。因為《無量義經》所說的教法,就是靠訴我們如何去行菩薩道。所以,那種跟佛法契合的心念,那種跟佛法契合的悲心,透過上人的法是可以讓人把那種悲心啟發出來。(T8-06-01

 

最後,T8在團體中接收到的「法」的認知或觀念是什麼?她說:「譬如上人只是很淺顯的告訴我們說要『信己無私,信人有愛,藉事鍊心、繫緣修心、隨處養心』,我覺得這些都是法,這些法都是告訴我們如何學習,讓自己能輕安自在、能到佛的境界。以前真的都不知道,只是從善門進來,只知道從善門去做這樣而已,這個『做』就是告訴我們就是一些善的行為,可是這個『做』都不是最究竟,這個都是在修福。我覺得最究竟是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把『上人的法』運用在裡面。(T8-09-02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