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
2022/12/28 21:22:14瀏覽109|回應0|推薦1


美國政治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休克療法”之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日前的表態,讓關於美國與蘇聯後期相似性的討論再次受到關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此前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現在的美國,從外部看很像當年的蘇聯。去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指出,美國“正以自信且堅定的步伐,走在蘇聯的老路上”。此外,一些西方媒體也對美國與蘇聯後期在政治、經濟以及人口等方面的相似性進行探討。那麼兩者有哪些相似之處?是“形似”還是“神似”呢?


資料圖(視覺中國)


體制僵化,無法進行結構性改革


薩克斯在與俄羅斯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盧基揚諾夫的一場對話中表示,美國政治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意指美國政壇被保守派勢力掌控,難以再出現新一代領導人。1964年10月的政變結束了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統治,同時開啟長達18年的“勃列日涅夫時代”。在這個時代,蘇聯表面上強大而繁榮,但很多問題被隱藏。美國商業內幕網等西方媒體認為,面臨經濟挑戰和體制失靈等諸多問題,勃列日涅夫等蘇聯領導人沒有重新思考這個超級大國在世界上的角色,為維護特殊群體的利益而選擇回避策略,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給蘇聯的最終解體埋下隱患。不少西方學者和媒體認為,美國現在也存在這類問題。


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副教授比伯曼對商業內幕網表示,就像蘇聯後期的一些領導人一樣,美國兩黨領導人都沒有為社會提供太多“新思想”。英國《衛報》曾發文,將上世紀70年代勃列日涅夫贏得其他蘇聯政要信任的原因,與拜登2020年大選前向民主黨建制派“推銷的提綱”進行類比,稱兩者非常相似,要義都包括不進行結構性改革,不對特殊利益集團進行限制,不改變干涉主義、霸權主義和過度擴張的外交政策。


體制過時和僵化也是一些西方媒體觀察到的現階段美國和蘇聯後期的相似之處。美國《全球主義者》雜誌認為,儘管目前美國經濟總體上具有彈性,但其政治體系已處於“終極癱瘓”狀態,這與上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政壇死氣沉沉的情況類似。不讓犯罪分子持有槍支、所有公民享受醫療福利、減輕學生債務負擔以及女性掌控身體自由等在其他富裕國家理所當然的政策,至今在美國仍然具有極大爭議。《全球主義者》雜誌將那些在上述議題中持反對意見的美國共和黨人比作“勃列日涅夫班子”,認為他們像勃列日涅夫維護當時的統治一樣,仍然堅持完全過時的觀念。這反映出美國政治制度正處於新思想匱乏的長期失活狀態,“當法國幾乎走向‘第六共和國’時,美國卻在1787年憲法構築的政治結構與規則中搖搖欲墜”。


薩克斯日前稱美國政治進入“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原因之一是該國的金錢政治,許多億萬富翁都在投資那些能夠確保自己利益的候選人。有學者認為,美國金錢政治造成政治僵化,而這與蘇聯後期的政治形勢如出一轍。據商業內幕網報導,倫敦經濟學院資深蘇聯歷史學家祖博克表示,由於美國國會沒有任期限制,現任國會議員能籌集到比對手更多的資金,從而贏得連任。無黨派研究組織“公開的秘密”的數據顯示,在過去40年,美國聯邦眾議員的連任率一直在85%到98%之間,而聯邦參議員的連任率從75%到96%不等。祖博克稱,即使美國“定期選舉”,但大部分掌權者還是原來那些人。


社會充斥著不平等


美國《紐約客》雜誌指出,美國與蘇聯後期之間存在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和經濟特點也不相同,然而它們有一個相似之處,即社會充斥著極度不平等。《衛報》強調,美國的實力建立在廣泛共用的國內繁榮基礎之上,但隨著底層和中產階級的收入幾十年來止步不前、每年有近1.4億成年人報告“醫療財務困難”,以及個人抵押貸款和大學債務持續上升等,這個基礎開始崩潰。有調查顯示,美國人的幸福感已經下降。文章稱,蘇聯曾選擇性忽視這些指標,不願面對國內改革的挑戰。


俄羅斯問題專家、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學者斯特魯普今年1月在英國非營利性組織“開放民主”網站發文稱,蘇聯“垂死”時期的狀況與今天的美國有相似之處,其中就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全球主義者》雜誌指出,美國今天的情況與蘇聯後期驚人地相似,例如前10%的富人有足夠的資源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而其他人只能勉強糊口,並長期生活在不斷加劇的絕望中。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美國正在經歷近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這讓人仿佛回到1979年的滯脹危機。與此同時,美國正經曆蘇聯後期曾經曆過的財政危機、債臺高築。美國經濟學家朱迪·謝爾頓日前在一篇評論中表示,昆尼皮亞克大學進行的民調顯示,67%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民主正面臨崩潰風險。謝爾頓稱,戈爾巴喬夫執政時向西方銀行大量借貸,以至於無力償還走向破產,而今美國政府開支持續超過收入,國家財政狀況不斷惡化,因此要警惕不能走蘇聯的“老路”。


人口問題凸顯


英國《UnHerd》雜誌稱,美國現在也面臨和蘇聯後期類似的人口問題。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人因為大量飲酒而使得壽命驟減。與之類似的是,美國也已經成為一個因過量吸毒和自殺而導致人們過早死亡的國家。


“美國當前面臨與蘇聯同等危險的人口結構巨變。”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托夫特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文稱,上世紀70年代,被視為蘇聯核心民族的斯拉夫人的出生率遠不及非斯拉夫人的出生率,因此斯拉夫人擔心自己會成為少數派。今天,曾經由白人男性新教徒主導的美國,也正在成為一個多種族、多信仰和性別開放的社會。美國許多白人男性感受到來自少數族裔的“威脅”,他們認為正在崛起的“他者”急於獲得以前只有自己才能享有的特權和利益。與此同時,共和黨變成“少數黨”,其成員越來越多地由年長的白人男性新教徒組成,因此共和黨政要和蘇聯後期領導人一樣,開始擔心受到其他群體的排斥。托夫特指出,到本世紀中葉,美國白人將成為人口統計學上的少數群體,屆時如果“衰落的群體”繼續要求獲得特權,最終所有人都將是輸家。


此外,在對外政策方面,鄭永年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在的美國和蘇聯的相似之處在於“過度擴張,力不從心”。2021年 6月,普京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也指出,美國對自己的“無限實力”充滿信心,給自己製造無法應對的問題,就像曾經的蘇聯那樣。《衛報》也表示,美國沒有重新思考其在世界上的角色,儘管華盛頓在中東和亞洲的衝突中花費5.9萬億美元,但這些錢並沒有讓美國變得更安全。


不能簡單類比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今的美國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蘇聯的確存在某些相似之處。首先,從對外行為特徵來看,蘇聯當時由於不知收斂的過分擴張,導致內部出現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加上個別富有野心的政客走向前臺,最終導致自身政治經濟體制和政權徹底崩潰。如今美國同樣也是毫無節制地進行對外侵略擴張,以至於目前國內矛盾更加難以調和。其次,從國家內部問題來看,美國與蘇聯在以下幾方面表現相同:特殊利益群體過多佔用社會資源、種族或民族問題積重難返、貧富懸殊急劇擴大、民眾對於政治和經濟精英普遍反感,以及民眾的國家和身份認同意識普遍迷失等。再次,從意識形態來看,蘇聯政府當時的許多觀念越來越難以被民眾理解和接受。同樣,美國對外標榜的自由主義也面臨信譽破產的局面,美式自由的虛偽和欺騙性被越來越多國家和群體所看透。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與蘇聯的相似性在於,兩者都因霸權執念而走向自我沉淪。“由於過度對外擴張導致資源透支無法回饋國內、政府治理失能、政治體制無法回應民意,在這些方面,美蘇非常相似。”


不過,李海東表示,在經濟與對外關係上,美國與蘇聯後期存在本質不同。美國的經濟活力不是來自於封閉的內生動力,而是來自於全球開放的經貿和金融體系,這意味著美國自身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治和安全狀況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假如美國崩潰,一批國家會隨之遭殃。美國利用美元霸權以及它在全球的軍事聯盟,取得讓其他國家為其經濟服務的效果。換言之,美國能夠通過它在全球確立的霸權地位,將自身危機導致的嚴重後果轉嫁到他國身上,蘇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當前問題嚴重但不至於面臨蘇聯那種崩潰命運的關鍵原因。


刁大明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不能簡單類比美國和蘇聯的族裔問題,儘管人口結構巨變和“大替代理論”等增加了美國白人的焦慮,但如果能夠有效整合這些問題,那麼少數族裔的不斷增加將保持美國人口結構的相對活力,對國家充滿認同感的少數族裔也將成為該國的有生力量。


處於“長期帶病”狀態


早在1976年,法國人口統計學家兼學者托德就曾預測蘇聯會解體,他的理由包括蘇聯當時正在經受的經濟停滯、自殺率上升、酗酒和工人不滿等。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托德的預測太瘋狂了,根本不相信一個核超級大國會崩潰。後來蘇聯解體,這一歷史性事件留給世人的震驚仍久久難以散去。現在,不少西方學者和媒體在擔心,美國是否會和蘇聯一樣殊途同歸?


對此,《全球主義者》雜誌判斷稱,贏得冷戰的美國政府已經變成“勃列日涅夫式政府”,這很可能讓美國失去和平局面。《UnHerd》雜誌認為,雖然現在美國存在有關“聯邦分裂”的討論,但這似乎不太可能成為現實。該雜誌還意味深長地補充道:“但上一代也鮮有人預見到蘇聯會在酒精的陰影下分崩離析。”



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不能把蘇聯崩潰的結局簡單地套用在美國頭上,認為美國也會同樣崩潰,“從目前來看,美國自身運轉體制仍然具有很強韌性,其‘分權制衡’政治體制、企業家精神仍有活力,不以族裔膚色作為身份認同的社會遺產依然能夠發揮功能。美國從獨立至今雖經歷諸多危機,但總體還是在其憲法框定的範圍內運作。”李海東認為,如今美國正面臨比較嚴重的相對衰退危機,但其嚴重程度還未到必須要通過訴諸戰爭才能解決問題的程度。此外,美國是一個有著漸進發展特徵和信奉改良傳統的國家,不可能會出現蘇聯那樣驟然崩潰瓦解的狀況,其衰退必然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


刁大明表示,蘇聯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這些共和國擁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而美國是合眾為一的聯邦制國家,許多州並沒有獨立的歷史,因此美國國內可能會發生高烈度衝突,但幾乎不可能會“一分為幾”。刁大明介紹稱,美國當前的政治極化程度比內戰時期還要嚴重,但之所以沒有出現內戰時期“一分為二”的情況,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各種矛盾已經碎片化且糅合在一起,“遍地開花”,“可以說,黨爭、族裔衝突、階層鬥爭以及槍支暴力等社會矛盾會在美國的各個角落出現,讓其處於長期帶病狀態,而不是像蘇聯那樣‘一夜變天’”。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4&aid=17796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