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妥協綏靖坐以待斃,還是破釜沉舟絕地反擊?
2022/03/02 05:43:09瀏覽102|回應0|推薦0


虎年伊始,國際風雲劇烈震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一著棋改寫全球戰略格局,各方博弈進入白熱化。


舉世矚目之下,烏克蘭問題引發新一輪國際大反思、大討論。中國立場備受關注,一些西方媒體趁機夾帶私貨,有意無意試圖將中國拉下這趟渾水。



▲ 當前,烏克蘭局勢全面升級。美國一邊“火上澆油”,一邊指責中國“救火不力”。(漫畫 | 劉蕊)


事實上,王毅國務委員已闡述中方對當前烏克蘭問題的五點立場,其核心要義至少有兩點:一是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必須共同遵守,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二是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談判化解分歧,同時,凡事皆有因果,只有標本兼治,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


中國外交政策一以貫之,是東方思維和唯物辯證法的統一,經得起歷史檢驗,最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戰爭總是殘酷的,武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和正確途徑。我們在為當前烏克蘭人民困難處境痛心唏噓之時,到底應該如何理性看待眼前這場危機?




西方敘事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盯眼前,不看過程。現在西方一味聚焦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打,卻刻意忽略了為什麼會打、怎麼打起來的。


病毒要溯源,戰爭同樣需要溯源。要想瞭解烏克蘭問題的來龍去脈和歷史經緯,建議認真讀一讀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的兩篇萬字講話。烏克蘭危機表面上看是俄烏矛盾,但本質是俄美博弈。



▲ 烏克蘭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 (地圖來源:中國自然資源部)


正如美國著名學者弗裡德曼所言,美國和北約在這場危機中“並不無辜”。普京親身經歷了30年來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訛詐、欺騙和侮辱,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1991年蘇聯解體後,美國表面上一度張開雙臂歡迎俄羅斯加入西方,俄羅斯也曾不斷嘗試同美國和北約友好相處。英國國家檔案館披露的一份檔就顯示,美國代表曾在當年的談判中明確承諾:“北約不應該正式或非正式地向東擴張。”


然而實際上北約接連5輪實施東擴,直逼俄羅斯邊境。而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美國的地基武器系統必然要部署在此。“戰斧式巡航導彈到達莫斯科不到35分鐘,從哈爾科夫發射彈道導彈需要7-8分鐘,超音速打擊需要4-5分鐘……等於直接把尖刀架在了俄羅斯喉嚨上!”



▲ 北約5次東擴示意圖(藍色:北約;紅色:蘇聯及俄羅斯)


另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披露,在烏克蘭境內的美國及北約軍事人員至少有數千人,軍事設施十餘個,只是它們對外宣稱是“培訓中心”。在黑海邊上的奧恰科夫,美國幫助建設了烏克蘭海軍作戰中心,但只有部分基地移交給烏克蘭人,另外一部分為美國情報機構所用。此外,來自加拿大、英國、丹麥等國軍官也在烏克蘭訓練當地軍隊。美國和北約同烏克蘭早已暗通款曲,只是對外還沒有正式名分。


作為冷戰的產物,北約本就是為遏制蘇聯而生,如今帶著武器堵在家門口,俄羅斯能感到安全嗎?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指出,美國自己大搞門羅主義,不允許美國以外的任何域外國家在西半球部署軍事力量,因此美國絲毫不應該對俄羅斯的反應感到驚訝。



▲ 美國推動北約東擴,不斷煽風點火,是烏克蘭局勢惡化的根本原因。(漫畫 | 劉蕊)


2021年11月起,俄羅斯向美國和北約發起“安全保障倡議”,提出“三大關切”,給美西方劃出三條紅線,一是北約放棄東擴,二是不在俄羅斯周邊部署進攻性武器,三是北約在歐洲軍事部署回歸1997年狀態,並要求美國和北約書面答覆。但結果是繼續被西方忽視和拒絕。


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向烏克蘭提供各種軍事裝備,烏克蘭也放風要發展核武器。對於普京和俄羅斯來說,是妥協綏靖坐以待斃,還是破釜沉舟絕地反擊,這是生與死的抉擇。



▲ 2022年1月底,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2億美元軍事援助運抵烏克蘭。


面對抵在喉嚨的尖刀,普京作出了他的回答——以美方的邏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加以還擊。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前民主公平國際秩序問題獨立專家德紮亞斯的話來說,美國和北約多年來的諸多行為已經違反國際法,這在國際慣例法裡,為當下俄羅斯的行為設立了“容許性先例”(precedents of permissibility)。


儘管普京知道將面臨空前嚴厲的制裁,但還是毅然出手,這是俄羅斯在美西方30年來持續戰略擠壓、訛詐之下屈辱憤怒的總爆發。只不過被逼上梁山的普京的決絕方式和手段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普京的確拼了,拼的不僅有個人前途命運,更是俄羅斯民族的前途命運。




許多中國人不贊同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但都對普京萬字檄文中對美西方的控訴感同身受,對他的行為邏輯表示理解。30年來,美方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各種訛詐、欺騙、威脅,對中國何嘗不是如此?只是程度、烈度、節奏有所不同而已。



▲ 2020年7月24日,中國駐休士頓總領館被迫關閉,美國官員撬開後門闖入。


普京說,美國企圖摧毀俄羅斯傳統價值觀,並將自身虛假價值觀強加於俄羅斯。美國對中國又有何區別?美國原本指望通過“接觸演變”顛覆中國,但中國偏偏沒有易幟變色,還走出了一條新路,而且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自信,以致於拜登都發出感慨,“世界其他國家想知道我們這套還行不行得通。”特朗普前“國師”班農也曾赤裸裸地警告,“美國如果在未來5年到10年不動手遏制中國的話,就徹底沒戲了。”


美國想用烏克蘭扼住俄羅斯的咽喉,正如70多年前美國在朝鮮向中國高懸利劍。當年美國不顧中國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將戰爭強加在了中國人民頭上。中國經過艱難權衡,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打了一場悲壯慘烈、史上罕見的偉大戰爭。正可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後來,尼克森訪華,中美建交。



▲ 1972年2月24日,尼克森一行在葉劍英元帥陪同下登上長城。



▲ 1972年2月28日,周恩來總理在上海宴請尼克森。


在“上海公報”中,美方聲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在“八・一七公報”中,美方承諾,準備逐步減少向臺灣出售武器,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但這麼多年來,美國從未放棄把臺灣打造成對付中國大陸“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從未停止對台售武。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政府共11次批准售台武器,總額超過180億美元。就在今年2月初,美方再次批准向臺灣提供價值1億美元的軍用裝備和服務。


美國正在用“切香腸”方式,不斷掏空、虛化、歪曲一個中國政策。明裡暗裡支援臺灣當局拓展所謂“國際空間”,對同中國大陸建交複交的國家威脅施壓,甚至企圖否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逐漸放開對美台官方交往限制,美國國會議員公然乘美國軍機赴台,近日再次授權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率團訪台。這種背信棄義和對中方紅線的不斷逼近、踩踏,比美方在北約東擴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 2022年2月26日,美國“詹森”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並公開炒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 (圖源 |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


從拉攏七國集團、強化“五眼聯盟”,到升級“四邊機制”、拼湊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完善雙邊同盟,美國硬是排出“七五四三二”的反華“群中群”“圈中圈”。最近,美國發佈新版“印太戰略”,擺開架勢要“畫地為牢”,把中國鉗制在“第一島鏈”。美國官員毫不遮掩地說,“我們認識到改變中國的能力有限,因此試圖塑造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這是美國的亞洲版北約。



▲ 在美國政府眼中,打壓圍堵中國永遠是第一要務,美日印澳拼湊的所謂“四邊機制”就是最好例證。 (漫畫 | 劉蕊)


在幾乎所有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美國的黑手無處不在。


早些年南海問題上,美方四處挑撥、唆使扶植個別國家沖在前面打頭陣,營造中國脅迫、威脅小國的假像。


在涉港問題上,美國明目張膽支持縱容反中亂港勢力,把打砸搶燒稱為“美麗風景線”,把東方之珠攪得烏煙瘴氣。2019年,美西方扶持的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亞速營還曾潛入香港,與“黑暴”分子一起鬧事,“傳授革命經驗”。



▲ 烏克蘭新納粹組織“亞速營”成員曾于2019年12月出現在香港暴亂現場。


在涉疆問題上,美國編造出“種族滅絕”這樣的世紀謊言,以所謂“強迫勞動”的莫須有罪名對中國棉花、光伏等產業進行制裁。美國中情局前高官公開承認,所謂新疆維吾爾族問題,只不過是美國企圖從內部搞亂中國、遏制中國的戰略陰謀。


在病毒溯源問題上,美國到處散佈“中國製造病毒論”“實驗室洩漏論”等匪夷所思的謠言,還威脅制裁“阻止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的中國官員。


美國莫名其妙對中國挑起貿易戰,打壓華為、中興、位元組跳動等中國高科技企業,不擇手段地瘋狂制裁上千家中國企業,“實體清單”越拉越長。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持續盤查滋擾遣返中國留學人員,甚至揚言制裁中國共產黨員……


正如普京所說:“問題不在於我們的政治體制或其他原因,他們只是不想要俄羅斯這樣一個獨立的大國。”這些年來,美方對中國各種制裁、打壓、圍堵,中國何錯之有?中國唯一的“錯”,就是我們是一個走社會主義道路並不斷取得成功的大國。


面對善意換來的惡意,面對美方的步步緊逼,越來越多中國人深刻認識到,溫良恭儉讓、妥協退讓換不來平等和尊重。中國退無可退,只能用強盜聽得懂的方式同強盜對話,正面迎戰,有效有力捍衛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所以有了中美安克雷奇對話“美國沒有資格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說話”“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了”,所以有了天津會晤“兩份清單”“三條紅線”。美國很不適應,滿世界污蔑中國搞“戰狼外交”。但是面對惡狼侵襲,難道中國只能做待宰的沉默羔羊嗎?



▲ 2021年,楊潔篪、王毅在安克雷奇昂首挺胸與美方開展對話。1900年,李鴻章低眉順眼同八國聯軍談判。


中國珍愛和平,深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如若有人就是不讓中國和平發展,就是不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中國恐怕也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有人認為,中方不公開譴責俄羅斯,違背了中方一直秉持的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這種說法是典型的西方敘事,是刻意歪曲的別有用心的挑撥。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香港員警掏槍對準抗議者的照片被西方媒體瘋傳。但事實真相是,香港員警掏槍之前被“黑暴”分子圍攻,遭到生命威脅。



▲ 香港員警遭“黑暴”分子圍攻


正因為中國近代歷史上那段慘痛屈辱經歷和今天現實中仍在遭受美西方各種干涉,中國比誰都更加珍愛和堅決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相互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更是各國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必須共同遵守。


但就像城市交通必須遵守“紅燈停”這一共同規則,如果規則只對絕大多數人有用,而對個別有實力、有特權的人不適用,那就是不公平的規則,就會造成事故和傷害。


現在,在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問題上喊得最響的,恰恰是那些在過去這些年裡對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主權國家一言不合就發動軍事打擊的國家。他們有時理由是一管“洗衣粉”,有時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肆意對主權國家實施各種侵略、肢解、政權更迭,造成傷亡無數。


1999年美國悍然轟炸南聯盟,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3名中國記者犧牲,美國給出的理由只有“誤炸”二字。難怪當烏克蘭呼籲塞爾維亞譴責普京時,武契奇總統怒懟:先去譴責美國、英國對塞爾維亞進行的侵略行徑!



▲ 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進行轟炸,用導彈野蠻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正在使館中工作的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不幸犧牲,同時炸傷數十人,使館館舍嚴重損毀。



▲ 2022年2月22日,針對烏克蘭駐塞爾維亞大使要求其就烏克蘭問題譴責俄羅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建議他打電話給烏總統澤連斯基,要求他譴責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對塞爾維亞進行的侵略行徑”。


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對抗和不公,不是因為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過時了,而恰恰是由於這些宗旨和原則未能得到有效履行。只要國際關係還是憑實力地位說話,那世界就還是叢林法則,不會太平。




但凡有些歷史常識和國際關係知識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在這場危機中,烏克蘭自始至終是美西方用來遏制俄羅斯的一枚棋子。



▲ 2014年2月,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在示威運動後淪為廢墟,圖為示威前後的獨立廣場對比圖。為期93天的示威活動共造成123人死亡,逾2000人受傷。


早在1997年,有“遏制之父”之稱的美國前外交官喬治・肯南曾預言,北約繼續向俄羅斯擴張“將是美國在整個後冷戰時代政策中最致命的錯誤”。2014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曾公開警告稱,如果烏克蘭想生存和繁榮,就不應該在西方與東方間抉擇,不應該成為一方反對另一方的“前哨”,而應該成為連結東西方的“橋樑”,不應該加入北約。可惜美國決策者聽不進去。


近期美國前國會眾議員、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民主黨競選人加巴德一語道破天機。她在受訪時表示,美方如想阻止烏克蘭戰爭,只需拜登總統一句話,但美國不願承諾“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以阻止戰爭,是因為戰爭將給美國明確藉口向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美國軍工複合體將因戰爭賺得盆滿缽滿,而買單的則是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


▲ 視頻:2022年2月11日,美國前國會眾議員加巴德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拜登只要保證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以結束此次俄烏危機,阻止戰爭爆發,但他們沒有這樣做。


烏克蘭局勢演變到今天,美國軍工複合體笑了、錢袋更鼓了,烏克蘭人民哭了,而歐洲則將收穫更多難民和更多不安全感。


就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處求援時,美國和北約卻相繼表明不會向烏克蘭派兵。俄烏激戰之際,拜登居然乘直升機回老家度週末去了。



▲ 2022年2月25日,拜登攜夫人離開白宮,乘坐直升機飛往老家德拉瓦州度週末。福克斯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肖恩・漢尼提痛批拜登此時外出度假是“逃離白宮”。


澤連斯基只能在電視講話中疲憊不堪地承認,“我們被拋棄了。我直接問了歐洲27國領導人烏克蘭是否會加入北約,每個人都害怕,不回答。”這是國際政治殘酷的最新例證。甘做棋子者,終將淪為棄子。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2022年2月2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西方已經完全放棄了烏克蘭。他已向27個歐洲國家領導人詢問烏克蘭是否能加入北約,但均未得到答覆。


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覺醒的人民不會甘作地緣政治的犧牲品。事實一再證明,各國安全應該是共同的、綜合的、可持續的,只有這樣的安全才是持久的。現在是有關方保持更多戰略清醒的時候了。




烏克蘭危機塵埃遠未落定,然而在鋼與鐵的碰撞和血與火的交融中,全球秩序正在重塑,世界局勢已然改變。過去不可挽回,現在仍能把握,未來必須爭取,莫要“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3&aid=17186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