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3 20:16:01瀏覽96|回應0|推薦0 | |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訪華,如今迎來50周年,對於我們這些對美中關係糟糕現狀感到沮喪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反思的機會,同時也可能是一個帶來希望的機會。回顧過去50年的美中關係,會否對今天的美中關係有所啟示?
中美之間出現歷史性突破之前是20多年的敵意,兩國完全是敵人。這一漫長過程的穀底是朝鮮戰爭,當時兩軍進行了激烈血腥的戰鬥,其中一些是肉搏。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些什麼?我將提出一些原則,這些原則是長期以來改變美中關係、取得外交成果的基礎和推動因素,並能為改變現在的美中關係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我們需要審視一下美中之間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這兩個國家中日益擴大的多數群體,到底在想什麼?情況並不樂觀。我們目睹了雙方感情的急劇降溫,以至於對彼此的看法都幾乎跌到了歷史最低點。諸如美中在疫情防控合作這樣本應優先考慮的問題,被敷衍了事。而像陰謀論這樣本應被忽視的東西,卻被推崇備至。可悲的是,在傳統媒介和社交媒體的推動下,兩國的競爭對抗色彩加重了。
恕我直言,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美國致力於“遏制”中國,阻止其崛起。他們說,這就是美國支持臺灣的真正原因——不是把臺灣當作民主典範,而是把其當作“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美國可以用它來威脅中國大陸,同時保持中國分裂。他們看到美國建立各種聯盟來包圍中國:“四方安全對話”,“奧庫斯”,美韓同盟等等。美國入侵中國的電腦,不停地派遣偵察機到中國海岸搞巡邏。美國在新疆、西藏煽動“極端主義、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在南海動用海軍侵入中國主權領土;在香港煽動分裂和暴力,干涉中國內政;惡意將新冠疫情的源頭歸咎於中國;散佈虛假謠言,誹謗中國;用國內法律在世界各地長臂管轄,損害中國利益;力圖注入西方價值觀來壓制中國文化,侵蝕中國的獨立和主權。
與此同時,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按自己的規則行事,利用政府補貼的“重商主義”經濟體系獲得不公平優勢,並對迅速發展的國防進行現代化,以實現地緣政治野心,特別是建設一支藍水海軍。批評中國的人士聲稱,中國對外更加咄咄逼人,尋求領土擴張,派出“戰狼”外交官。他們認為,中國市場幾乎沒有互惠性,媒體准入更是一點沒有;中國竊取技術來促進經濟發展;中國限制人權。中國被指控從事大規模的工業、商業以及國防領域的網路盜竊活動。批評中國的人士還指責“新疆發生種族滅絕”“香港新聞自由被剝奪”,中國大陸威脅臺灣,以及支持俄羅斯威脅烏克蘭。
我們已經進入了美中兩國激烈無情的“鬥爭”時期,儘管我不願稱之為“意識形態鬥爭”。例如,對所有國家來說,主權和領土問題是外交政策的驅動因素,不管政治意識形態如何。民族主義超越了意識形態。
我一直感到驚訝的是,聰明的人在冷靜地看待他國的行為時,很容易看出被誤導的民族主義,與此同時,面對本國相似的情緒中被誤導的民族主義,他們卻很容易被蒙蔽。這讓我們回想起尼克森總統對中國的突破性訪問,以及他與毛澤東主席的歷史性會晤。下麵是我們可以識別和應用的原則。
第一,宿敵可以和解,即使是在長期和破壞性的衝突之後。2022年,中國和美國的對立程度遠不如1972年,儘管如今的問題公認更為複雜。(二戰後的法國和德國,以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亞伯拉罕協議》也是明證。)
第二,幾個重要人物就能產生很大影響——對中國來說,是毛澤東和周恩來;美國則是尼克森和基辛格。有時,強硬派有更大的妥協餘地,因為他們不太容易受到國內批評的影響。儘管輿論似乎對和解持抵制甚至敵對態度,但領袖可以改變人們的態度。
第三,看似不可調和的問題不一定會破壞協議。《上海公報》經過7個月的反復磋商起草,在尼克森訪問結束時得以發表,是大師級外交傑作。公報細緻入微地處理了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敏感話題,用語言彌合了原本存在的鴻溝。
第四,在“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地緣政治大旗下,有共同敵人的敵人可以突然實現關係正常化(如果不是成為朋友的話)。1972年,美國和中國分別與蘇聯發生衝突。2022年,中美兩國分別面臨新冠疫情、全球變暖、宏觀經濟復蘇、國際恐怖主義等問題。
第五,保密對微妙的談判至關重要。基辛格為準備尼克森訪華而秘密訪問中國,因擔心洩密,他沒有使用美國國務院的翻譯人員。如今,由於手機無處不在,互聯網全時覆蓋,保密變得更加困難,但仍然絕對必要。
美中之間存在著不止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不是什麼國家秘密。但如果讓我從兩邊各選一個,最具危害性的應該是這兩個:在美國,當有人提出要把中國共產黨趕下臺時,直接干涉主權國家內政;在中國,當一些人試圖控制其他國家的資訊和影響言論時,訴諸經濟和其他手段,這種方法往往適得其反。
美國面臨的挑戰是避免威脅中國的核心利益,特別是政治制度和臺灣問題。中國面臨的挑戰是緩解那些擔心中國崛起的人的焦慮。我真希望,我們可以求助於1972年的周恩來和基辛格。我知道他們會有遠見,我敢打賭他們能想出一個計畫。如果他們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呢?(作者是國際企業戰略家和投資銀行家、庫恩基金會主席,於2018年獲“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