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02 10:48:21瀏覽114|回應0|推薦0 | |
戴笠作死記:3次建私家軍,蔣介石罵了兩次,為何最後一次同意了
1945年9月,蔣介石正沉浸在抗戰勝利的空前喜悅中,突然接到一份情報,說軍統局長戴笠有意參與重建海軍的工作,坊間傳言,戴笠野心勃勃,想當海軍司令。
蔣介石沉默半晌,終於忍耐不住一腔惡氣,對侍從室官員大罵一通,想要召戴笠前來斥責一頓,想了想,還是罷了。
一、軍統壓倒中統
蔣介石對戴笠的不滿與惡感,不是一天兩天了,染指海軍事件,是個總爆發。
不滿來自哪里?
軍統勢力一家獨大。
蔣介石在政治上慣用的伎倆是分而治之,不論政界、軍界,都是如此。經濟界是個例外,因為老蔣不懂經濟,全交給大姐夫孔祥熙和大舅哥宋子文,只管到時要錢,不管具體運作。
在特務系統,蔣介石也是分而治之,設立了軍統、中統兩套互相獨立的機構。一直以來,軍統、中統兩家在蔣介石面前爭相表現,互相制衡、互相告小狀,雖然矛盾不斷、廝咬不斷,蔣介石倒也因此省去了提防之功,悠然自得地居中駕馭兩大特務組織。
但事情並沒有像蔣介石預想的那樣發展下去。軍統在戴笠的控制之下越來越強大,而中統卻陷入無休止的內鬥,勢力不足以制衡軍統。
原因是蔣介石在中統實行的雙重制衡制。
所謂的雙重制衡,一是中統在體制上歸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指揮,二陳管總,中統局管實際業務,這是一重制衡。這麼搞的根源在於蔣介石對二陳不敢完全相信,畢竟兩兄弟都是元老級的人物,管國民黨黨務,權力太大。
二是中統局內,設了一正一副兩個頭目,朱家驊當局長,但不管實際事務;徐恩曾以副局長身份負責實際事務。朱家驊總想在局裏插一杠子,過一過中統老大的癮,徐恩曾時時提防,想方設法清除朱家驊的心腹。
在這種層層制衡、內部消耗的情況下,中統內部派系林立、一盤散沙,情報業務一團稀爛,遠遠沒有軍統搞得有聲有色。
到抗戰結束之時,國民黨特務力量已成軍統一家獨大、戴笠如日中天之勢。
軍統大到什麼程度?
當時軍統在全國各省都有分站,在海外也有不少據點,整個局上下有五萬餘人。這是什麼規模?國民黨軍普通軍級單位,也就是兩萬多人,戴笠手下足足有兩個軍。
不光人多,戴笠插手的軍政事務也多。
戴笠利用他能隨意關人殺人調查人的優勢,對各級官員一邊威脅一邊示好,軟硬兼施,把他的心腹幹將派往交通、員警、稅務、緝私、海關郵檢、外交等部門,勢力盤根錯節,越來越強。
蔣介石對這種情況很擔心,一家獨大,意味著一家擅權。這種傾向斷然不能持續下去。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慢慢發現戴笠外柔內剛、表面粗豪實則陰險的性格特點。
起初,戴笠在蔣介石面前全完一副奴才樣,動輒在蔣面前下跪,動輒抱著蔣的腿哭。1938年戴笠的閩北站站長被福建省主席陳儀下令槍斃,戴笠痛失顏面,跪在蔣介石面前,用極為無賴的手段求蔣介石處罰陳儀,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領袖不答應自己就不起來。
這種有失政治品格的事,其他軍政大員都不屑於做,唯獨戴笠能拉得下臉。
無恥厚臉皮的做法,換來了蔣介石的絕對信任,戴笠反過來利用蔣介石的信任,拉大旗做虎皮,肆無忌憚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如果只是經營軍統勢力,倒還罷了,戴笠是個政治狂人,還想往軍界、政界發展。他的心腹大將劉培初、唐縱都勸過他,大意是,特務組織是見不得光的,要想在黨國有所發展,必須往軍政兩界發展。
戴笠深以為然,往其他領域伸手伸得越來越厲害。
紙裏包不住火。戴笠這種做法,引起蔣介石種種不安。蔣介石也敲打過幾次戴笠,迫使其退出緝私行業,本想戴笠知難而退,誰知他竟然欲心不死,居然把手伸到海軍上來了。
二、戴笠妄圖當海軍司令
戴笠想染指海軍,起因是國民黨海軍要重建。
當時國民黨政府無力獨自重建,美國海軍趁勢提出共建,並希望通過中美合作所這個特殊的管道,在新建國民黨海軍中打入親美力量。
有人不免要問,國民黨海軍不是力量還可以嗎?為何需要重建?
國民黨海軍說起來真是一言難盡。早年蔣介石重心在陸軍,空軍、海軍建設都相對落後。抗戰爆發前,海軍力量掌握在蔣系、奉系、粵系三家軍閥手裏,經過費力的整頓,勉強統一為一支完整的海軍,但總噸位只有44038噸,艦船大多是購買的落後艦隻,與日本帝國海軍無法同日而語。
原國民黨軍海軍司令陳紹寬
原國民黨軍海軍司令陳紹寬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1937年9月,國府海軍被日軍大部消滅,只剩少部分艦隻逃到武漢。1938年6月,再被日軍攻擊消滅。至此,蔣介石的海軍全軍覆沒。
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急於重建海軍,給了美國人插手的機會。
戴笠和美國人合作建立中美合作所,雙方接觸合作甚是親密,戴笠便產生了挾洋自重的想法,圖謀把軍統掌握的數萬人馬改建成海軍陸戰隊,待美、英等國大型艦船一到位,馬上控制海軍,戴笠便可一步登天,當上海軍司令。
戴笠一向十分狂妄,他與西北王胡宗南關係很好,經常聚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胡宗南自詡軍界第一,戴笠則自吹蔣介石第一心腹,兩人一度密談,日後蔣介石去世,他二人平分天下,胡宗南掌管什麼、戴笠掌管什麼,大致分了個範圍。
頗有當年赫連氏大夏與劉宋王朝在地圖上平分北魏的氣勢。
可見戴笠有多狂。
不過戴笠一向順風順水慣了,沒有準確估量到蔣介石對軍權的重視。
美國海軍拿出與戴笠合作的方案,送交美國國會審批。美國方面認為,戴笠是特務組織的頭目,而且一貫打著反共旗號,與美國力主的國共和談相矛盾,決不能讓他出面掌握海軍。否則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當然,美國人也不是發什麼菩薩慈悲,他們之所以這麼考慮,也是怕深度介入國民黨軍隊最高權力運作,而觸怒蔣介石。這麼多年接觸下來,美國人早就摸清楚了,蔣介石的什麼東西都能摸,背地裏攛掇李宗仁反對他,問題都不大,唯獨一樣不能碰:軍權。
國民黨軍的參謀總長、國防部長、陸海空軍司令乃至於戰區司令、核心主力軍的軍師長,都是蔣介石親自任命,美國人從來沒有撕破臉皮干預。如果這時候支持戴笠當海軍司令,和蔣記政府的關係怕是要一日退千裏。
所以美國國會上斷然否決了這個議案。
蔣介石發了一通火,間接地敲打了一下戴笠。
之所以不像以往,直接把戴笠叫到辦公室親自打一頓,是考慮到戴笠羽翼已成,再這麼又打又罵,怕引起激變。
為了堵住戴笠的嘴,蔣介石於1945年12月火速提拔貪污大王桂永清擔任新的海軍司令,戴笠謀奪海軍一事就此終結。
三、戴笠搶奪員警部隊再遭挫折
謀求海軍之路失敗後,戴笠又轉而謀取控制員警權。
員警雖然不是正規軍,但也是一股非常龐大的勢力。
戴笠的想法是,退而求其次,先掌握住一支人數眾多的准軍事化力量,時機一到,便可模仿當年宋子文組建稅警總團一樣,把全國的員警改造成標準軍隊。
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梟雄,戴笠這個打算當然不是憑空而起,他早有預謀。
戴笠這個人情商、智商都很高,為人處事不鑽牛角尖,眼界、手段都很活。
他早就認為,特務組織雖然有優勢,能拿蔣介石的命令直接嚇唬人。但這畢竟不是一國政權所必需。
西方固然也有特務組織,但官方名號都傾向情報偵察,而非特務統治。
非常時期搞獨裁固然需要,若是國家正常化了,誰喜歡和一群整日暗殺、綁票、刑訊逼供的劊子手為伍?
戴笠早就有想法,軍統實際業務中的刑訊偵察緝捕等事項,遲早要有一個寄身之所,不能永遠以軍統的名義存在下去。而員警就是最好的棲身之所。
戴笠早年就與警界淵源頗深。
他當年兼任過浙江警官學校政治特派員,始與警界發生關係,其後因反對“廢警改團”一事,在警界頗有影響,他還策動組織過“員警協進會”,參與改組中央警官學校的工作。
戴笠認為情報和員警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情報工作人員也需要具備員警方面的知識,戰時的情報人員,也可以在戰後轉入員警系統從事警務工作。
軍統局正式成立後,戴笠也一直有意識的派遣軍統人員進入員警系統,在員警界布下了一定的勢力。
此時謀取海軍不成,戴笠萌生了軍統兼併員警系統的想法。
在他的設想中,以軍統局為核心領導機構,並成立員警總監部,類似於軍隊中的國防部。自然而然,屆時他戴老闆便搖身一變,成為員警大佬,指揮一支名非軍隊、實則力量相當可觀的准軍事力量。
戴笠這個賊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蔣介石聽聞,再次痛罵戴笠貪心不足蛇吞象。他早在1944年軍統勢力無限蔓延時,借著罷免戴笠緝私總隊負責人一職,就敲打過戴笠,要他不要插手軍統以外的事。
沒想到一事未成,又生一事。
蔣介石正欲發難,真真實實懲治戴笠一回,沒想到中統局聞風而動,趁蔣介石不滿,搶先發動爭奪。
當時中統剛剛挨了軍統一個大悶棍,正憋著一肚子怒氣撒不出來,瞅見這個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什麼悶棍?
原來1944年底時,徐恩曾利用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卡車搞走私,因為行事不秘,被死對頭軍統查獲,人贓並獲抓了個現行。
狡猾的戴笠沒有把這件事直接捅到蔣介石那裏,怕蔣介石訓斥他們搞內鬥。戴笠想了個巧妙的辦法,把此事透露給徐恩曾的政治對手、中統正牌局長朱家驊。朱家驊便向蔣介石告密,蔣介石最痛恨監守自盜之事,於1945年春調查確證後,親筆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職。
中統出了窩裏鬥,二陳兄弟並不找自家人的責任,而是痛恨軍統使陰招。此時便在爭奪員警控制權上發力回擊。不過二陳兄弟很聰明,自己並不出面,背後支持中央警官學校教育長李士珍,讓他與戴笠爭奪。
李士珍是警界元老,又有黃埔二期生身份,無論經驗還是資歷都遠遠強於戴笠。李士珍發動各方勢力攻訐戴笠,指責其用心不純。戴笠也策動一幫政客連連上書,說李士珍胡說八道,意在經營自己的勢力。
兩派鬥得相當激烈,完全超出蔣介石預料。最終蔣介石採取了折中辦法,讓軍統局幫辦唐縱當了員警署長,並明確表態,員警一系與軍統不得合併。
面對這一結果,戴笠只能承認。
不過由唐縱出任署長,戴笠內心還存著一點想法。
世人皆言校長對我戴雨農已有猜忌之心,這不還是顧著我的臉面?說到底,唐縱是軍統局幫辦,校長還是向著我的。
權力對人心智的摧毀可怕如斯,哪怕還未加諸其身,都能讓局中人為之瘋狂、為之癡迷,進而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戴雨農者,正此謂也。
四、忠義救國軍
謀求員警不成後,戴笠再次轉向交通警察部隊大權。
戴笠幾次三番要染指軍隊,根基全在於他掌握的那支忠義救國軍。
我們大致說一說這支神秘武裝的情況。
忠義救國軍起源於1937年8月。
當時東南抗戰局面非常危險,戴笠揣摩出蔣介石不願放棄東南的心思,便以建立敵後武裝力量為名,建議在滬寧杭一帶組建一支由軍統主導的民眾武裝力量。
這個想法與蔣介石一拍即合。
戴笠便到上海拜會青幫大佬杜月笙,得到了杜氏大力支持。戴笠立即著手成立武裝部隊,經過一頓搜羅,拉起來一支1萬多人的武裝。
主體和領導層是軍統骨幹,其他成員包括青幫流氓、無業遊民和部分青年學生。
上海失守後,國民黨軍主力全部撤退,這支部隊被日軍幾乎摧毀殆盡。戴笠逃到後方,在長沙重新建立起忠義救國軍武裝。
極盛時共有3個縱隊、9個團,號稱10萬大軍,實際人數大約在1萬以上。
極盛時共有3個縱隊、9個團,號稱10萬大軍,實際人數大約在1萬以上。
抗戰時期忠義救國軍挺進東南敵佔區,和日軍、汪偽進行了有限度的戰鬥,但成果廖廖,既沒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也未能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和中共領導的敵後遊擊戰不啻天壤之別。
而且這支部隊秉承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不斷與新四軍為難,甚至兵戎相見,幹出很多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名雖忠義救國,實則既不忠於民族、也對抗日同袍無義。
抗戰勝利後,忠義救國軍大約有2萬多人。繼續維持忠義救國軍的名義,已然沒能政治旗號。如果繼續維持現狀,極有可能被陳誠兼併,統編到正規軍序列。
陳誠權欲極強,不亞於戴笠。以他的手段和地位,早晚能幹得出來。
戴笠歷來是吃東西渣都不吐的,哪能把自己的肉割給別人。
但怎麼向蔣介石提呢?想來想去,戴笠在交通警察上找到了突破口。
他向蔣介石建議說,當前匪患不已,全國交通幹線無人看管,建議專設一支交警總隊,負責保護各交通路線安全。
警員也不用蔣介石另行撥付,可以將中美合作所編練的教導營、忠義救國軍等武裝人員改編過來。
蔣介石當然知道戴笠這是在耍花槍,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掌握一支武裝力量。
但他沒有繼續駁戴笠的面子,怎麼說也是一個派系的大佬,過於打壓不太好。而且這個交警總隊在政治、軍事上都不怎麼重要,和國民黨正規軍固然沒資格一個鍋裏搶食,連員警總署這種國家正規機關也沒法比。一旦“剿匪勘亂”大業完成,交通無憂,隨時都能撤銷交警總隊的編制。
蔣介石終於同意。
戴笠便歡天喜地的著手組建。
交警總隊於1946年3月1日正式成立,下設18個總隊,每隊人數略等於正規軍一個團,總人數達6.44萬人。
按戴笠的設想,這支武裝將同當初宋子文的稅警總隊一樣,在戰爭中逐漸擴大勢力,甚至有可能打造出來一兩支主力軍,像新一軍那樣。以後若真的老頭子咽了氣,他也能以這支武裝為基礎,過過一方實力大佬的癮。
這個想法未免過於狂妄,真實體現了戴笠敢想敢幹、邪到深處敢欺正的西毒式風格。
不過沒等他付諸實施,半個月後一聲巨響,戴笠的肉身在失事飛機的巨大火焰中化為焦炭……
那麼他一手建起來的交警總隊命運如何呢?
戴笠的設想儘管狂妄,但並不完全是空想。隨著國民黨正規軍不斷被解放軍殲滅,蔣介石果然把交警總隊拉上內戰戰場,並進行了擴編。
交警總隊相比一般國民黨軍有一定優勢,其校、尉級軍官大多出身中央軍校、警校及諸特訓班、遊幹班。警員文化較高,一般有高小程度,受過特種技術教練。交警裝備美械自動武器,機動快速,又擅長情報、電訊、策反。還與幫會、地方土豪有不少關係,糧彈補給比較充足。
但一到實際戰鬥層面,交警總隊訓練少、作戰經驗不足的缺點立時顯現,畢竟不是職業軍人,臨時湊起來拿著槍瞎糊弄可以,一到戰場上就露怯。大批交警部隊都逃脫不了被消滅的命運。
交警各部隊中,最早覆滅的是熊劍東指揮的交警第7總隊。這支部隊的成員多是原汪偽上海市政府的稅警,幾乎沒有與正規軍作戰的經驗,在1946年8月被粟裕部殲滅於蘇北地區,熊劍東陣亡。
1948年夏,交警第5、第8總隊在冀東地區被殲滅,交警榆津護路司令湯毅被俘虜。
1949年5月,交警第1總隊在南逃福建途中,於浙南永嘉甌海被浙南遊擊縱隊伏擊殲滅。
1949年春,交警第9總隊在奉化擔任蔣介石父子警衛,後退舟山群島,駐防桃花島。
10月18日夜,解放軍第21軍以步兵第183團加強第182團的1個營渡海突襲,至19日,除192人逃脫外,副總隊長薑溢三以下被殲滅。
在解放軍的強大打擊下,也有部分交警部隊投誠起義。1948年,東北“剿總”將進駐東北的一部分交警部隊擴編為暫編第52師,原交警總隊長李嵩為師長,加入第六十軍的作戰序列。李嵩驕狂無比,師裏一切人事任命全由自己說了算,不向曾澤生通氣。
六十軍在長春起義的前夜,曾澤生軍長以開會為名,將李嵩及所部3個團長扣押,迫令該師隨同其他部隊一起出長春接受改編。在四川成渝一線的交警3個總隊(總隊長分別是陳再生、餘越、阮祖國),當1949年11月至12月間劉鄧大軍及賀龍部入川,自己走投無路時,或逃散或被迫隨其他國民黨部隊一起起義。
交警總隊後來隨蔣介石逃到寶島者,十只餘一,僅剩6000餘人。蔣介石當即撤銷了交警總隊的番號,將這6000多人打散分配到陸軍,少量軍官分到各個政府部門。戴笠這點“骨血”就此消亡。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