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6 12:04:45瀏覽2298|回應0|推薦7 | |
最近偶然翻閱《論語》,看到一則很醒目的孔子名言: 巧言令色,鮮矣仁! 突然興起和以往大不相同的感受,覺得孔子對待人生未免太嚴肅沈重了些。 言詞動聽,容色和悅,這種人少有良心道德! 孔子大概認為良心道德是源自真誠無偽的本性,與人交往應該真誠直率,自然表現,不假辭色才是,至於巧言令色則應該是虛偽奸詐,暗懷鬼胎了。對照《論語》另外兩條: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 子曰:「巧言亂德。」(衛靈公) 可以更清楚看出孔子是很痛恨、很不齒這種巧言令色的小人了。 巧言令色的相反是危言正色,危言是孔子說的,他說:「邦有道,危言危行」(憲問),危,直也。危言就是直言,不昧良心說話也。可咱們都知道,說與做是兩回事,理論與實際不能混為一談。孔子天真,孔子不做小人,他志在天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可是卻處處碰壁,最後只能黯然興嘆「不如歸去」。為什麼孔聖人在當時的中國不吃香呢?理由不少,一時也說不清,阿Q只能在此挑出一個簡單易懂的答案,那就是孔子不做小人,孔子不屑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若從嚴肅的觀點看,的確是有道德瑕疵,不應該是君子行徑,但也不是罪不可赦的大惡。畢竟這個世界小人多,君子少,世俗人心喜歡聽動聽順耳的話,愛看和悅順從的臉色,有多少人會喜歡聽你說他不喜歡聽的話,看你擺出他不喜歡看的臭臉色呢? 明人陸紹珩《醉古堂劍掃‧醒部》中有一條說: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說真的,這個社會不能沒有巧言令色,舉個例子:前一陣子,總統馬英九提名王建瑄做監察院院長,但之前必須先通過半數以上立法委員的允准才能生效。王建瑄素有「王聖人」封號,起初他在電視機前亮相時不給立法委員好臉色看,還義正辭嚴說:「監察院的委員一個都不會去拜票請託。」結果惹惱了立法委員,連前監察院院長王作榮都看不下去,跳出來罵他說「不通人情世故,自炫清高」。最後王聖人被逼得只好不得不親自赴立法院拜會,虛與委蛇的巧言令色一下。為何說王聖人不得不巧言令色?因為他是「有求於人」,他還是很在乎院長這個名位,想幹幾件轟轟烈烈的大案子,要不,他大可不甩你啊,對不? 凡「有求於人」的,就得巧言令色不可,推銷員對客戶推銷商品、保險,不能不巧言令色,這是為生活所逼;屬下對上司巧言令色,這是要保住飯碗;男人對女人巧言令色,這是想要得到她,而女人也喜歡男人來這一套;夫妻之間巧言令色,這是為了閨房情趣或者要穩固愛情;至於兒女們對父母親巧言令色當然也是一種孝道表現,這種巧言令色可說是是最難能可貴了【註】。 巧言令色未必不好,《唐語林‧卷一‧言語》載: 太宗止一樹下,頗嘉之。宇文士及從而頌美之,不容於口。帝正色曰:「魏徵常勸我遠佞人。我不悟佞人為誰,竟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叩頭謝曰:「南衙群官,面折廷爭,陛下常不能舉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順從,陛下雖貴為天子,亦何聊乎?」意復解。 故事是說:唐太宗棲止在一棵樹下休息,見這棵樹長得挺俊的,便讚歎了幾句。隨行的宇文士及見狀也跟著湊趣,對這棵樹讚不絕口。太宗扳起嚴正的面孔說:「魏徵經常勸我遠離巧言諂媚的小人,我不曉得他說的是誰,起初懷疑是說你而不敢確定,現在終於肯定是你了。」宇文士及慌忙叩頭謝罪說:「那些御使們在朝廷上公然冒犯陛下的尊嚴據理直諫,害您經常羞愧的抬不起頭來。現在臣有幸陪侍在陛下身邊,臣若不稍微順從迎合陛下的心意,那麼陛下雖然貴為天子,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太宗聽完,覺得宇文士及說的歪理頗為受用,於是平復不悅的臉色。 君臣間的對答機趣橫生,妙不可言。面對皇帝嚴厲的指責,宇文士及機智的發揮巧言如簧的本事,化解一場即將來臨的風暴,轉危為安,誰說小人的巧言令色不可取? 在小人當道的亂世,唯有巧言令色才是保命安身的良方,你當然可以危言正色,假若你命好得像魏徵遇到唐太宗,或者你有權有勢,否則危言正色的後果必將不得人緣,下場會死得很難看。讀者諸君以為然否?(阿Q)
【註】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見《論語‧為政》意思是說:「對父母親隨時保持和悅順從的臉色和態度最難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