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秋有多長
2014/05/30 21:37:24瀏覽742|回應0|推薦0

有朋友來訊問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九個月,對嗎?
我說:也可以這樣說。
又問:三秋,是三年?還是九個月?
我說:文學這東西不是科學,說一不是一,說二不是二,隨你高興怎麼說都可以啦。

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原詩怎麼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首詩出自《詩經‧王風》〈采葛〉篇,共三章,章三句,內容簡短很容易懂。三章只不過重複的說詩人所思念的那個女子出外採集植物去了,一日見不到她,心裡就 覺得十分難過受不了,他用一個簡單的時間做比喻,來強調這種非常難過非常受不了的感覺。每章僅僅三句話,短短三章就結束了,讀起來顯得有點突兀,好像欠缺 具體內容,根本談不上基本的「起、承、轉、結」的要求,因為通常一首詩,起碼需要四句話才能表達一個完整清楚的概念的。

但民歌的作者不見得是個有意要作詩的人,他唱歌的用意只是想宣洩心中的感情而已,唱完就算了,哪會意識到他唱的歌詞是否合乎詩的形式或種種條件要求呢?唐玄宗朝,祖詠應進士第,試帖詩的題目是「終南望餘雪」。按應考規則,試帖詩要湊足六韻十二句,可祖詠僅寫四句就交卷了,原詩是: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人家問他為何只寫四句?答曰:「意足」。〈采葛〉的作者也應是如此,他覺得唱這三句可以興盡意足,便反覆唱這三句,哪會在乎別人的感覺呢?

採集植物是古代女性的日常工作,所以本篇應是男子思念所愛女子的情歌。「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耳熟能詳的佳句,比喻雖然抽象,但對曾經有過刻骨銘心的戀愛經驗的男女來說,真是說得再貼切也不過了,蓋兩情繾綣時,便恨「春宵苦短」;黯然分手後,則怨「度日如年」也。

葛,取其纖維可以織布,生長期三個月,故歌詞說「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蕭,牛尾蒿,有香氣,可供採食和祭祀用,蕭必須待秋方可採食,故歌詞說「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艾,可供食用和驅邪治病,是中醫針灸不可缺少的藥材。孟子說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草是長得愈久愈好,最久者可至三年,故歌詞說「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此詩篇幅短,語意淺明,本無詩味可言,但因各章都有兩個「兮」字的語辭作陪襯,吟誦起來,味道就不一樣了,值得注意。

簡略欣賞分析完這首詩後,再回到最先提出的問題:三秋有多長?

第 一章說「三月」,第二章說「三秋」,第三章說「三歲」,顯然有時序推移,愈來愈久,愈來愈令人難以忍受,愈來愈令人痛苦的暗示在焉。「三月」可以直解為三 個月,三個月長不長呢?很長啊!一天看不到她,感覺好像經過漫長三個月沒法見到她一樣,苦不苦呢?苦哇!比照第二章的「三秋」,「三月」也可以解釋成「三 春」,春天的第三個月,也就是暮春,像唐‧岑參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從正月初春到暮春,時間也是整整三個月。三春也可以說成三年,如晉‧陸機詩:「遊跨三春,情固三秋。」但那是以後的事了,本詩原文是說「三月」呢,別推太遠去,直解就好!

「三秋」呢?秋天的第三個月,晚秋九月也。 唐‧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從正月初春到九月暮秋,也是整整經過九個月,所以把「三秋」說成是九個月也是可以的。三秋比照三春,當然也可以說成是三年,但那也是以後的事了,從時序推移由短而長的軌跡看,三秋鐵定比三春的時間長,是可以肯定。

第三章「三歲」就是三年,但「三」在中國文學表達上往往不是指單純的數字三而已,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裡的三是指多數人,讀者切忌看死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90243&aid=1376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