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荊州在三國演義中 故事頗為曲折動人 其中所蘊涵的深潛謀略思維更是精緻趣味 是喜好三國者不可放過的情節 借荊州嚴格說來 有三個層面 一般都著重在劉備借荊州 其實還有劉表的借荊州(借與)和孫權的借荊州(借與) 故事的思考空間很大 我們先來看看劉表的借荊州和孫權的借荊州 劉表為什麼要迎劉備入荊州 借予荊州呢? 原因是因為他自知不敵曹操 與其被異姓的曹操併吞 不如寄望於與自己同姓宗親的劉備 可以同心放心共抵外侮 心裡盤算的是 劉備心會在漢 不會在曹 其次認為就算政權要交出去 交給劉備對自己也比較有利 至少劉備要入主荊州仍需他劉表地盤上勢力的支持 量他劉備也不會作絕 會善待他及同宗家族舊屬 再說只要能暫時保住荊州 使荊州不落入曹操手中 將來還是可以伺機從劉備手中拿回來 這是劉表借荊州以圖存的策略 而孫權的借荊州呢? 孫權 魯肅在赤壁之戰後為什麼甘心讓劉備吃紅 讓劉備說借荊州就借荊州 不敢跟劉備真翻臉呢? 其實背後也是隱藏著暫寄著可代為保管的策略 因為赤壁戰後 孫權如果要向劉備強取荊州 便要與劉備決裂 這一來便是兩面受敵 若北曹操再南下 東吳亡矣 屆時就算從劉備手中取得荊州 荊州也保不住 不如暫寄放在劉備處 借劉備之手保住它 對自己有利 換句話說 孫權盤算的是借力託管策略 因為荊州暫寄在劉備處 就可借劉備之力防止荊州淪落曹操手中 一來可用劉備為東吳建造了一座擋火牆 二來屆時要拿回荊州 從劉備手中拿回 也會比從曹操手中容易 這是孫權借荊州的策略思維 現在回頭再來看主政者急切的二次金改 為何非要將金控家數減半? 將公營轉入民營 為何獨厚吳辜蔡家? 政策的形成早已備受質疑 這裡我們真不希望主政者心中所盤算的恰是借荊州的遊戲 其一主政者若是為了2008年政權可能再度輪替 為避免屆時國家金融財政主導權又被國民黨拿回去 而使用孫權的借荊州策略 那麼私心用盡 應受公議 其二若是為了金留台灣 企業根留台灣 防止金流大陸之後台灣掏空 執政者使用劉表的借荊州策略 欲迎劉備以保荊州 我們認為這雖有深思但卻欠熟慮 這開創性不足 策略成熟度也不夠 賭注下得太大 對吳辜蔡家也太過沉重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吳辜蔡的命根都深長於台灣 都與台灣的感情深厚 我們也相信他們都會根留台灣 但我們台灣人民當前所要求予國家施政的 絕不只是要求政府設法要讓企業金留台灣 根留台灣而已 相信包括吳辜蔡三大家族在內的台灣本土企業也不會僅作如是想 大家都有向外 往大陸新興廣大市場發展 有更往前發展的目標 就像借荊州一事 劉表 劉備 與孫權個自的目標和盤算也都不一樣 劉備的借荊州 難道他心中只有<借>一個字就會完足了嗎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