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復活 拖爾斯泰 導讀感言
2009/02/07 18:09:13瀏覽626|回應0|推薦0

復活   拖爾斯泰  導讀感言     台中大墩寫作讀書會 林慶玉

本書為寫實藝術小說書中充滿自傳成分,男主人公聶赫留朵夫為作者代言人,表達對生命意義、人性尊嚴與道德的關懷,拖氏精微的觀察力與寫作技巧,專注於每位角色的人性思維,托翁是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者,然而本書的起始與結尾都引述了新約聖經的章節,可見托翁主張道德在法律之上,而聖經裡的律法又在道德之上。

拖氏父母都是顯赫貴族,彼得大帝旁的大臣戈洛文的兩個女兒,一個是普希金的外曾祖母,一個是拖氏的外曾祖母可謂家世淵博。托翁三歲母歿九歲父逝由姑媽撫養長大,十三歲去喀山接受正式教育,大學初選東方學系一年多轉至法律系,博攬群書交遊廣闊生活放蕩,但對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的著作很有興趣如伏爾泰盧梭的作品,其思想深受影響。

1852年發表作品童年、少年、青年自傳三部曲,在「現代人」雜誌,此雜誌為普希金所創辦。1869年出版「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史詩敘述四個大家族的故事,當時其內心不斷思索好像迷失方向不斷在摸索。後又出版「安娜卡列莉娜」拖氏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其內心仍然掙扎著生活是多麼荒謬,自己的藝術成就面對死亡是多麼沒有意義。後來更覺得上兩部書為藝術垃圾。

俄國大飢荒使拖氏成為社會運動家,俄國整個文化的大背景,東西方定位的矛盾及社會結構上下層的矛盾,有人把這個十字架歸構成俄國向前進的一個沈重的包袱。

拖氏是虔誠的基督徒但與教會關係惡劣,深刻自省的意識他總是不斷的審視自己,十九歲開始寫日記至死方休,當時拖氏對西歐資本文明謝謝

深感失望,從而養成對下層人民的同情和對國家民族的憂慮。拖氏文學作品思想是生命與環境撞擊而成,若想分析「復活」需以內容思想配合當時社會背景,如社會制度的腐敗、農奴的解放、政教合一的矛盾,及其教育與家族歷史,俾能凸顯其思想之特色。

透過「復活」人物拖氏是揭發者、抗議者甚至是社會批評家。「復活」正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心路歷程為刻劃的重點,男主人公的道德覺醒至最後的自我犧牲佔了前半部的情節,後半部以女主人公的心靈轉變,寬恕與道德的昇華達到本書思想的最高境界。書中每個角色個性自然天成且刻畫鉅細靡遺,心靈順勢變化令人深思探究。聶赫留朵夫的懺悔、矛盾、徬徨最後投向宗教,明顯的反映了拖氏內心善、惡、愛、恨的矛盾與對抗,最終寄望予愛的宗教成為個人靈魂的淨化乃至社會國家的救贖唯一的出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uli419&aid=262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