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4 14:15:06瀏覽147998|回應0|推薦1 | |
(圖片摘自Lifebox ) 血氧飽和度的監測(Pulse oximetry即SPO2),是一種普遍被接受可以反映呼吸狀態的指標。 可見它在臨床醫學(麻醉、手術安全、加護醫學領域)的定位,就是低血氧狀態的早期診斷,且已經成為一般常識。 講到病安的進步,相信會有很多人聯想到,近年推廣手術安全的國際趨勢(WHO Safe Surgical Checklist),然後比較有歷史概念的人,應該就會想起發明這個Checklist的Atul Gawande醫師。 他所任職的Brigham Woman's Hospital,及任教的哈佛公衛學院,格主在不久前才知道:原來在這些組織及WHO、WFSA(世界麻醉學會)、AAGBI(英國愛爾蘭麻醉學會),及血氧監測儀的製造商Lifebox的共同計劃下,他們推出了一個為貧困國家,購置超廉價Pulse Oximeter的全球性公益募款活動(Global Pulse Oximetry Project)。 Lifebox可以用全球最低價(每部250美金)的條件,請善心人士捐款認購,再轉送給第三世界中,特別缺乏醫療資源的國家。 WHO推估,每年全球有3,150萬人是在沒有監測SPO2的狀況下,冒著危險完成手術的,因為專家認為同樣是人嘛,應該幫助他們提升手術安全! 所以這個大動作,就是要讓他們至少有Pulse Oximeter(Lifebox廠牌)可以用,目前已達目標值的多少並不清楚,但相信還會持續一陣子,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而反正他們的口號也是"Saving Lives Through Safe Surgery"。 由此可見「監測血氧」,是世界公認首要的安全目標之一。 有名的賓州病安團體(Pennsylvania Patient Safety Authority),曾在2005年報導一篇1994年的調查報告,內容强調有多達97%的內外科醫護人員,並不暸解血氧監測儀的原理與特性,包括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量測出來的數據。 不知今日的眾多國內使用者當中,有多少百分比可能掉入解讀錯誤的陷阱(Pitfall)而誤判病情。 格主最近在病安訪查時,依照今年的共識,特別用心看術後病人在恢復室的照護品質。這通常從術後的Debriefing開始,直到病人有符合Discharge criteria且被Sign Out為止,當然也包括硬體設備。 有些小醫院在開刀房上全身麻醉時,有監測SPO2,但卻被收容到沒有Pulse Oximeter的一般病房等待自然醒,去年就有因此而喪命的犧牲者。 這樣的照護品質與前述的貧困國家並沒有兩樣,在台灣應該是不能被接受的!但仍有醫院竟然未達標準~!! 格主也發現,有幾家醫院的恢復室Discharge Criteria,並未訂定SPO2的評分標準,這可能是對已經沿用多年的古早味評估表習慣又滿意,或不知有把SPO2納入評估項目的更新更理想的版本(Aldrete Score)。 其實這個較新的版本不僅是在美國,甚至在世界各國都已流行快20年了。既然有實際在使用血氧監測儀,為何不依照Aldrete提倡的評分法,更確實地掌握病人狀況?也是令人有點兒不解。 以下是希望臨床照護者在使用上,及解讀SPO2這個數據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1、裝上感應器(sensor)後,要等20-30秒才能相信是真正的數據 2、SPO2的感應器通常是挾在手指,亦可挾在腳指頭或耳垂部 3、避免在使用止血帶、壓脈帶或打點滴的同側手指監測SPO2 4、SPO2可能受電刀(ESU)或MRI的干擾 5、剛抽煙或一氧化碳中毒者的SPO2值比實際(SaO2)高 6、其他可能讓SPO2出現異常值的情形包括: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低血壓、低體溫)、身體激烈抖動、發抖、周圍有強光如陽光,嚴重貧血(可能呈現正常值)、異常血紅素、血管內注入色素製劑、指甲變形、塗指甲油(彩繪) 7、嚴重呼吸困難的病人也可能SPO2正常 8、相反地,沒有前述異常狀態的病人,也有可能出現低值 9、國外文獻曾有多起不同程度的手指皮膚灼傷事件發生於成人與幼兒 總而言之, SPO2的正常範圍大概是96-99%,有個人差異,如果低於90%或從平常值下降3-4%以上,就要懷疑「低血氧」的存在。 因為血氧監測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醫療處置之一,也是手術安全把關的其中一項,希望所有醫護(含開刀房外面)的使用者,對它都能有進一步瞭解,千萬不能單靠SPO2就論斷病人狀況,整體的評估尤其重要。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