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8 00:06:09瀏覽2905|回應3|推薦25 | |
毫無疑問,金溥聰將控告宋楚瑜的案子予以撤銷,這是應該的! 在此同時,「馬宋會」即使在吳伯雄的穿針引線之下,仍無法順利碰面,這也是應該的! 時至今日,當宋楚瑜最後「如何參選」的決定在呼之欲出之際,沒有人能夠否認,此刻「藍營」的故事精采好看、即使拖戲,當中不少倒也還繼續扣人心弦。 與其說宋楚瑜今後可能將「分蝕藍營票倉」又如何如何的,倒不如看看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光因為宋楚瑜,是「多麼的不去看綠營及小英的各種動態」! 然後於是所有人都在等著看馬英九,等著看馬英九的反應! 看馬英九拜訪農民時談農業政策,會不會順道冷不妨的提及宋楚瑜?雖然最後馬英九還是只吃了農民的水果,秀了一下政府的關切。 殊不知,真正在選舉這段期間,餵給馬英九「維他命C」的不是農民或別人,而正是那橘營的宋楚瑜! 台灣的政治狀態一向「真、善」難分,唯有當下的「人氣、目光」是真;以及能否持續到投票日的最後時分。 宋楚瑜對保持藍營血液溫度的「卓越貢獻」就在這個份兒上!藍營每次若選輸,都是因為選情冷、沒人有興趣!單單這一點,就值得為馬英九想盡宣傳手法仍沒啥搞頭的金溥聰,酌予低頭示好了。 畢竟在這個局面上,連「三立、民視、自由時報」三大綠色媒體巨頭,都「不得不多報導宋楚瑜」!而這自然在整個社會輿論上的關切重心,擠壓到了蔡英文的曝光空間。 「綠營大團結」這是多麼美的畫面啊!又是一起出席,又是一起打鼓什麼的! 但這也多麼「無趣」啊?最近為了猜猜蔡英文的副手可能是誰,又有媒體忍不住去找了找比較有趣,修容變美了,且話裡常帶飛彈威力的呂秀蓮了! 而馬英九野因為宋楚瑜可能參選,在整起事件上依然保有個絕對的「戰略高位」,馬宋談不談?見不見?始終留有懸念,卻也真正徹底達到了「聲東擊西」的成效哩! 這當然不是宋楚瑜的初衷。 他過去大內高手的城腑再深遠,也難有這種熟悉這個世代媒體擴散法則的複式「陰陽棋盤」的雙重佈局。 但這就是台灣的政治情勢!以及影響台灣政情諸如「媒體輿論」本身,在所有對於政治人物的「觀察」與「參與」之間,會出現某種「被迫追蹤報導」的奇妙誤區,成為「不可抗拒的可操縱性」! 因為追根究柢起來,對於媒體而言,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人這「雙英」都是相對來說「極其無趣」的政治人物! 連「三立」或「民視」,也都很煩惱該怎麼把蔡英文弄得更有吸引力。 理性上,我們雖然不應該把選「總統」這個大位角色,太多笑談視之;但台灣得總統選舉本身,早就已經是一種「以感性統整所有印象與意向」的行為狀態了。 「雙英」到處啪啪走,兩人所有的行程、發言、以及互動,完全就是「樂高積木」的刻板方正,完全缺乏「芭比與肯尼」的線條與故事。 相較之下,憑空加入戰局的宋楚瑜,是如此的「豐富多汁」! 他將會是藍營的「功臣或罪人」?是自己生涯的「錯過或補償」?是「刻意攪局或舍我其誰」? 這當中因為宋楚瑜,讓整個藍營的選情,變得充滿各種精采的「懸念與層次」!如同一鍋清淡待滾的湯,突然加入了一匙高鮮的昆布鹹味。 儘管很多評論員不斷的批判宋楚瑜,但他們應該也明白,若非「宋楚瑜參選」這個話題引爆,所有藍綠政論節目已經等同「米缸空空」的討論題目,哪裡可以又翻騰出種種的話題、分析及預測哩! 宋楚瑜說他還在考慮,立刻有人批評他「惺惺作態」。 其實從宋楚瑜或橘營方面,並沒有真正開始調動「金脈」來為選舉布局的角度來看,老宋的參選被稱為所謂「權謀」,應該是被過度解讀了! 媒體輿論,其實也可以完全不必理會老宋才是!在早先很多事情方面,媒體也幾乎把宋楚瑜當做空氣,把親民黨徹底失憶了! 然而,這種如今竟然能夠變成「順利排擠掉蔡英文版面」的奇特結果,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時半晌也很難說清。 若非老宋真的這次有心,連李敖也都談好要一起「以橘入局」!倘若只是批評者所謂的「不甘寂寞」,也應該無法有這般震動四方的成效吧! 老宋彼時的沉寂,幾乎一度已經快要被輿論「掃進」台灣政治史的餘燼了! 但政治的「因果」不到蓋棺論定之前,終究只有俯仰於天地人心之間,當事人自己投注一切,去取得最終的驗證!而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輿論的追逐與推論,都將最終被證明成風過樹梢的沙沙之響;一切成敗過咎,只關乎當事人自身所望。 老宋若能到花蓮我故鄉參選也不錯!我也樂觀其成他能順利當選。 實在是立法院這些年,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與作為,始終在那藍、綠兩黨的「互相較勁」與「利益派系」的中間折騰,真的太沒意思了! 倘若宋楚瑜能夠當選立委,以另一個民代的身分「喉舌問政」,說不定有機會為立法院,帶來一些所謂「關心國事」的「復古風格」! 坦白說,這些年來,藍色的執政風格表現,尤其官員們經常很「弱智」;至於綠色的在野風格,則也一如過往,經常很「無知」! 「橘子」一般來說,或許有豐富的維他命C。除了此刻給馬英久服用,或許或多或少,可以稍微期待一下為台灣政壇,來點不同政治口感的新口味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