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2 01:05:01瀏覽3401|回應5|推薦27 | |
我不吃牛排,但在台北火車站二樓的九五牛排屋前,看到這小子把幾箱幾箱的麵條送過來時,我忍不住多看幾眼。 我這種四十多歲的人走到哪,都是在偷瞄著「青春滋味」的怪叔叔年紀。 台北火車站是年輕人滿坑滿谷、到處出沒的集散地。 一般人或許總是先看到那些迎面走來的年輕消費者,一身從頭到腳的外型打扮,張望著流行購物的周遭;但我自己更喜歡看的,是這一些辛勤的年輕人,他們「青春+努力」的工作背影。 直到他轉過身來,我的目光立刻被他的臂上「刺青」給攫走! 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說要「紋身刺青」,想必我一定是比「趙樹海」還更要老古板的叨念不休。 但看到這個年輕人,以及他在手臂上的這三枚刺青圖案,我的老人嘮叨,瞬間為之語塞! 不懂的人,只會當作這是一批很酷的圖案。然而,這三枚古印度的梵字所代表的,其實是三尊佛,或者三位菩薩。 我請他給我拍張照片,並且問他:「你知道這些圖案的意思嗎?」 他笑著點點頭。 其實我真正被觸動的,是現今年輕人的「文化審美」狀態。 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所謂古印度神聖的「種子字」,在某個人身上以弔詭的刺青方式出現,是在很多很多年前,當時我在希臘旅行。 在某一個異國的街角,遇見了某一位全身充滿流浪氣味,雙臂全身也都是各種刺青的金髮年輕背包客,我這種保守的東方客,心中是一種同情又敬畏的心情。 當時金髮年輕人在他全身刺滿的圖案中,整片延伸到背頸上,然後可以看見一個「」字! 毫無疑問的,那是他在全世界各地旅行接觸的多元文化中,蒐集來的戰利品。 如同上古時代岩壁上的繪畫,大多充滿神秘的信仰氣氛。年輕軀體上一旦成為一片岩壁或畫布,經過每一次椎心疼痛的刻鏤過程,每一個圖案便展現了一個如同信仰般堅實的意念。 這也讓人不禁思考起,每個時代年輕人總有不同的「審美意識」與「美學符號」。 當「刺青」成為全世界的年輕同儕之間,如今經常可見的「自我表達」方式;身為長輩,與其為了刺青的叛逆行為在跳腳,倒不如反推從刺青的意識抉擇,去瞭解年輕孩子他們所處的身心時空位置,以及他們對於內在自我與未來方向,是如何充滿著張望與不安。 年輕人的「刺青」,有時幾乎等同出家人頭頂的「香疤」,兩者歷經了同樣的疼痛,差別只在「叛逆」與「莊嚴」的對待而已。 一旦遮住了刺青,這名年輕人,顯然並沒有刻意炫耀自己的外觀與氣質。 他染燙成酥髮的色澤與層次,頂多只能閱讀到,時下一般年輕人代表著「不馴」的無聲音調。 可以想像,他其實也可以去選擇那些充滿「弧度與對稱」的幾何圖形刺青,或者許多動物及圖騰的造型才很流行。但難以想像的,是他如何最終竟然選擇這些「莊嚴」的佛教符號,似保守又似囂張的,這麼大大的直接刺在左手臂上呢! 只能說,顯然這裡有一些,年輕人他自己微笑不語的「秘密」呢! 他是為了保佑自己?是為了激勵自己?是為了許願或還願?還是為了懺悔或贖罪?還是就只是希望在每一次不經意彎起手臂之際,提醒著自己面對未來人生,一定要更勇敢也更有力? 事實上佛教的修行中,一旦進入超越物理層次,進入心念的「秘密修行」,有時確實會以這種「種子字」來替代一種具體形象的觀察,用來幫助修行人超越對於「形色」的誤解與執著,並且專注集中力量。 如同中文漢字的象形化,被視為除了「音」的共鳴之外,更有「義」的解析之力。這些古印度的悉曇字體,也在修行上被視為充滿「秘密與穿越」的力量所在。 毫無疑問的,顯然這名看似桀傲不馴的年輕人,至少在「宗教文化」這方面的鑽研或興趣,比許多整天求神問卜的無知大人們,還更有「程度與品味」呢! 他把三尊菩薩,大咧咧的刺紋在細瘦的手臂上。 很尷尬,這卻是信佛多年的我,做不到的。 不是很保守的略略小小的刺三個小字,而是大大的三個大字。 三個悉曇字在他的手臂上長存皮膚與眼底,充滿著「叛逆與莊嚴的美感」,陪著他彎著腰、搬著麵,繼續神情十分認真的打著工。 我確實必須承認,我已經無法掌握這種青春滋味透過刺痛,所完成的是一種無論是「自我超越」或者「自我淪溺」。 但不知怎的,看著年輕人他淡定溫和又自信的眼神,讓人還真的願意去感覺或祝福,在那三枚悉曇字的深處,確實有某些我們外人或大人們,所直覺的某種「叛逆」之外,更有著讓人無法猜測或想像的一些「神聖與莊嚴,勇敢與堅持」!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