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8 12:11:28瀏覽1122|回應4|推薦11 | |
一早開始閱讀的台灣新聞中,「消費券」應該是讀來最讓人悲欣交集的! 台灣聯合報網站從十一點的即時新聞,就有大量的報導上線,同時還有許多從基層民眾、中低收入族群的側寫角度。 尤其是從發放單位所提供,各種基層民眾的詢問案例中,才更讓人看見這筆錢對弱勢邊緣族群的何等幫助,讀來令人感動又鼻酸。 而剛剛在比較過各家報紙網站的即時新聞中,聯合報網站在這一個政策落實的報導,確實提供了更多屬於政治人物、社會大眾及人們真實的反應。 看來有準備、有策劃過的喔!(有點選情報導的感覺~) 而即使遠在海外,我母親也早已經準備好要拎著我的身份證,到投票所代為領取。她揚言要直接將消費券轉嫁成一份「刺激孝道」的表現。 至於線上正聊天的高中同學,剛剛時間一到,也即刻嚷嚷「見券忘友」要趕往領取;比起「藍綠對陣」選舉投票時的態度,還要熱絡。 三千六百元台幣的消費券在近距離的貼身反應,讓人從悲欣交集,到哭笑不得。 「消費券」在台灣整個復甦或刺激景氣的作用中,有許多支持與反對、贊成與保留、微觀與鉅觀的分析角度。 我的大學同學知名財經專家沈雲驄之前一段很精彩的評論文章中,很就清楚的指出,消費券不應該是一個結構性的政策思路甚至態度。 儘管如此,當消費券從今天一早開始,全台灣動員開始「發放」與「領取」,看來已經有很高比例的官員與民眾都表示,願意將此捐贈給慈善單位; 當市場景氣冷縮、裁員消息此起彼落、中低收入家庭失業失學的報導不斷,而景氣生存的無情與殘酷,卻也讓人無從苛責與置喙之際,「消費券」的慷慨捐贈,先行捎來許多溫暖。 這一場透過政府預算編列,從「消費券」產生的資金能量流動,已經在真正刺激景氣活絡之前,先開始刺激了一場「人心價值的活絡」。 有許多在數字統計之外的「好東西」,已經冒出來了! 這應該是到目前看來消費券最值得、也最珍貴之處。 其實算算過去台灣各項包含「租稅減免」的措施,幾乎都是優惠到相對的「有錢人」或「企業集團」的層面。 政府作為一個社會結構中「集體意志」的中樞,眼中所見難免也是那些「企業」「法人」「單位」「組織」這種相對的集體區塊。 就算是編列社會福利或教育資源預算,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地方,很多預算其實都流失在僵化的公務程序思路,以及中央地方民代介入或地方民間組織提案瓜分的窘境。 一直鮮少有政策,是真正落實到「自然人」,特別是落實到「弱勢或邊緣族群個體」,體現一種「從底層向上」的政策思路。 這次台灣「消費券」在施政上完成了一如「投票權」的權利與資源的平等,直達源頭。 而直接套用並動員「投開票所」的發放機制,這是我認為最有趣的一點。 台灣過去每年經常性的選舉,擾動社會人心的穩定,實在很惹人厭。 但這一次透過選舉行政動員的熟練運作,來發放消費券,也算是一種誤打誤撞的有效利用了! 當時在政策討論時,不知是哪一個官員率先提出的「創意靈感」,應該對他拍拍手! 既不排貧、也不排富,這種體現政策具備「平等性」的價值,果然真正觸動人心。 對有錢人來說的這筆「櫻桃小錢」,何妨直接捐給此刻因為景氣冷冽而生存困難的慈善團體。但對於貧困家庭來說,這三千六則堪稱是一筆真正眼前能夠救命度日的「及時雨」。 「大買特買」,恰好是消費券的本意,正好能刺激消費,加速活絡產業正在結凍中的市場景況。至於「謹慎消費」也不是壞事,若依照民眾自己真正的需求購買,恰好能夠讓消費券的動能,分層且慢速的注入消費市場的資金流動結構,而不會讓消費能量在幾天內如一夜曇花。 這陣子在幾個國際財經媒體中,已經瞧見有針對台灣「消費券」小報導。 作為全世界第一個以發放「消費券」型態活絡景氣的地區,我相信從今天開始,就會成為國際間各大主要金融財經媒體的報導焦點,後續作用與效益,很值得關注討論。 有報導指出,中國大陸方面,也已經有不少經濟學者建議,不妨觀察台灣消費券的作法,或許能夠慎重參考或在局部仿效。 如今當全世界都在尋找各種突破金融風暴與景氣冷縮的出路之際,特別是當絕大部分政府,都困在針對「金融銀行、大型企業集團」的紓困注資方案而躊躇不已時,台灣的「消費券」是否會點燃某一些特別是中小規模國家的效法風潮,會不會成為此間全球經濟上屬於「台灣研發」的政策驕傲,頗值得繼續觀察。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