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於西尼羅病毒的認知
2012/10/17 21:54:27瀏覽989|回應0|推薦112

對於西尼羅病毒的認知

 

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的定義是:經由節肢動物蚊子為媒介傳染而引起之一種腦炎疾病為特徵。由於1937年在烏干達的西尼羅地區首次分離出本病毒而被命名為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也被通稱為西尼羅腦炎病毒(West Nile Encephalitis)1937年首次在烏干達的西尼羅地區,由發病的女人血液中分離到病毒,其後於1950年代的初期於埃及的病患、烏類和蚊子中有分離到本病毒的報告,之後本病便確認為是屬於黃病毒所引起,後來在非洲、中東、西亞、中亞及北美等地區也陸續爆發本病。
病  因: 本病毒是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屬於黃病毒群Flaviviridae之黃病毒屬(Flavivirus),與日本腦炎、聖路易(St. Louis)及慕累谷(Murray Valley)同屬,但其抗原特性不同。

傳播方式:蚊字是本病毒主要的傳染媒介,另外其他的吸血節肢動物如禽類的軟、硬體壁蝨也會媒介。在自然生態上,虫媒、鳥類和哺乳動物三者間形成一種循環,不斷傳播本病,由蚊子叮咬到帶有病毒的鳥類血液,然後帶病毒的蚊字再叮咬哺乳動物便造成感染。但本病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而直接感染。

感染動物:人類、馬、及綿羊會被感染。但豬和狗呈不顯性感染。兔子、老鼠和天竺鼠具有抵抗性,但實驗上的小白鼠、大頰鼠具有敏感性、而且成熟的囓齒類動物的感染會受到緊迫或免疫抑制的影響。鳥類經常感染不呈症狀反應,但是人工接種後會造成腦炎和死亡。某些種類的猴子亦會感染本病毒。感染後的動物會成為長期的病毒保毒者。

臨床症狀:人類感染後潛伏期是5~15天左右,一般都是呈輕微的感染,會有發熱、頭痛、喉嚨痛、背痛、肌肉疼痛、關節痛、疲勞、結膜炎、皮膚發疹、淋巴腺腫脹、食慾降低、反胃、腹痛、下痢和呼吸症狀等。嚴重感染者則會有明顯的頭痛、高熱、頭部堅硬、知覺喪失、昏睡、發抖、抽慉和痲痺等症狀。大多數死亡病例是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病例的死亡率大約是3~15%

病  變: 脊髓炎、肝脾腫大、肝炎胰臟炎和心肌炎等。

診  斷:

一、病毒分離:由死亡動物的腦組織及捕捉蚊子作病毒分離。

二、血清學試驗:採取腦脊髓液及血清進行ELISA和血清中和抗體試驗。三、採取死亡動物的腦組織,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增幅病核酸,然後定序其基因同定之。
防  治:

 
防:目前沒有疫苗可供為預防西尼羅腦炎的發生,但是可以使用下列方式來降低再度被感染的危險性,避免在拂曉或黃昏時外出被蚊子叮咬而被感染。確實作好門窗緊閉及紗窗不能有空隙以防蚊子進入屋裏,如果有外出時必須穿長袖衣服及長褲,或在衣服上噴驅虫劑防止蚊子叮咬。對於空罐子或廢輪胎等器物不要有積水,防止蚊子的繁殖。使用驅蟲劑或殺蟲劑殺滅蚊子的幼蟲或成蟲對感染媒介作監控如美國衛生疾病管制局的方式(如附件二及三)。

 治 療:目前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於較嚴重的病歷可以使用支持療法。


1999
年美國對脊椎動物感染的報告:西尼羅病毒在成蚊吸血期間,會繼續傳染給脊椎動物,其中感染的成蚊在其唾液線中帶有病毒,在吸血的時候感染給其他易感性鳥類。

鳥:超過190個鳥標本(大多數是美國麻雀)已分離病毒並測定為陽性,以RT-PCR判定在美國至少有20種本土鳥感染到西尼羅病毒,且在1999年的以色利也有感染西尼羅病毒的報告。人去處理已感染鳥或死鳥,並無法被證實有感染的疑慮,當然最好避免直接空手去處理死亡動物,美國麻雀對此病毒特別敏感,而被感染的侯鳥則會因為遷移的因素,而將病毒擴散到更南方。
犬貓:西尼羅病毒對犬貓並不顯示有擴大疾病的情形,1982年南非有從犬分離到病毒的報告,在紐約市也有分離出該病毒過,然而在流行地區動物的血清卻顯示低感染率。文獻上並無人對人、動物對人傳染到西尼羅病毒之證實,該病毒是靠感染之蚊子,犬貓和人一樣是因接觸而感染,當獸醫師照顧易感性及任何病毒感染動物時,應採取正常感染控制之警覺性,犬貓也有可能吃到已感染鳥類,但不一定是因此而感染。

馬:在199910月長島(紐約)3批馬組織中證實有西尼羅病毒,在文獻上有20病例是藉由病毒分離、抗體中和來判定。美農業部和疾病管制中心調查指出在九隻死馬中有西尼羅病毒反應。馬和人一樣均由蚊子叮咬吸血感染病毒存在唾腺,文獻上無馬對馬感染之證實,假如完全可能就是馬被蚊子叮才分離到易感病毒,馬注射東方、西方馬腦炎疫苗(EEE)及委內瑞拉馬腦炎疫苗,不會對西尼羅病有保護效果,馬要多久才被感染尚不知,但以前之公佈資料建議僅在幾天做血液偵測,最後也無法證實被感染病毒,但對感染動物依獸醫標準實物治療多數馬可康復。


媒介監測:

監測蚊子數目的暴增及密集,來決定病毒的出現。節肢動物引起疾病的危險性,視蚊子所含病毒數目與傳播病毒能力而定,另外收集幼蚊與成蚊的資訊對監測措施是重要的,因幼蚊監測能提供檢查成蚊密度的資訊,並能顯示致力於杜絕蚊子來源處為目標,而成蚊的監測和病毒測試,提供了有關潛在性暴露疾病的早期預防資訊。

研究措施:
1.
在春天初期,衛生單位和其他都市局,密切收集有關蚊子潛在性的資料,並以圖表表示。

2.
四至十月,衛生單位在五個鄉鎮的七十五個以上的場所捕捉成蚊。

3.
捕捉機放置場所數目、放置頻率,依每個場所病毒出現次數而有所差異。

4.
疾病防制局依照捕捉蚊子的程序表,進行提供捕捉機(用光頻的不同和乾冰

作為引誘物)來收集蚊子,收集物將在-70凍存,做計數和鑑定,並以測定

盤對節肢動物所引起的病毒(包括西尼羅病毒)做測試。
5.
如果在蚊子、鳥、人、和其他動物發現到西尼羅病毒,則擴大捕捉蚊子的措

施,並收集有關蚊子之總數目、形態、及性別(僅母蚊子擴散病毒)的資料。

蚊子的預防和控制:控制蚊子數目和由蚊子感染所得疾病的公共性保護。有很多對蚊子控制作法的意見,包括(1)減低繁殖區域,(2)生物性控制(如吃蚊魚),(3)殺虫劑控制(包括殺幼蚊及成蚊)。對控制死水區數量的減少是重要的公共教育,衛生部將於可能有幼蚊來源處及其他蚊子孳生處設置撲殺蚊子的盤子,禁止幼蚊成長為成蚊,殺幼蚊被認為對環境的影響最低的不利衝擊,且衛生部也將實際殺成蚊方式對環境潛在性健康的影響都將做監測與控制。


防治措施:

(1)   衛生單位已與疾病管制預防中心,對冬眠活動蚊活動區之確定,蚊子出現場

所之監測及測試西尼羅病毒。
(2)
衛生單位警覺到西尼羅病毒的再度發生,尤其在這最受影響的地區,應更積極擴大殺幼蚊的方法。

(3)
殺幼蚊也應用在廢水處理場、某些公園及下水道,殺幼蚊也可以依蚊子地區性、分佈數目及形態為基本資訊,擴大實施殺幼蚊將集中於四五月間,犬其大雨後將應用於整個蚊子季節。

(4)
環保單位在廢水處理廠擴大使用吃蚊魚。

(5)
執行輪胎堆置場之預先清洗計劃,尤其棄置之蚊子繁殖土地,並以這些高危險地區作為病毒再度移入的目標。


繁複控制:

斑蚊(Culexpipiens)已被證實為西尼羅病毒之帶原者,雖這種蚊子是主要控制措施之目標,這種措施也將擴展到蚊子不再顯示有傳染病的跡象為控制的目的。一種條班蚊子已顯示傳染西尼羅病毒,因此以這種對人類有強傾性叮咬的蚊子做為監測,但是對殺伊蚊屬班幼蚊才可使用,並使用大量測試蚊捕捉器以做監測。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