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4 02:57:37瀏覽4108|回應5|推薦67 | ||||
觀賞「紐約」的「熨斗大樓」 有朋友來「紐約」觀光,「阿慶」總會建議他們到第二十三街觀賞一下那一棟看起來像是熨斗的高樓,同時請他們仔細地觀察那座大樓的結構以及它的藝術外型。當然,也會告訴他們為什麼那是二十世紀初期的經典摩天大樓。 藝術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在眾多的藝術類別中,和人們生活最直接接触的莫過於建築,由個人的住所到許多的公共設施,如學校,教堂,購物中心,醫院,博物館等等。不同地區的人們有着它的地區文明特色,而且最容易表現在他的建築上。因而,到了新的地方觀光,看看當地的特色建築,常是人們旅遊的主要目的之一。 「紐約」的「曼哈頓」是一個狹長的島,除了早期開發的下城區外,大部份「曼哈頓」的道路是由南北向的十二條「大道」和東西向的近两百條的「街」所構成的街道網。有意思的是,除了這些方塊形的「街」和「道」外,有一條著名的「百老滙大道」由西北斜串到東南。在這條「百老滙大道」在和一些南北向的「大道」及東西向的「街」交會的地點,產生了許多三角形的地帶。為適應這些地帶,「曼哈頓」內的許多著名的「廣場」因它生成。比如說,「百老滙大道」和「第八大道」交會的地方有座「哥倫布廣場」;和「第七大道」交會的地方是有名的「時代廣場」;和「第六大道」交會的地方是「先驅廣場」;和「公園大道」交會的地方是「聯合廣場」等。 「百老滙大道」南伸,經過了「二十三街」和「第五大道」的交會點後,沿「第五大道」在「二十二街」和「二十三街」之間有那麼一塊尖尖的直三角形建地,它曾是當年許多建築師避之唯恐不及的歧形建地,沒想到,在二十世紀初,一位來自「支加哥」的建築師,「丹尼佰漢」(Daniel Burnham) 竟然在這塊地上蓋上了一棟建築史上的經典名作。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產生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材料,新的技術和新的材料當然也應用在建築上。工業革命之前,人們以土木石頭為材料的建築,高度有限。在十九世紀末,當人們把鋼铁應用在建築上時,樓房的高度就不再限於以土石木為主的五六層了。比如說,1899年在金融區完工的「公園排大樓〔Park Row〕」大樓,高達29層,曾是世界第一高樓,而且擁有這份名號長達二十年之久。 完工於1902年的「熨斗大樓」高達21層,在當年可說是「紐約」的另一棟摩天大樓。「熨斗大樓」不以它的樓高著名,它的成名在於它的形狀,一棟蓋在尖直三角形土地上有着熨斗形狀的摩天大樓。它獨特的形狀和地型,使這棟大樓很快地變成「紐約」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熨斗大樓」曾是「富勒建築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所以被稱為「富勒大樓 (Fuller Building) 」,不過,由於它的形狀像一個舊式的熨斗,很快地,「熨斗大樓」的稱號替代了「富勒大樓」。由於它的高度,它的頂樓曾被遊客們用來當高樓觀景台。可惜沒有幾年,它就被附近更高的樓房所替代。既使這橡,它的獨特和精美的外型仍深深地吸引着遊客。 早年由於「熨斗大樓」比鄰近地區的樓房高出太多並且形狀怪異而有着各種負面評語。有人認為它的形狀太難看,也有些人認為這棟高樓將受不了冬日由「苐五大道」和「百老匯大道」會合而來的強風。然而事實証明了這棟史上第一次用了三千六百八十噸的鋼鐵當骨架的結構,在大樓建築上是成功的,此後,這種成功的鋼鐵建築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在「紐約」中城和上城的高樓建築上。 欣賞「熨斗大樓」,「阿慶」認為要特別注重其他摩天大樓所欠缺的華麗外表,那微波面的石頭外牆,點綴着掛在牆外的或是人像雕刻,獅子的頭像,或是希腊式的人面像,加上那有着百合花飾的大牆柱,讓人想起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建築。更有意思的是,「阿慶」認為,那「熨斗大樓」的尖三角好像是正對着十數條街以外的「帝國大厦」,氣派非凡,雖然「帝國大厦」比它晚了將近三十年才建成。 「熨斗大樓」已是美國文化的一部份,它曾被用在小說及電影中。印象中,早期的大猩猩影集和幾年前的蜘蛛人電影都有它的份。 看過了「熨斗大樓」,或許是午餐或是吃點心的時侯,過街,在東北角有座「麥迪遜公園」,它的南端有個賣漢堡和淋淇琳的小木屋。這家小店的漢堡是蠻有名氣的,「阿慶」吃過幾次,每次都得排一陣子的隊。 「熨斗大樓」過街的西北角,有個極大的「義大利」飲食商場,它的名字叫 "Eataly",和義大利的英文字同音,但包含了飲食這個字在內,實在是佳作。義大利裔來到這個商場該像是回到了故鄉,不同攤位有着不同義大利地區的地方料理。若當時不想吃喝,沒關係,逛逛這飲食商場也會增加不少見識。 在「紐約」去「熨斗大樓」非常方便,幾乎所有的地鐵在大樓附近都有站,最方便的莫過於 "N" 或 "R" 線地鐵,由它們的「23街站」出來,「熨斗大樓」就到了。去「紐約」觀光,找個時間去「熨斗大樓」區看看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