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赫氏古堡 (Hearst Castle)
2011/01/23 23:27:17瀏覽2205|回應0|推薦59

赫氏古堡 (Hearst  Castle)

      到加州旅遊的人,一定聽過有一個景點叫做「赫氏古堡」。由於它所處的位置,不像金門大橋或是迪斯耐樂園,去參觀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赫氏古堡」,實際上該稱為「赫氏山莊」的,是位於加州中部,海岸線一號公路旁的山坡上。它地處舊金山和洛杉磯這兩個大城的中間,距離這兩個城市各約 230 英里。若由這兩個城市出發,車程要五個小時左右。

                                      在遊客中心遠眺「赫氏古堡」

      「赫氏山莊」是美國的報業大亨「維廉蘭道夫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所蓋的。「維廉蘭道夫」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採礦家,1865 年,老赫斯特在「聖西蒙」(San Simeon ) 和「聖他羅沙」 (Santa Rosa) 之間買了四萬英畝的牧地。「維廉蘭道夫」繼承之後,他的牧地擴充到了二十五萬英畝。早期,這麼一大片的地只是赫氏家人和朋友們搭營郊遊的地方。為了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在 1919 年,「赫斯特」找到舊金山的建築師,一位名叫「茉利亞摩根」 (Julia Morgan )的女建築師,替他蓋一間可居住的屋子以替代帳逢,沒想到他們的合作,在 1947年蓋出了舉世聞名的建築,「赫氏山莊」,它包括了165個房間,127英畝的花園,陽台,走道和泳池。

 

                                                 遊客中心的正門

      「維廉蘭道夫赫斯特」(1863-1951) 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一手創建起美國最大的出版和媒体帝國。1887年,在他從父親的手中接下了「舊金山檢視報」( The San Francisco Examiner )之後,移師紐約,立即收購了「紐約新聞報」( The New York Journal )。為了和當時紐約的其他報業競爭,他創始了新聞學上的「Yellow Journalism」報導方式,也就是以轟動性的故事來報導尚存疑問的事件。「赫斯特」持續收購其他的報業,在事業的高峰時,他在全美各地擁有三十家報紙和十三家刊物,使他成為當世最大的媒體擁有者。他的成功也使他任了兩屆美國國會的眾議員。

      「赫氏山莊」的建築蘊含著濃厚的地中海建築特色,它展示了「赫斯特」夫婦當年搜集的許多藝術品,包括油畫、彫像、掛毯、瓷器、銀器等。這些東西多來自歐洲各地。「赫斯特」以西班牙語為山莊中的建築物命名,整個山莊稱為 La Cuesta Encantada (迷人山莊),三個貴賓樓的名字是根據起居室向外所看到的景象命名的,它們是「夕陽樓」「海景樓」和「山色樓」,各有十多個房間。主樓「La Casa Grande (大樓) 115 間房間,它的雙塔建築靈感來自西班牙 Ronda城的 Church of Santa Maria la Mayor 天主堂。

                                              主樓的雙塔建築

      19201930年代,「赫氏山莊」是「赫斯特」用來社交度假的場所,除了他的員工外,許多當代的電影明星和政客也是常客。貴賓們可以搭載飛機到山莊內的私人機場,再用專車接到貴賓樓。在正式的晚餐前,客人多是自由活動,主人則繼續忙著他的工作。山莊內有花園,室內和室外泳池、網球場、電影院、騎馬場,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動物園,真是夠這些客人忙的。

      維廉蘭道夫」於1951年去逝,六年後,「赫斯特公司」把「赫氏山莊」捐給加州政府的公園和娛樂部。由那個時起,「赫氏山莊」變成了加州歷史公園,開始向大眾開放。

      雖然「赫氏山莊」距離都市甚遠,但每年還是吸引了將近百萬的遊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在當今負債眾多的加州政府機構中,它是唯一保証賺錢的政府單位。1972年,「赫氏古堡」被例入美國國家古跡註冊項目,1976年,變成美國國家歷史古跡。

      2010年的耶誕假期,在二女兒的響導下,我們在加州一號公路的海岸線上享受了幾天的海景,在回「舊金山灣區」之前,她特地安排參觀「赫氏古堡」。為了當天開車的考量,我們像眾多的遊客一樣,選擇在「聖西蒙」過夜。「聖西蒙」可說是靠「赫氏古堡」存活的小鎮,除了沿一號公路兩旁的旅館餐館以外,好像沒什麼值得提的。

      住進了旅館之後,我們先去鄰近一號公路的「赫氏古堡」旅遊中心逛逛,遊客的車子只能停在旅遊中心的停車場,然後買票參加古堡的旅遊行程。我們發現雖然參觀行程有兩、三種,但是最熱門的仍屬全堡鳥瞰,前後約一個半小時,旅遊公車大約每半小時一班。為了當天要開回灣區的關係,我們預買了第二天上午九點的票,而且先看了古堡的電影簡介。

      第二天一早,再次去「赫氏古堡」的旅遊中心。準時搭上堡內的公車,邁向山頂的古堡。到了古堡前面,才知道每組遊客有兩位導遊等在那兒,一位在前解說,另一位殿後,感覺上這後面這一位是看著大家,不讓亂走。經過幾層的花園石階,大夥走到了一個大平台。左邊是有名的「海神游泳池」。

                                                 海神游泳池

      這個露天的「海神游泳池」特色是在其旁邊有廟門建築,綜合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有希臘神話中的海神和一些半人半神的少女,以及其他法國雕刻大師的大理石雕像。在「海神泳池」的上面是「海神壇」,對「阿慶」說,這只是另一個大花園而巳。

                                                 海神壇

      「夕陽樓」有著現代化的外觀,走進去像是進入了古董店,以現代的眼光,住在那裡雖然豪華,卻不見得舒適。出了「夕陽樓」的步道,迎面看到了埃及女神的雕像,獅子的頭女人的身體,導遊說那是真品,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夕陽樓

  

                                           埃及女神的雕像

      下一個參觀景點就是主壇了。它的正門雄偉華麗得沒話可說,門兩邊的十五世紀哥特人像來自西班牙。正門不開,遊客由側門進入。主壇有三層,有許多不同用途的房間。我們通過旁門進入客廳,那是赫氐古堡最大的廳。牆上有許多古董掛氈,大壁爐來自法國的一所大教堂。由於正值聖誕期間,在裝飾著巨大聖誕樹的大廳內,導遊適時地在鋼琴上為我們彈奏了一首聖誕歌曲,的確是一種特別的視聽享受。

                                     主壇的正門

                                                   客廳

      客廳的後面是餐廳。聽導遊說,當年許多山莊所用的食品,如牛肉、牛奶、雞鴨、水果,都是山莊農場自產的。餐廳的掛毯有聖經的故事。餐廳的後面是古西班牙式擺設的起居室、撞球室,和電影院。

                                                   餐廳

      遊客們在電影院看過一部當年訪客活動的短片之後,下一個參觀點就是室內豪華的「羅馬游泳池」了。池中玻璃磚圖案的設計來自義大利某地方馬賽克的啟發。玻璃磚也來自義大利,而且很多磚內都有金葉裝飾。看了這些豪華設施,因為奢華的過份,心中有些不平衡,幸好徒步參觀的行程也已接近尾聲。

                                                     羅馬游泳池

      下山的車子經過當年私人動物園的舊址,空蕩蕩的舊畜舍在回憶著當年的光輝日子。回到遊客中心,上了車,長嘆一聲,毫無留念地踏上歸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48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