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米許 (Amish) 」農莊行見聞錄
2015/10/04 10:42:41瀏覽7396|回應0|推薦61

「阿米許 (Amish) 」農莊行見聞錄

 

好早好早以前,「阿慶」就聽說在「賓西法尼亞」州有一群很保守的教派叫做「阿米許」,很好奇在當今的文明社會中竟然還有人過着只用馬車不用汽車,同時不看電视,也不用電腦的日子。那時,心中常想着,該儘快地找個機會去見識一番,不然,這些人的下一代可能不再是「阿米許」教徒,那麼,「阿米許」恐怕不久就絕跡了。

這幾年,在紐約,参加了好幾次華人旅遊團的行程,硬是找不到從紐約去参觀「阿米許」農莊的。今年盛夏去「華盛頓」探訪兒孫,無意中發現竟然每周固定有一次從華盛頓中國城出發的「阿米許」農莊和賓州長木公園旅遊團,機不可失,毫不考慮地報了名参加。

 

出發的那一天,因擔心交通不順暢,趕不上上午八點的開車時間,一早便到了華府的中國城。「阿慶」向來拒絕遲到,寧可在中國城的麥當勞用等車的時間吃早餐。當天,「阿慶」注意到,除了我們以外,華府唐人街麥當勞的員工和顧客幾乎全是非裔,這又是一種華府中國城的人文景觀特色。

 

等了一陣子,旅遊公司的車子終於來了,不是大巴也不是中巴,而是一部七人座的車子。這趟行程遊客加司機才六個人。遊客中除我們外,有一對從中國揚州來美國西雅圖探望女兒的中年夫婦,他們是参加了同一旅遊公司的八天七夜美東行程。另外一位是西洋女士,上了車她才知道參加的竟然是華人的旅遊團,只好既來之則安之了。

 

經過了兩個半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賓州「蘭卡斯特 (Lancaster)」城,這是賓州「阿米許」農莊最集中的地方。在「阿米許」農莊遊客中心,來了一位華人導遊,她詳細地解說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先是用華語,然後用英語又耐心地重覆一遍。能聽兩遍講解,真像是用心地上了一堂人類社會學的課。

 

我們所参觀的農莊創立於 1805年, 1965年開始對外開放。據說,那是第一座對外開放的「阿米許」莊園。很明顯地,今天,開放農莊和販賣紀念品,已經成為「阿米許」的重要觀光資源。

 

 

導遊首先帶我們從遊客中心進入一個房間,那是「阿米許」的家庭教會室,也叫做社屋。社屋的設施非常簡樸,兩邊各有數排長椅,會眾男女相向而坐,中央是講道者用的。在我們就坐之後,導遊開始講解「阿米許」和他們的宗教信仰。

 

 

百科全書上說,「阿米許」是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中的一個信徙分支。他們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過着超乎想像的簡樸生活而著名。「阿米許」派始於1693年,由 Jakob Ammann所帶領分裂後的瑞士和德國的重洗派信徒所組成。這些追隨 Ammann的教徒随後被稱為 Amish (阿米許人)

 

在宗教改革時期,百家爭鳴,強調固守某些教規的「阿米許」在歐洲當然不受一般改革派歡迎。恰巧當時賓州殖民地的創始人「威廉佩恩 (William Penn) 非常推崇宗教自由,1740年,他對在歐洲受到排擠的「阿米許」伸出了歡迎的手,因而在十八世紀時,有許多的「阿米許」開始移居美國賓州。

 

要成為「阿米許」教徒,首先得要領受「阿米許」教的洗禮。通常,受洗時年齡約在十六到二十五歲之間。受過洗禮的「阿米許」才能談論婚嫁,並且婚嫁的對象只能限於受洗過後的教內信徒。受過洗的教徙平日得遵守教規,包括不得使用以電線送電的電噐和使用汽車等等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電線是與外界接觸的橋梁,會帶來屬世的汙染)

 

宗教是「阿米許」人的兩個生活重心之一 (另一個重心是家庭)。「阿米許」平均每二十到四十個家庭成立一個教區,每一個教區都有它特有的社區生活規範。通常每兩個星期分別在信徒的家中實施主日崇拜。

 

每個教區皆有數位傳道和執事,這些人都是由信徒中推舉再抽籖選出來的,他們終身事奉,並未接受過正規訓練。教區的主教是由傳道人中推選出來的。「阿米許」教派沒有華麗的教堂和專業訓練的牧者,這和一般的基督新教大不相同。

 

導遊講到崇拜聚會時,還放了一段「阿米許」人一起唱詩歌的錄音,証明他們在唱詩歌時是不用任何樂器伴奏的。不用樂器也許也是為了簡樸和謙卑吧!

 

在離開家庭崇拜室前,導遊再三交代,在参觀莊園期間,基於對「阿米許」的尊重,不可以對著他們近距離照相,至於其他設施則可以盡情的拍照。「阿米許」自己也不照相,那是為了避免造成個人或是家庭的虛榮心和對驕傲的戒懼。

 

到了「阿米許」的厨房,一眼就看到電箱,「阿慶」心中馬上有一個大問號,那是怎麼回事呢?不是說不用電線嗎?導遊看出我們的疑惑,她於是首先從箱開始說起。她強調「阿米許」是不用外來電源的,但可以用煤氣或天然氣,而那個箱就是用煤氣製冷的箱。「阿米許」少用室內電器,但對室外的電噐如割草機之流則是許可的。

 

厨房相當的寬敞明亮,「阿米許」的家庭是屬於人丁興旺的,一般家庭至少都有六到八個孩子,多到十幾個的也不算異數。厨房裡可以找到一排瓶裝加工的蔬果,可以看出「阿米許」擁有着初級的食品加工技能。

 

 

在厨房中我們看到「阿米許」的報紙。導遊說,他們的報紙只對內發行,內容絕不涉及政治。「阿米許」崇尚和平,不参戰,甚至不可用武力保護自己,不参與政治,不可以起誓,當然也不可因任何糾紛採取法律行動。

 

厨房的樓上有好幾間臥房,「阿米許」的衣著也是展示的重要項目之一,仔細研究,頗有特色。

 

一般說來,「阿米許」的衣著是單色的,而且沒有扣子。女士們多穿連着上衣的長裙,戴無邊的小白帽,不穿高跟鞋,不戴首飾或其他飾物。

 

男士的衣服以黑色居多,褲子不能用皮帶,只能用吊帶,不用扣子用鉤子,上衣沒有高領,因為早年的軍服是有扣子和高領的。崇尚和平的「阿米許」因為反對戰爭而不當兵,故在服裝上分別出來。

 

電影上的「阿米許」男人常是戴黑寬邊呢帽且留着滿臉的鬍子,那是因為男士在結婚之後就不再刮鬍子了。若仔細觀察,人們可以發現那些「阿米許」大鬍子,在上唇上面是蠻乾淨的。這也是為了和軍人的鬍子作區別。

 

「阿米許」女士們的頭髮是永遠不剪的,她們在婚後把頭髮盤頂成結,再戴上無邊的白色小帽。她們的衣着顏色樸素,沒有花色,並且以藍白两色為主。

 

 

「阿米許」在結婚後是不許離婚的,所以家庭在這個社會中是兩個重心之一。許多的生活習俗也都是為了維護家庭的和諧和團聚。不用汽車或脚踏車是怕生活節奏過的太快,影響家人的和諧,並使生活變得過於複雜。

 

許多「阿米許」農莊只在屋外裝設一個電話以供留言或緊急通訊。屋內不裝電話是怕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個不停,浪費時間。今天這個人們面對面却都低著頭滑手機的社會,應當向他們學習,以截長補短。

 

「阿米許」是不用烘乾機乾衣服的,他們在户外拉著高高的長線,把洗過的衣服晾在上面。因而在賓州鄉下開車時,若看到戶外有晾着一長條衣服的,那户人家百分之九十九是「阿米許」。

 

 

「阿米許」的農莊內有數間不同的建築,有聚會崇拜用的,有生活起居用的,有不同的工作坊,有馬車棚和馬廐,有飼養動物的厩房等,它可說就是一個小小社區。

 

導遊說,現今「阿米許」每個家庭平均擁有 45-55英畝的土地,市價每英畝可值兩萬五千美元。在這些土地上,他們以農牧方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賓州有不少「阿米許」家庭種植煙葉,年收入在五萬美元以上,加上觀光及其他收入,其生活是相當富裕的。

 

「阿米許」家庭的老年人是不住養老院的,年輕一輩的在主要的住房附近蓋間小房子供他們住,使老年人受到家人的就近照顧。因而「阿米許」的家庭常是四代同堂的。

 

「阿米許」崇尚人人平等,現代的保險制度由於涉及到貧富差距因素,因而受到排斥。他們沒有保險,一旦出了意外該怎麼辦?沒問題,他們設有互助基金。

 

「阿米許」崇尚人人平等,連喪葬、棺材和墓碑石都以同等而簡約樣式處理。「阿米許」生而平等,幼有所教,老有所養,死了也是平等的,「阿慶」想着,這種社會不正就是理想中的大同社會麼?

 

在這座農莊有一所「阿米許」特有的單一教室學校。同一間教室內,學生可由一年級到八年級在一起上課。「阿米許」對教育有其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八年的教育能幫助下一代學到生活的技能,而這就足够了。當然,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到外地繼續上大學,但這位年輕人就不再是「阿米許」了。

 

「阿米許」並不強廹下一代非要成為「阿米許」不可。他們給年輕人足够的自由時間,讓年輕人過想過的日子,然後再決定是否要受洗成為「阿米許」。很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統計是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年輕人在過了自由現代的日子之後,還是選擇受洗歸入「阿米許」。

 

聽到這麼多「阿米許」的下一代在經歷過現代的文明之後仍願回到傳統,讓「阿慶」的擔憂成了人憂天。回到家馬上上網查了一下美國「阿米許」的人口數字,結果是這樣的:1920年有五千人;1936年有九千人;1960年有兩萬八千人;2000年有16萬六千人;2014年有29萬人。導遊說,今天美國的「阿米許」已超過三十萬,而且居住的地點繼續向美西和美南擴張中。

 

「阿米許」平常是不搭飛機的,但必要的時候,比如生病就醫等,經過教區主教的許可是可以的。有點好玩的是,他們自己不能開車,卻可以搭乘計程車。

 

同理,「阿米許」自己不能使用電機,但是可以雇用他人來操作電器,因而有着現代的生活水準。「阿米許」的農牧生意作大了,非要用現代的科枝時,只好選擇脫離教派。脫教的人在崇尚和平的「阿米許」社會中,並不會受到歧視和排擠。

 

離開「蘭卡斯特」前,導遊帶我們去另一座「阿米許」農莊,途中經過一座大商場。導遊特地指出在商場的停車場上有一排供「阿米許」使用的馬車棚,對許多遊客來說,這又是一件新鮮的事物。

 

這座農莊有座很大的乳牛棚,收的牛奶依法要冷卻,我們看到了巨大的不銹鋼儲奶槽,卻沒有看到其他的設施,對學食品科技的「阿慶」來說,他們的乳業經營方式應該是很有趣的。

 

 

來這農莊参觀的另一個目的,應該就是逛逛他們的紀念品商店。店內全是他們的手工作品,價位蠻高的,在給孫子們買了些手工藝品後,阿慶心滿意足的期侍着下一個景點。

 

回程的途中,腦中突然浮起在南方住所半小時車程外的另一支「門諾」派教徒,Mennonite。這一「門諾」支派和「阿米許」有許多地方非常相似。以宗教外行人的話說,他們是開汽車用電器的「阿米許」。「阿慶」對這些人知道的並不多,但是很喜歡他們糕餅店中所擺放的甜點,每當想到那美味的蘋果派時,口水便會自然地流了出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3210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