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8 21:02:33瀏覽272|回應1|推薦2 | |
民進黨政府人事布局大幅調整後,「謝下蘇上」蘇貞昌新內閣正式上路,祝福新內閣能有所作為,擺脫藍綠的政治對立,走出朝野對峙的政治僵局,為台灣經濟拚出一條生路,讓台灣的經濟動能更具有競爭力。 新任的蘇內閣雖然沒有刻意強調財經內閣和拚經濟的特色,但新閣中出任副閣揆的蔡英文,因其具有陸委會主委的資歷,對兩岸經貿問題也頗為嫻熟,因此自然也讓外界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有所期待。 目前兩岸政策從扁政府原本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到今年元旦文告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讓外界普遍解讀是兩岸政策走向緊縮,兩岸關係仍將持續低迷,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害無利。雖然蔡英文日前強調政府只是扮演更積極的管理者角色,降低投資者和開放的風險,不代表兩岸政策有所緊縮。但也正因蔡英文的職務調整,再加上外交、國防和兩岸政策本來就屬於總統的「職權」,因此,一般都認為她將扮演陳水扁兩岸政策中行政系統的「積極管理」執行者角色。 其實仔細解讀蔡英文的話,不難發現兩岸關係在新內閣中恐怕還是很難讓人樂觀,畢竟在「管理重於開放,防弊重於興利」的心態下,想讓兩岸關係能夠真正「回春」,無疑是件相當艱鉅的任務。 但是,當台灣經濟一面倒的向中國大陸「傾斜」,兩岸關係卻益發緊縮時,台灣的經濟發展又將何去何從?這才是新內閣值得憂慮的大問題。從經濟部的統計數字來看,去年光是一至九月,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是二百二十七億美元,而中共方面也宣稱多年累計下來,台灣更從大陸獲得三千三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已遠過台灣的外匯存底,這些數字都顯示一個現象,就是即使兩岸政策再緊縮,也無法阻擋台灣以大陸為主要市場的趨勢和事實。 兩岸經貿的障礙雖然至今仍未能撤除,但台灣以大陸為主要市場的發展確是難以阻遏的,不管是積極管理與否,對台灣的商人而言,大陸市場的商機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對政治人物而言,「戒急用忍」也好,「積極管理」也好,甚至還祭出國安問題為藉口,無非都是想藉此避開兩岸經貿過熱的危機;不過,台灣的海島經濟發展形態實不容政府單位再存有一絲絲鎖國心態,甚至只是為一黨一人之私,無視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和危機,只有正視當前的狀況,實事求是,解決問題,這才是未來蘇貞昌以「實事內閣」自許的重要意義和功能。 (作者高思博╱立法委員、世新大學法律系教授)
本篇文章轉自 博士博 YouCute部落格 http://www.youcute.com.tw/pospo/index.aspx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