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大學教育界發生兩件值得關注的事情,一是中正大學主秘陳孝平為了抗議教育部五年五百億專案分配不分,在教育部前進行絕食抗議,最後終於爭取到轉圜的機會;二是世新大學民調中心發表一分「社會對大學教育之期望」的調查報告,有高達近五成受訪民眾對國內大學教育不滿意。 這兩件事情看似關聯性不高,但實質上兩者卻是反映出台灣大學教育發展品質上所面臨的嚴重警訊。首先,從陳孝平的絕食抗議事件來看,顯示目前台灣因大學林立,教育資源有限下,致使各校為爭取更多資源以供運用,不得不採取「更積極」的作為,否則恐將因缺乏資源挹注,抑遏了學校未來可能的發展空間,不利學生的招收,從而更影響學校的整體競爭力。 十二所大學獲得教育部舉辦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並分享每年九十八億元的經費,對未獲選通過的其他大學而言,自是忿恨難平,情緒反應可想而知;不過,未獲選的大學卻由校內高階主管個人出面採取激烈抗爭手法,企圖有所挽回,則不僅無助事情解決,反而形成不良示範。況且,問題的根源除了審議機制的公平外,更重要的還是教育資源如何合理而有效地運用,和明確大學教育發展政策的目標為何,如不先就兩大問題予以釐清確定,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因只重資源運用的表象公平,造成治絲益棼的困境。就像這次的「頂尖大學計畫」一樣,一旦未能爭取入榜時,是否即意味該校與「頂尖大學」絕緣?而獲選的學校,是否會因獲得經費補助就成為真正的「頂尖大學」? 其次,解讀世新大學的調結果,突顯教育部實有必要深切檢討大學教育的發展走向。在近五成受訪者對國內大學教育不滿意的主因中「大學品質不佳」和「學校數量不多」,其實是互為因果,甚至可能因此造成惡性循環。因為台灣的大學數量在近十年間,從五十多所大幅增加至一百五十多所,學校多,招收學生也之增加,但教師數量、品質和相關教學設備卻未必能相對配合提昇,自然影響教育品質,進而損及整體的競爭力。 提昇國家競爭力和人口品質,不能和廣設大學畫上等號,滿街都是大學生也不意味國家就有競爭力,大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如何建立大學的退場機制?如何提昇大學教育品質?如何讓未來的大學生更有競爭力?這些問題,恐怕將是教育部「擺平」陳孝平後更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作者高思博╱立法委員、世新大學法律系教授)
本篇文章轉自 博士博 YouCute部落格
http://www.youcute.com.tw/pospo/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