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察不到的事
2009/11/16 08:53:58瀏覽340|回應0|推薦7

人的觀察力有限,範圍有限。

和自己過去知識與經驗全無連結之事物,全然無所感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一個人有他當下所能看到的格局,不管他是否願意承認,這都是不爭的事實,學習理解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順序性,有人說這是天賦或資質,我想也不難理解。

傻蛋從小就有一種經驗,有時候會覺得有些人長得好像,或者說,看起來的感覺好像。若是稍微仔細的觀察,可能身高與臉型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但是那個神態實在是像極了,有時候真的會認錯人。隨著電視越看越多,慢慢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有些人的個性鮮明,活脫就是某些戲裡角色的拷貝,像最指標性的主角的人比例比較少,像主要配角,或是幾乎從頭強到最後被打敗之前的反派角色則比較多。和自己這一輩的人,散發動漫或港劇裡人物的氣質的比較容易觀察到,而較有年紀的一輩,有時候看到一些較早期的電影,會特別注意到某種臉的人也還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於是乎,我漸漸就有一種想法,每個人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去找到一些自己所特別認同,甚至崇拜與刻意模仿的對象,這些形像的綜合體,也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想像一下古時候吧,那時候可沒有電視可以看,很多人一輩子幾乎只能接觸到家裡的人和街坊鄰居而已,所以,古時候的地方風俗對一個人有多大的影響,就不難想像了。要了解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不多看些年輕人流行的電視節目,而是靠自己的過去經驗加以臆測,很難不被當成老頑固,至於要理解小孩子的想法,你看海棉寶寶了沒?

後來傻蛋漸漸開始把這樣的認知當成是一種基本的原則,用這種原則去看到週遭的人事物。有時候,一場看似無心的對話,卻引發了一方很大的反應,一句不經意的評論,卻能讓一個人翻臉,後來想想,應該是他理想中的形象,也就是他的自我認知,受到侵犯的關係。當兵的時候,剛好考上政戰預官,當過一陣子連輔導長,由於又是新訓單位,因職務的關係,看過不少個人自傳,先猜出一個人他自我認同的形象的大概模樣,接下來的溝通工作大致上可以說是十拿九穩的。利用職務之便,我也做了一些不容易被人發覺的小實驗。有的官兵因為事情不會做,而心裡有恐懼感,只要稍加設計,先是免除他對失敗後處罰的恐懼,再讓他剛好運氣不錯的把事情給完成,本來不行的事,也會慢慢變成專長的事。

再回到一開始的論點,天賦和資質的格局。就一路的推論下來,一個人的格局大概是由自我認同,累積的經驗知識,以及自信心所組成的。這三項,沒有哪一項是無法改變的,要提升一個人的層次,方法實在是很多啊,其實,現在想想,倫語和孟子裡面很多格言,其實是剛剛好的見解而已,世人將之聖賢化,反而會因此得不到其中的真義,而變成其實自己並不相信的道德知識而已。意念是用心傳達的,心意不通,文字也派不上用處,要提升自己的格局,靠變強的想法是不夠的,要能接受新的角度,主動發現平時不會注意到線索,主動思考心裡不願承認的事實,這不就是古人說的,很容易做到,卻又很難做到的道理嗎?

蒼蠅的複眼看到的世界和人類是不同的,傻蛋的觀察力也是有限的,世界的不斷改變更是不會停止的。面對無窮盡的知識,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不斷提升自己的等級,知也無涯,不也是一種趣味?這是傻蛋自己的法則,那你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5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