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驗慣性的成長阻礙
2018/12/19 01:40:48瀏覽1299|回應0|推薦3

人是怎麼學會新的能力的?

 

這是傻蛋感興趣的主題。

這個問題當然不容易回答。

那麼,從反過來的角度觀察看看呢?

 

其實傻蛋紀錄這個想法,也是因為觀察到學會的反面,也就是改變不了,才有感觸而寫的。

 

主要是觀察一些還算成的的人,通常是自己的老闆或主管之類的。

這些人都至少曾經成功過。

然後?

傻蛋的觀察是,成功的人,往往很容易就不斷重複過去的成功經驗。

即使過去的成功經驗,衍伸出來的商業模式受到環境挑戰,也是如此。

很難從根本改變。

或是,即使是在危機未引爆之前,就意識到需要創新改變,過去成功經驗往往也像緊箍咒一樣的產生束縛。

換句話說,如果和之前的成功經驗的模式相近度不夠高,新模式的業務往往上不了軌道。

絕大多數人,往往只能一直重複過去的成功而已。

當大環境改變時,跳不出過去經驗束縛的,就很容易陷入掙扎。

用過去的成功經驗,更努力更用力的想靠毅力突破困境。

嗯,困境是上天的考驗,是還不夠用力不夠勤奮才會卡住的,只要更努力就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等於是缺乏認清新現實,檢討過去成功經驗,學習新的思維角度的能力。

 

回過頭來看,人是這樣成長的。

不斷的失敗又失敗,沒有自信。

成功一次,建立初步的自信。

從成功經驗繼續加強,產生熱情與動力,不斷擴大。

於是得到成長,與得到更大的成功。

成功後建立了堅固的自信,正向循環,成長與進化。

 

在沒有得到一定成功之前,連基本自信也沒有。

即使想要努力學習,往往也是盲目的,無方向的無腦努力那樣。

沒有建立自信與產生熱忱,離成功,遠遠的。

換言之,成功是一種進步與進化。

即使當我們看到過去成功的人,受限於經驗與慣性而無法調整改變適應新處境,這些過時的成功經驗,仍然比連基本自信與方向都沒有的菜鳥是要高明的。

看到老人碰到成長瓶頸,變得傳統保守,如果只是一味貿然替換懵懂的年輕人,未必能有好成果。

沒有足夠自信,搞不清楚方向的年輕人,得了權力與資源,很可能也是盲目亂用而已。

古人說,少年得志大不幸,天上掉下來的成功,未必真的是好事。

 

但是說是這麼說,成功的人,就掌握了更多的資源。

大多數的資源都掌握在已經成功的人的手上。

如果,這些成功者都只能不斷重複過去自己的成功經驗,那會如何?

這樣的社會,就要燒香拜拜,祈禱這個時代是穩定不變的,低競爭的太平年代了。

環境沒有改變,沒有新的競爭,那麼,過去能成功,繼續重複下去,至少結果不會太差。

只要更努力,成果,也能夠相應成長吧。

很遺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似乎是變化加速的時代。

過去的成功經驗很快就被新的競爭者打破了。

用新的遊戲規則玩死老一輩的被動守成者。

在你的戰場,打不贏你,換一個遊戲規則來打就好了。

而致命的問題就在於,多數人一旦得到成功後,往往就定型了。

跨領域跨商業模式的轉型成功機率特別的低。

思維方式,不是那麼容易調整的。

以控制成本作為過去成功關鍵的事業,想轉型做品牌,難。

提供標準化服務的,要轉型成專案顧問式服務,同樣難。

推銷思維,要轉變成以客戶價值為中心導向的行銷思惟,更難。

很多改變,都是認識到,不改不行,但骨子裡卻沒有辦法抹掉過去成功經驗的慣性,把新的改變當成表面,仍是用舊的思維主導。

有具體的創新作為,也有執行管理了,做那麼多,總會有點成效吧?

寄望表面膚淺的假創新能帶來成效是有點蠢的。

那是連為什麼要改,要改哪裡,怎麼改都沒好好想。

只是發現不改不行,於是加減做一些大概這樣的表面創新吧。

當然不管用,比舊方法更沒效率。

於是又回到老路,不斷的重複再重複。

 

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盛極而衰,天道至理。

我們學會了,成就了自我,得到成長。

然後我們或許自滿了,或許沒有,但,都被成功經驗綁架了。

怎麼樣,好像很宿命論呢?

台灣的風氣,現在更是特別緬懷卅年前成功經驗。

選擇性的,只記得台灣錢淹腳目,躺著賺大錢。

想著,只要夠努力,重複做一次以前做過的事,這個世界有義務給台灣一份同等的成功吧?

 

好吧,喜歡宗教的人最喜歡宿命論了。

然後就是要你多多行善消業障啦,信這信那的。

最後還要你認命與更加勤奮努力。

這當然沒屁用。

真正的要點是,我們要記得,那個學習成長時,那個過程的感動。

而不是只記得頂點成功時得到的奉承而已。

如果我們真的有警醒到,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束縛自己,那,就更應該好好思考。

過去的成功經驗是什麼?

它對自己的決策產生了哪些影響與慣性?

有沒有那些慣性現在是不合時宜的?

如果有的話,能不能想出一些方法,讓這些思維慣性的負面影響可以被抹除?

簡單的作法就是,經過足夠的思考分析後,列出一些決策檢核表。

給自己加一道流程,在直覺反應拍板定案前,多檢查一次。

又或是,必須快速反應決策的,則是定期用檢核表做個案檢討。

人是不理性,缺乏自制力的。

但只要確實了解自身的不足,很多問題可以刻意設計來解決或改善。

不能靜下來好好思考,只是被失敗與困境所苦惱,在那一頭熱,在那怪罪這牽拖那的,則會陷入被動的惡性循環。

 

人的腦神經網路,學會知識與經驗的模式可能真的就是神經科學那套。

成功的刺激加強固化,形成能做特定反應的網路結構。

糖果和鞭子的制約學習,人也是這樣學會的。

頂多是糖果與鞭子的形式變化不同罷了。

思維慣性是本能,不是病。

那是正常的。

我們需要的是駕馭我們生物慣性本能的心法與主動意識。

或許也就是這樣而已。

只靠盲目努力,壓力會越來越大,最後整個心態都崩了,腦殘了,人就毀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218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