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WCIT2017第二天的體驗
2017/09/12 23:18:53瀏覽479|回應0|推薦3

今天是第二天。整體來說,今天的研討會氣氛比較上軌道啦,少了一堆官員,像樣多了。

第一場是講WTO和電子交易的衝擊。總之,WTO是訂標準規範,降低貿易門檻,但傻蛋也沒聽到太深入與有重要影響的觀點,差不多差不多啦。不過官員總算沒在繼續宣傳台灣台灣台灣,開始會提市場需求要重視了。

第二場是日文的,講的是ICT創新帶來的變化與混亂。持平來說,內容與表現還OK,對常常刷科技新聞的人來說缺乏刺激,對資訊較過時的人還算不錯的簡報,總之就是給大家加強印象,ICT革命帶來的巨大變化與預告即將面臨的衝擊那樣。傻蛋日文能力無限趨近於零,只好戴上耳機聽中文翻譯,這個同步的速度慢了半拍,雖然這個日文翻議聲音和司儀一樣都是不錯聽,不過這裡會跟不上講者的節奏,投影片換章了才擠出上一段口譯,效果似乎沒有比看畫面自己腦補好多少,是比較不足之處。

接著是微軟的人介紹微軟的雲端Azure。這個介紹準備得很充份,表現也沒什麼好挑剔的,先介紹自己家的雲服務,接著繼續介紹最近流行的邊緣運算,雲服務升級到混合模式,對於時代跟不上最新的人智慧邊緣混合雲端是不錯的知識普及介紹。最後又介紹了一個微軟的IOT還是ICT的創新平台,好像是和台灣產業合作的,傻蛋沒有記得很清晰啦,不過整體來說表現很OK吧。

吃飯前最後一場是台灣交大的校長帶的場子。訂主題其實有點糟,討論IoT創新的爆發會和預期的表現差不多好,還是會更進一步超過大家的期待。確實是空泛的爛題目。不過場子帶得不錯,討論有條理有互動,雖然沒有讓人驚艷的論述,不過至少氣氛不錯,有說有笑,還聞得到理性討論的味道。比官員的表現好多了。

下午第一場是討論產業與政府擁抱數位轉型的議題。日月光的COO和玉山銀行董事長以及美國前白宮的CIO討論這個主題。而這場的引導人的存在感較薄弱,傻蛋就沒有什麼印象了。日月光的COO分享內部數位化,大數據應用分析,以及產業協作的部分,表現可圈可點,讓人感覺理性務實具體又有想法,整個產業鏈分享知識與經驗,制定標準提高協作效率。流程自動化後,人力需求不會馬上減少,克服了簡單標準流程的自動化,還是需要更多人才去挑戰更困難的製程優化,需求人才不會減少,只會升級。一開始看到AES GROUP傻蛋還真的不知道這是哪家公司,聽到引述很多台積電的案例,想說台灣什麼時候有ㄧ個這麼厲害的半導體集團,喔,原來是日月光。好像是之前環保問題在台灣名聲有點黑,用英文名字google查詢點進去看到是日月光,而且現在似乎還蠻重視環保議題的,轉性了?不過今天出來分享的人看起來很厲害也有腦袋,算是今天傻蛋眼中最搶眼的分享者就是了,形象有加分。玉山銀行的老董也言之有物,客戶體驗優先,沒有台灣政治味滿滿的自我感覺良好,其實表現也很好,只是英文聽起來沒有日月光的代表那麼溜,氣場稍微弱了點,但也是可圈可點。傻蛋感覺這一場確實有達到行銷台灣的效果,我們也是有人才有腦子的,不是全都少根筋作半套,能面對現實,從客戶與市場需求出發去作競爭策略,好吧,至少是這樣說的啦,讓人覺得台灣可能就是官員比較弱而已,產業界還是有相當實力的,在一些領域能做得到世界一流的。好啦,就這樣啦。

下一場討論的是破壞式的創新。題目很大很有吸引力,不過討論下來,沒有什麼焦點,總之就是創新有好有壞,然後大家各自成功經驗分享,實在聽不到值得深入思索的重點,傻蛋很快就喪失專注力了。最後提問時幾個提問都是針對非洲經驗,啥,傻蛋那一段沒跟上,沒印象啊,前排的人一直在那動來動去的,也是很擾人,而且這一場還拖到時間哩!

最後一場是分兩邊的,傻蛋去聽ICT創新與教育學習創新的那個場次。一邊延遲,另一邊已經開始了,錯過一開始的一些介紹,有點匆忙。這一場也很妙,沒太多存在感的主持人,一個很幽默的創新的專科教育代表,一個天主教小學的校長,一個對傳統教學方式吐口水的幽默醫學專家,另一個則是對非洲教育困境非常用心的非洲博士朋友。兩個是幽默的美國人,一個是使命感很強的香港人,還有ㄧ個使命感很強的黑人朋友,除了都要善用平板與網路科技這個共通點之外,其實各自的討論重點都不一樣。傻蛋自己幫他們做個總結,教育這件事需要使命感(香港朱校長),學習和科技應用是兩件獨立的事各有各的專業不是技術萬能,傳統的教學方式太糟了有更有效率與更有趣更能促進主動學習的方法,重點在怎麼教與學才有效(兩位幽默的美國朋友),而非洲朋友最關心如何才能在重重限制之下讓非洲的小孩有師資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教育資源的取得與應用最重要。就傻蛋來看,教育與學習這件事不能盲目的和ICT扯在一起,只是人人配置平板不代表學習成果就能改善。要先從教與學,特別是學習上著手,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適合的學習方法也不同,怎麼有效率的讓小孩子,甚至成人,能夠有效率的學會需要的知識技能,需要研究與實驗,只有專門打造的學習方式,才能有最好的效率。客製教育成本太高怎麼辦?科技讓我們可以無限複製,雖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大致上的類型與特質組合還是有限的,融合創意與實用性的互動課程如果精心設計成應用程式,軟體的複製成本基本上是零,網路的傳播成本也基本上是零,這樣搭配下來,就能解決問題啦。當然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學習者更有效率學到有用知識而不是往腦袋硬塞沒用的狗屎也是重要的,教育議題,如果初心相同,雖然各自的認知與執念都不一樣,但最後還是可以殊途同歸的。重點是我們現行教育體制效率與實用性真的都太差,只是一場特殊的遊戲,沒有掌握遊戲規則的會被台灣社會放棄當作放牛班學生,掌握遊戲規則的則是在規則裡面鑽營到極致腦袋裝了太多沒用的狗屎而僵化,沒有真正贏家,除了補教產業賺大錢和兇惡父母的面子遊戲成就價值除外啦!

第一天的心得打完後,傻蛋是想到另一件事。聽演講好累啊,英文單字多,同義字也很多,學習起來壓力大,能不能像程式語言設計那樣,把語言拆解成基本元素,分離出不重複不重疊的最基本元素,然後創造出一門新語言,所有內容都必須是用基礎元素組成,弄一個跨所有民族語言的基礎元素語言,一方面學習起來輕鬆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中介語言讓各個語言的翻譯有簡單自動化的可能性。人工智慧再怎麼厲害,也解決不了人都不知道如何判斷是否正確,彼此都很難達成相同共識的那種複雜問題。一句話可以有好幾種解釋方法,用前後文解讀,搭配不同情境,解釋千變萬化,這根本就是巴別塔的問題,溝通越多,問題就越多。萬物互連加上智慧自動化,喔,那個智慧如果不是可控的,怎麼能有效的使用?現在的人工智慧的辨識與模糊問題的解決都有這個根本問題,就像大數據分析不先數據清洗讓格式標準化,是沒辦法建模的,到後面還是只能靠人腦去作最後判斷的,如果沒有先建立一些中介標準,把一些複雜度先行處理過,極致的智慧生活,應該還是會泡沫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0856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