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補修童年學分
2008/09/15 10:26:41瀏覽3522|回應0|推薦31


沒見過這麼愛笑的女人,他為自己的幸運、甚至於幸福,感謝上帝的眷顧。

 沒有認識她以前,他幾乎不怎麼笑的、更別說大笑。也的父母都是非常嚴肅的人,特別是母親;母親是童養媳,從小被送到這家來,童年生活真的可以用「作牛作馬」來形容,十六歲就嫁給了他父親,沒多久,就生下他和三個弟妹;二十歲時,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

 記憶中,他好像根本沒看過媽媽笑,媽媽也很少罵人,她是個很安靜的女人,他一直覺得,媽媽是個完全沒有情緒的人,像一只瓦盆,你不需要的時候,完全不會注意到;這樣講自己的媽媽似乎有點殘忍,但他從小到大,對媽媽的感覺就是這樣,他很少看到媽媽對什麼事情或者人,流露出特別的感情。

長大後,某次,他跟媽媽聊起(這是很少的事,他們家人很少聚在一起說話): 「有沒有看什麼電影時哭過」之類的話題,媽媽帶著不解:「我不會」,她的不解是,為什麼有人看電視、電影會笑到不行,或者,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那都是假的,不是嗎?對真實人生,媽媽都很少哭了,何況是假的?

 媽媽從來沒有談過她做童養媳的日子,從未在兒女面前為這個成長經驗流過眼淚;媽媽的故事,斷斷續續是從家中其他長輩那裡聽來的,但他們所知也有限,大略知道,收媽媽做童養媳的阿嬤對這個童養媳不算很好,媽媽來到這個家庭後,不單要一肩扛起所有家事,甚至於有幾次面臨一些很不堪的風險,大人說到這裡,常常話題就嘎然停止,不再繼續;他們幾個小孩慢慢長大、解了人事後,大約知道當年那難以啟齒的話題意指為何,但也沒有人敢深究,媽媽小時,是不是受了什麼委屈?

這個家,沒有人替那時候的媽媽說話,就連預定要做她先生的那個男人,哦,男孩也不懂,或者,沒有想那麼多。總之,家裡大概為了要處理某種尷尬的場面,就乾脆讓兩人早早結了婚;父親結婚時,年紀也不大,剛剛考上大學。

一個大學生,家裡還有個童養媳老婆,可想而知,父親在同學眼中是個怎樣的 怪物,別人念大學是享受青春,他卻陸陸續續有了四個小孩;雖說他家是個大地主,孩子生了也不需要自己養、自己帶,做了爸爸他照樣在台北當他的大學生就好,但心境上就是不對。     

父親和母親,不能說沒有感情,都一起玩大的,還有了四個孩子,可是他們很不親密。他記得的是,媽媽總是儘可能不要和爸爸出現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們好像有意躲著彼此;真奇怪,這樣的夫妻還能連生四個小孩。

爸後來在學校愛上了一位女同學,回到老家鬧革命,要跟媽媽離婚,阿嬤不同意,只說:「在台北你要怎樣隨便你,但這個婚姻一定要維持。」鬧了一陣子,也沒有下文;這整個大家族,阿嬤說了算,不會真的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阿嬤是個強勢的人,沒有人敢惹她。     

他覺得媽媽是個「空心人」,對什麼都沒什麼感覺,所以情緒平平,不哭不笑,日子過得水波不興;但爸爸的不笑是另一種典型。父親的安靜裡,卻彷彿蘊藏著火山一般的能量,不是真正的平靜。也因此,父親難得在家時,家常常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壓抑和詭譎氣氛;媽媽雖是無趣的人,但她不大給人壓力,父親同樣沉默寡言,卻讓他不安。

他和父母都不親;事實上,家裡面除了小妹和媽比較有話說之外,其他三個男孩和家人都很疏離,兄弟間也不熱絡,家裡從小就不是一家人會黏在一的那種氣氛,大家各過各的成了習慣。

也因此當他第一次去到她家時,真的有點被嚇到的感覺,他真的沒想到,一家人可以親熱到這樣的程度,甚至於,愛屋及烏的,對他也是熱情的不得了。

她家三個女兒,每個女孩都跟她一樣,說話大聲、笑的也大聲,有時講了不知什麼,大家笑成了一團,那種一屋子開懷的景像,是他從來沒有過的經驗;他想起自己那個 …. 可以用死氣沉沉來形容的家,對眼前這溫暖熱鬧,有了某種羨慕。 

她的爸媽年紀比起他的爸媽,那自然是年長一截了,可是,她的父母卻活潑也可愛的多,相對的,看來也年輕很多;這一家人好像什麼都能談;看電視時,大家爭著發言,跟交通打結似的,連爸媽都加入搶話;他沒看過有這麼多話可以說的長輩。

在他家,別說爸媽話很少,回到阿嬤家,一大家子人,也常常是安靜居多,特別是阿嬤在時,大家習慣性都不大說話;後來幾年,大家乾脆吃飯配電視,電視演什麼,他們就看什麼,不像她們家,電視演一句,一大家人抬槓三句 ,又笑又鬧。

剛開始,他不習慣、覺得有點吵,但如今卻愈來愈期待;他發現自己不但愛上了她,更愛上了她的──家;好像,在這個家,他才找到了「家」真正該有的樣子;他的父母都因命運被迫提早結束青春,而他,不想重複這樣的遭遇,現在開始補修童年學分,可還來得及?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llyprayer&aid=2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