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療烏托邦
2006/11/14 09:36:31瀏覽423|回應1|推薦7

請您先看完這則新聞,再看我的文章,歡迎您與您的週遭朋友討論,激發火花

(新聞)

國內親子鑑定權威柯滄銘的妻子陳純貞因為乳癌過世,得年五十二歲。陳純貞每年固定做乳房檢查,但發現時卻已是晚期,讓身為醫學院教授的柯滄銘很沮喪。

五十七歲的柯滄銘,曾任台大婦產科教授、優生保健部主任、省立桃園醫院院長,專長為遺傳學、產前診斷、分子生物學等,與衛生署長侯勝茂、前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是台大醫學院同班同學。最近他在與同班同學合撰、董氏基金會出版的「陽光,在這一班」書上懷念亡妻,透露「這是我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柯滄銘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太太在九十一年發現乳癌,當時五十一歲,之前的三年都在和信醫院做乳房檢查,發現乳癌那年也有做,醫師都沒發現乳房有異狀。

柯滄銘說,九十一年的某一天,太太摸到乳房有硬塊,到和信找專長乳癌的醫師求診,醫師卻說正常,他跟太太也接受醫師的說法。三個月後,他感覺不對勁,帶太太到台大醫院就診,乳房超音波發現太太的乳癌「很明顯」,已有五到六公分,屬第三期的晚期乳癌。

「我跟太太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兩個人不知道抱頭痛哭多少次!」身為醫師,沒有辦法救太太,柯滄銘感到沮喪。太太本身也是台大護理系畢業,曾在台大當過護士,也在台大護理系任教過。

柯滄銘說,和信醫院診治太太的那位醫師,也是太太的親戚,太太跟他都十分信任這位醫師,「怎麼會想到竟然變成這樣的局面?」

「在台大確定診斷是晚期乳癌後,太太跟我就做最壞打算!」柯滄銘說,有人介紹偏方給他們,他們沒有去用,都在台大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先開刀清除乳癌,然後化學治療,也使用標靶治療藥物,當乳癌轉移到肝臟之後,也接受手術清除並使用酒精注射治療。

柯滄銘以喪妻的切膚之痛建議婦女,不要只信任一位醫師的說法,感覺身體有異狀,醫師卻說正常時,應該儘快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

柯滄銘也呼籲,發現乳癌的女性應勇於面對事實,接受正規治療,不要因為少數成功的例外,就去使用偏方延誤病情。

柯滄銘說,他跟太太原預定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後,要出國旅遊,沒想到臨行前太太突然嚴重黃疸,檢查發現乳癌已經轉移到肝臟淋巴結,阻塞總膽管膽汁無法排出引發嚴重黃疸。醫師建議開刀引流,但太太跟他決定不開刀。

柯滄銘說,太太當時的症狀已代表全身都有乳癌的轉移,即使開刀引流,對乳癌的病情也無濟於事,太太跟他決定放棄開刀,自然安詳地離開人世。

九十二年農曆過年前,柯滄銘的太太去世。至今柯滄銘的房間仍放著太太的雕像,追思愛妻,身為名醫卻無法救太太,他也只能長嘆。

(醫療烏托邦)

國內的醫療消費嚴重落後(和別種消費品質相比)

連醫生的太太都受這樣的結果

更別說是一般人了

 ***

目前的醫療行為醫生多半只會照最可能的情形處理,

至於其他可能,多半完全置之不理,

待最可能的結果不對,

再看第二可能,再不對,再看第三可能,.........

 ***

如此的消費行為,多看幾個醫生也沒用.

還是從最可能的看起.....

也就是說,每個醫生都會作一樣的處理.

 ***

就好像一個人,從台北走路到台南

一天可能從台北走到桃園,

隔天又要他從台北出發,

這樣一輩子也走不到

若是你不安排他住桃園一晚的話

 ***

改善的實際面說難挺難,

但也不見得太難,純粹因為醫療這種經濟行為已經定型

跳脫不出原本交易模式.

 ***

舉例來說,若是能落實分級醫療

小病由一般醫院看(看最可能的病)

若超過一般醫院能處理的病例,

再由大醫院看(看較少發生的病例)

若仍舊不行,再由大醫院提供全世界目前有可能醫好的處所資訊

每個病患的轉介,醫院的重點應該是大致檢查已經做過的項目,

將心力放在其他還未檢查的項目

這樣完整的體系,就提供了那人[住桃園一晚]的功能

 ***

說實在的,對於這種情形的改善,

我一點也不樂觀,

而我也實際碰過看過一大堆醫生,永遠都不願意做更深入的檢查

(相信大多數人也有這種經驗)

 ***

在網路時代裡,你會發現醫生提供你的醫療行為

只是簡單的[醫療代工]-----提供醫療儀器與純熟的技師(醫生)

至於深入的醫療行為,絕對比不上你上網查google

 ***

醫療行為的改變,單靠醫生或病患是做不到的

需要政府,民意代表,醫療界,經濟學者,法律專家,健保官員,......

整合許多力量設計一套完善的制度,

才有可能達到.

 ***

不過看到光是將全民納入健保,這種陽春醫療,

都快變成一個吸光醫療資源的大黑洞,

上列所提的{醫療烏托邦}

只能自己努力多賺點錢來達成

若有餘力再成立基金會來幫助社會大眾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kymouse&aid=540123

 回應文章

一個醫學工作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唉~~~!
2006/11/16 15:46
全民健保實施後,醫療品質下降,國內醫師專業研究倒退,財團型醫院主控醫療政策,壟斷醫療資源分配,醫師被迫競逐蠅利,執業道德及水準下降,醫療人員士氣低迷,身為醫療人員徒呼負負....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