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死接觸HEREAFTER】手記
2010/12/30 11:22:55瀏覽776|回應0|推薦14
20101230【生死接觸HEREAFTER】手記

撰文/衛西林

取材的規格,比如全球海嘯或是恐怖攻擊的民眾受難,



也適用流行的大者恆大的定律,從屬性而非宣傳的力度,自然符合全球視野的市場規格。

人物與鏡頭的流動交織,乃掩護手段中的最高層級。

掩護的要義,似乎在突顯需要細心咀嚼、感受的焦點,使人有意識的格外聚焦於此。

尋常孰事的入鏡,必須事件本身帶有戲劇的潛力。

結構的意圖與生活事件的實驗性組合,證明各單元的演出的可觀性,仍是不可或缺的講究。

演員印記的陌生化,是演出日常瑣事情節的必要亮點。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從生與死的兩端,擴及個人特性造成的孤寂與解圍,證明是具有興味的發想歷程。

背景的事件,若為人事紛擾造成,若置而不論,常帶有宿命論的暗示。

現在說一個相關的故事。有一名愛國者去找靈媒,他將國旗放在手中讓靈媒接觸,靈媒臉上並未露出驚訝的神色,他握著他的手,同時也握著國旗,說:

我看見一個你我都認識的老人。
他擁有強健的意志,視任務的執行為理所當然,很少與人交心,也不常與人們討論信仰與理念。
他使用的人,因此習慣以他的意志做使命,當信仰與理念為謀生環境的背景,平時缺少思考與判斷的習慣,久而養成驕矜的心態。
老人表示對此他已經十分了解,他寄望真正的來者,能夠明辨是非,放下贏面的執著,直指誠心,同時感化競爭者,畢竟贏得一個忠誠的反對黨,受益的才是眾人,才是為政最後的成功。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laywright&aid=474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