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蛋糕的滋味
2015/04/07 08:38:13瀏覽394|回應0|推薦2
20150403(美)丹尼爾·巴爾茲Daniel Barnz【蛋糕的滋味 Cake】(2014)
撰文\蔡瑋(衛西林)

遲著眼點,表現主義,視覺印象與主人翁的內在情感契合,實驗電子風格配樂,結尾曲再加入人聲作能量發揚
猶大聖像作為主人翁的精神狀況的象徵,猶大是迷失者的守護神;開首由主人翁說出自殺者的一連串巧合際遇,帶有明顯的誇張元素—作為憤怒的情緒表現的煙霧,唯一或唯二脫離全篇寫實調性的筆觸;自殺者的鬼魂,出而與主人翁對話—作為後者情緒狀況的刻化技巧,最明顯的則是作為自殺動機的預示,從不同的角度,也可解釋成主人翁(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飾克萊爾·班尼特Claire Bennett)內在的自我暗示




憤怒的,生理上的痛處,復建的挫折感,服用鎮定劑的引誘與罪惡感,對同情的拒斥,對受憐憫者角色的極端厭惡,對終結這一切混亂的行動的徬徨猶疑無知,對這種無知的恐懼與克制的本能呼喚—在現實生活中一般人所規避的情緒與感情,在戲劇由內在張力所強化表現的人性特殊狀況,戲劇性自然天成
情節以主人翁對已逝者曾經存在的環境的好奇出發,宛如一次死亡的追溯之旅,所遇之人所逢之事在預期之中,主人翁的反應卻在意料之外;戲劇動作敏感細微,由主軸到枝節由枝節又回到主軸,肇事者的現身懺悔,幾乎毀掉主人翁逐漸融入周遭人情感世界的進展,方克服緊接而來的絕境,突然升起對回憶的興趣,竟然是自殺行動的前奏…;主人翁最後如何從憤怒與負面的情緒脫身?從旁觀目擊,交錯的角色關係的隱喻式的互補,類似人物的心理投射,內在品質的自我暗示增強—二元對立與辨證法:主人翁突然從躺臥的鐵軌上起身,她留給自己的最後一句話,我曾經是個好母親,突然成為這面到相反對面自我批判的綜合,主人翁的母性受到不經意的自我暗示增強,她突然可以走出去;除了認識論認知現象內容的牌戲,還有就是物的暗示與中介效果,墓碑上懸掛風鈴,游泳褲,特別是蛋糕的暗示,為何能起作用,因為所有的話語與物件,即使再微不足道不相關,都帶出背後的文化、習俗及與之相應的情緒品質;說白了,這些從理智理性角度看似不相干的瑣碎細節人情交易討價還價提議與拒絕接納與保留,生活與生命的動力就在這些不同的引力之間作用推移前進,倖存者的憤怒怒與理性標誌的意識同樣是走出去的障礙,本片最精采之處,就是看不到理性重啟生命開關的關鍵那一刻,如果一定要說關鍵,幾乎所有細節都包括,它就在那裡;造意者打破了戲劇對簡單的因果關係的模仿窠臼,呈現了一個類似人類學沒有起點與終點的文化解讀題材,堪稱一項令人驚艷的美學試驗(2014人物周刊獎女主角-年度最佳電影表演—珍妮弗·安妮斯頓,2015卡普里好萊塢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聖巴巴拉國際電影節Montecito獎,2015金馬奇幻影展)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laywright&aid=2206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