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David Verbeek王洪飛【小玩意/An Impossibly Small Object】(2018)
2018/03/30 00:04:49瀏覽998|回應0|推薦13
做為一名實作者其實並不完全自由

撰文/蔡瑋
本片是否表現為造意者個人的私小說形式的影象敘事,其實並不重要。引起我興趣的是,造意者在片中現身所呈現的反身性社會學色澤。
造意者在片中出場為在影片創作場域「位置」的尋求者—一名「實作者」。實作者按照「性情傾向」累積資本—文化、社會、貨幣、符號各種資本,策劃投入的量與產出的利潤。而,性情傾向產生自社會世界的結構。前者又再複製了原本的社會世界結構,除非實作者透過反身性的自省,這個系統會無限複製延續下去(布赫迪厄)。因此,做為一名實作者其實並不完全自由。這是為何造意者無法回答播款審查者有關創作意圖的問難。
即使,場景從阿姆斯特丹換到台北,作者依舊是按照過去的成長困境,捕捉符號、編碼。一則青梅竹馬離散的悲感童話,即使變換了時空、角色對調,內在的結構依舊不變。說到結構,我心裡想的是作者在片中提到他的攝影主題總是圍繞「都市的層次」—一種結構的暗示。
女友訕笑作者的創作主題空洞、方法一陳不變,這樣又牽涉到「習性」。作者在片中扮演自己,這是反身性的宣示,他對自己的習性省察,表現在從作品回溯到成長歷史的心理結構的內在戲劇動作。他對世界杯預賽轉播觀眾的冷靜旁觀,透露了他對現象中個人實作者對習性依賴的警覺,這又是另一項反身性的姿態—此時我又想到主人翁與餐廳女顧客的對話內容,因為習性與反身性的關係正如酒精與醒酒的碳酸飲料的關係。
藝陣的大傀儡、台北的夜空、用暗示高科技的LED點綴的風箏與球鞋、新舊建築混雜的都市空間等,這些意象的徵用與編碼過程的展示,就是接受台北影片製作資源(場域結構的一種表現)的答辯—一個不得不馴服體制者的政治。大傀儡暗示了整個影片藝術場域、人生故事場域中,無法擺脫的結構制約,後者又再度化身為客艙年長的女物理學家所聲稱的、畢生研究的主題—黑洞。但,大傀儡也好,黑洞也罷,重要的是反身性所針對的隱身在實作者身後的場域權力結構。這企圖經常遭到忽視,以致(實作理論)經常被誤讀為一種哲學上的循環論證或宿命論(〈反思社會學的論題〉,布赫迪厄、華康德),後者如主人翁之父對造意者到目前為止的生涯的定論—靜止不動或探索世界都是一種自我逃避。
即使,找不到片中有關讓台灣發光的觀光置入,但至少作者將反身性的議題拋向他曾經用心蒐羅與借用符號的島嶼上的人們。試想此時正揮舞政黨旗幟、統獨與民族主義大纛的人們,若能夠省思當下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符號暴力—分類的武斷性決定的秩序與正義的虛幻,造意者的「無限制的借用」也未始不可解讀為一種深沈的寄語、期許。(蔡瑋,20180329小玩意,2018金馬奇幻影展)
Filmmaker:David Verbeek
Country:Taiwan, Netherlands, Croatia
Year:2018
Medium:DCP
Length:100’
Language:Chinese, Dutch, English
Producer:Patrick Mao Huang, Siniša Juričić, Leontine Petit, June Wen
Production Company: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Nukleus Film, JDP Croatia, Lemming Film
Sales:Flash Forward Entertainment
Writer:David Verbeek
Cinematography:Morgan Knibbe
Editor:Luna Lee
Production Design:Klara Mucci
Sound Design:Taco Drijfhout
Music:Taco Drijfhout
Cast:Lucia, Chung Chen-Hung, David Verbeek, Klara Mucci, Lisa Lu
(iffr.com)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laywright&aid=11134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