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叫台灣人太沉重
2008/03/24 16:27:18瀏覽575|回應0|推薦3

八年多前,在中時晚報上有一篇社論,標題是「叫中國人太沉重」。論述台灣人在中華文化背景之下,卻獨立於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外,所負擔的認同錯亂。然而,這八年來,連叫「台灣人」,都讓人感覺到好沉重

時代慢慢的在轉變,遺憾的是,有些事情的轉變,好像並不是往我們所喜愛的方向。我還記得,八年前,陳水扁率領的民進黨團隊,打贏了選戰。為民國政府帶來首次的政黨輪替。當時還沒有投票權的我,雖然支持張昭雄所屬的團隊,但是還是為當時的變局感到相當的興奮,這甚至種下了我進入政治系的遠因。在當時的我眼中,好像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國民黨政權下台了,人民站起來了!

兩千零一年,在進入大學前夕,發生了震驚全球的911事件。冷戰結束的十年後,世界局勢開始進入另一個不同的時代。離開了充滿變動的二十世紀,結束了90年代的紛擾,另一個奇怪的時代開始了。有人稱之為後現代,有人稱為後冷戰時代,有人稱之為無父、無主的年代。處在那樣情況的我們,當時其實沒有太注意到整個環境的轉變。我們享受著前輩留下的豐腴,我們對民主,對自由,對社會公平懷抱著期待與幻想。可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早先我們的認同,我們對這塊土地,及這塊土背後意涵的熱愛,會這麼輕易的被消磨掉。

我不想否認,我對這塊土地其實是有份熱愛的。我的眼睛期待看到的,是更寬廣,更多元化,更豐富,而且充滿色彩的社會。記得高中時的我,熱愛探索台灣原民社會的傳奇,熱愛不同民族接觸所激盪出的複雜。記得,有一次在花蓮參訪安養院時,那位只會台語、日文、英語的老伯伯。曾經一度激起生長在客家地區,國語環境的我,想學台語的熱誠。記得,在浩然圖書館尋找台灣古老文明蛛絲馬跡的日子。記得,那些侃侃而談中華民國、台灣、中國大陸,世界那些日子。那些日子,或許是因為年輕,我清楚知道那個神奇的字眼:「未來」。

很奇怪全世界幾乎都像著我們的想像運轉,中國真的崛起了,歐盟逐漸整合,科技不斷的現代化;而民國政府卻是那唯一的例外。我們原以為吳京部長會是一個開頭,帶領教育改革,走向全新的境界;而在民進黨領導下,曾志朗會帶領台灣的原民意識抬頭。可是,很諷刺的,我曾經多次的告訴人,直到目前為止,台灣對原民文化、南島語族文化最重視的團體,最用心的期刊,是中華UFO開學學會及其出版的「UFO與科學」期刊。

就這樣,國民政府拋棄了象徵台灣最重要的意識;同時,又要與象徵漢民族的那個文化做切割,更不要說所謂中華民族了。荒謬的母語教學,荒謬的語言政策,輕視了這塊土地上所有的「非本省」族群。一個好像多元的政策,取代了原先的單一化教學。成果是什麼的?只不過是在原先的官方語言單一化政策上,再加上強迫的第二種民族語言。我常常在想、也再問,這塊中華民國的土地上,除了閩南、客家之外,10個原住民族群,來自中國大陸大江南北各省的人民。蒙古人、藏人、滿人、回人,甚至白族人、彝族人,還有那些新移民,來自東南亞,或是西方國家的後代。他們必須要被壓榨,學習那些屬於閩南、客家自己的語言嗎?我們不是都各退了一步,接受台灣國語(不是台灣腔國語),成為共通的語言嗎?

愛台灣你們可以告訴我什麼是台灣嗎?張雨生在「心底的中國」當中唱到:「什麼叫中國,我曾經沒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他在我胸口跳動;什麼叫中國,我現在正有把握,是父親的雙手,我與生俱來的光榮。」當年的我,也曾為這樣一首歌所感動。但是今天,對於腳下所太的這塊土地,我只能說:而什麼叫台灣,我曾經有把握,當時他在我的胸口跳動;什麼叫台灣,我現在沒有把握,當我觸碰胸口,我不知道可以為什麼感到光榮。

去觸碰看看這塊土地呀!去看看這裡的居民呀!這個地方叫台灣太沉重了,這些人叫台灣人太沉重了。除非你能給予台灣人新的定義,不然叫台灣人實在太沉重了。什麼是台灣人?什麼是台灣?當那些年,新寶島康樂隊唱出「歡聚歌」;北原山貓唱出「長的不一樣」的時候,那就是台灣。今天,當徐佳瑩在星光大道唱出「我身騎白馬」;李伯恩唱出「是你嗎?」;杜杰唱著「一起過好」的時候,那就是台灣。

所以,去你的總統候選人,他馬的你懂什麼做個台灣人有多沉重嗎!你以為經濟繁榮就有屁用嗎?你以為今天這塊土地的經濟是怎麼會死得這麼難看、社會為什麼會這麼低迷了嗎?就是因為,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當年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這塊土地的業務員可以買張機票,飛往法蘭克福,不顧自己操著破英文,半句德文都不會。因為我們是台灣人呀!我們是世界的公民,他馬的我們是自由人呀!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gyic&aid=172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