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北市三峽清水祖師廟探微之三 屋宇
2017/03/01 20:39:10瀏覽3087|回應0|推薦33

第三部分 屋宇

富麗堂皇可以說是每間廟宇給人的第一印象,之所以如此,在於前殿的三川殿透過剪黏與交趾燒藝術的裝飾,遠眺廟宇除了有富麗堂皇之感,亦增添雄偉的氣勢,使得人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更敬畏的心。通常,香火鼎盛的廟宇的前殿除了三川殿,神祇的左手邊會有龍門廳、右邊會有虎門廳,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前殿即是如此。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三川殿頗為華麗(點圖可以看大圖)。

三峽清水祖師廟前殿的屋頂屬於重檐歇山頂假四垂的建築。古代的屋宇可分為硬山頂、懸山頂與歇山頂三大類,屋頂上方還有屋頂就稱為重簷。硬山頂、懸山頂皆為頂上一條正脊,兩端各兩條垂脊;歇山頂則是垂脊的下緣各有一條向外延伸的戧脊。『註一』當歇山頂屋頂架在硬山頂的上方,讓上方的歇山頂屋頂垂脊外觀被分為二,但實際上整座屋頂還是靠四根樑柱支撐,就稱為假四垂。


古代屋頂有幾種呢

廟宇建築規模是如何區分呢?

此外,為了美觀,每條正脊的末端還會做成弧形向上翹的燕尾。所以整座屋頂就更為立體與多面向,再透過剪黏藝術的裝飾,外表華麗、氣勢雄偉的廟宇形象就塑造出來。但是廟宇在規格上,還會在正脊的上方加上純裝飾性質的西施脊,讓原已華麗的屋頂錦上添花。

一般廟宇,你只能在前埕仰望前殿屋頂,但是在腹地不大的三峽清水祖師廟,只要走到二樓的鐘鼓樓,你就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到前殿屋頂的華麗美感,甚至龍、虎廳的牌頭剪黏就近在眼前,而且鐘鼓樓方正寬廣,讓你可以悠閒無壓迫感地慢慢欣賞傳統藝術。

現在,我們就來慢慢欣賞前殿的屋頂之美。

將滑鼠移至圖片處,可以看部位名詞說明

前殿以三川殿為主、龍虎廳為從,所以三川殿西施脊上半部是雙龍護珠,龍虎廳則是麒麟神獸馱負八卦,並由雙龍護持,『註二』且由一隻麒麟神獸馱負,龍虎廳的麒麟頭部皆是向內。下半部則是廟宇裝飾常見的虎、豹、獅、象四獸。正脊脊堵上的裝飾也是廟宇常用的八仙。

再往下,則是垂脊上的牌頭交趾燒。這部分的圖騰有文有武,都是選用當時民間耳熟能詳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等章回小說的情節或是神話傳說。往外延伸,則是戧脊上的裝飾。這部分的裝飾多元,但是多半的圖騰與水有關,其用意在於「水能滅火」,這種聯想性思維在古代很是常見。若要瞧三川殿上的牌頭,一般廟宇非得使用空拍機方能一睹風采,但是在三峽祖師廟,只要走到二樓的鐘鼓樓,牌頭的剪黏藝術近在眼前,如上圖所示

捲草是廟宇常見的屋宇裝飾(點圖可以看大圖)。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戧脊裝飾為波浪狀,造型上還帶有龍腳,但是卻又看不到龍首,模樣甚是特別,於是小丌又上網找了些資料,根據找到的資料分析,覺得是常用的裝飾「捲草」。此一圖騰在唐代很流行,所以又稱唐草『註三』。再往下,則是硬山頂正脊的裝飾,使用海中的鯉魚,也是有「水能滅火」隱喻。

左右龍虎廳的地位比三川殿低,所以各脊的裝飾便不同於三川殿。仔細瞧瞧,除了背負八卦的麒麟神獸頭部朝向不同,其餘皆一模一樣,似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沒錯,李梅樹先生當年並沒有廟宇重建常用的對場方式,讓兩個木刻師傅相互拚場,而是在他的主導下作整體的規劃,這也是一般廟宇少見的。

龍虎廳的屋宇造型相同,並沒有廟宇常見的對場(點圖可以看大圖)。左為虎廳背面。

當你在二樓的鐘鼓樓欣賞完前殿的屋脊之美後,轉個頭,正殿美輪美奐的屋脊也映在眼前。西施脊上是雙龍護塔,塔尖上是避雷針,算是一兼二顧的設計;由於二樓的走廊緊貼於正殿的屋簷,所以,你可以很近距離地欣賞屋頂上各個細部。

站在二樓走廊即可細瞧屋簷的細部(點圖可以看大圖)。

在筒瓦的下方,你看到一個個作為筒瓦收尾的圓形獅頭造型瓦片,稱之為瓦當『註五』,其目的在美化屋瓦的尾端,所以瓦當上面的圖騰都與吉祥有關,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祥瑞。至於每個瓦當中間下方的瓦片,也就是每個瓦溝末端的那片向下的瓦片,稱之為滴水『註六』。其作用是讓雨水從瓦溝洩下時,讓雨水順著滴水瓦的弧度向外「飛出」,不會滲入屋簷下的木頭,使木頭受潮腐壞。古人的智慧結晶是否讓你為之驚奇。

站在二樓走廊欣賞正殿的屋瓦後,抬頭向上仰望,牆壁上的紋飾也頗美觀;這堵牆壁術語叫山牆。當你仰望時,是否發現坡面垂脊與正脊交會後,是不是很像「人」字,沒錯,這樣形式的屋頂稱人字頂『註七』;「人」

字的外緣並沒有博風板,應該屬於硬山式,但是歇山式的屋頂多半是屬於有博風板的懸山式山牆,關於此點,略懂皮毛的小丌還真摸不著頭緒,還請十方大德指教。

在正脊下方的圖騰與旗下類似中國結的裝飾,叫做懸魚。也許你會問,怎麼看都不像是一條魚!早期,卻是魚形,但在工匠的手藝演繹下,慢慢地有了變化,套句現在的說法叫文創:就是把代表吉祥的各式圖騰融入其中,至於魚是否還是魚,就不重要了。

各種事物都有所本,壁飾取名懸魚,的確與魚有關,典故出於《後漢書》,成語叫做羊續懸魚。羊續是為官清廉的太守,當時有個府丞為了要巴結羊續,特地準備當時屬於高檔貨的魚獲給羊續,沒想到羊續卻把魚掛在牆壁上,府丞不知以為長官願意收受餽贈,於是又送了一尾,羊續一驚,既然燈不點不亮,便把府丞帶到牆下,告訴府丞說上次的魚還沒吃呢,且風乾成魚乾,不如就請府丞一併帶回『註八』

這風聲一傳出,百姓深感羊續為官清廉讚不絕口,附庸風雅之人也效仿起來,只是掛條魚既傷本又有腥味,慢慢地就成建物的裝飾,成為裝飾後,就成為各種吉祥圖騰的填空題了。這有點像票券的「券」字,只因為口語的讀音關係,就成了「卷」字,反正已約定成俗,原意是啥就不重要了:趕走廟公的乞丐,自然不叫做乞丐了!

看完正殿的山牆,我們把時光倒轉一下,回到從正殿後方樓梯轉向二樓的轉角處,咦,廂房的那堵山牆與正殿好像喔!其實不然。雖然也有懸魚的裝飾,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牆面上位於正脊的部分,有四個向外突出的「刺」,這種造型常見於大陸南方的建築,術語叫五行山牆。古代堪輿之術盛行,生活起居大小事皆講求金、木、水、火、土、五行,屋宇在建造前會請堪輿師針對屋宇的地理屬性進行測量,再依地理屬性建構不同的山牆『註九』


山牆依風水堪輿還有五種造型

五行山牆的觀察口訣是:金形圓而足闊,木形圓而身直,水形平而生浪,平行則如生蛇過水,火形尖而足闊,土形平而體秀『註十』。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廂房山牆屬於火行山牆。

吊筒與豎材二者是形影不離的好兄弟(點圖可以看大圖)。

在進入廟前,站在廟前埕仰望三川殿,屋簷下懸有數個項花燈的木雕,相關的術語叫吊筒,除了具裝飾意義外,也有承接簷口重量的功能。由於底部常雕成蓮花座或是花籃,別名又稱垂花或是吊籃『註十一』

站在樓梯旁,吊筒近在咫尺,雖然外表的彩漆剝落,褪色的外在略顯滄桑,但是雕工卻是非常細緻,且在一般廟宇,對於吊筒也「只可遠觀不能褻玩」,這時反而有一種欣賞骨董的雅味,要是手裡再端個茶杯品茗,人再土也有三分雅。

至於吊筒上方的仙人木雕,叫做豎材。豎材的位置是在屋樑榫孔的前方,也就是說榫孔裸露頗不美觀,古人便以雕刻的手法,立於榫孔之外,一來美化屋宇二來也討個吉利。美化樑、枋榫接的屋頂,除了外部的豎材,還有內部的天花。所謂的天花,就是我們現在口語說的天花板。

最基礎的天花,與現代用輕鋼架架的一格格方正的天花板相似,只是輕鋼架變成木條,方格沒那麼大,且多有彩繪『註十二』。由於是一格一格的交會與井字很像,稱為井口天花,平面的叫平棋,穹窿狀的叫藻井,藻井製作繁複且華麗,在封建時代,身為高階領導人的住所才能建構,當然廟宇也在其內。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藻井既多元又華麗(點圖可以看大圖)。由左依序為主殿、前殿與鐘鼓樓之藻井。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藻井甚多,不光是正殿、前殿有藻井,甚至鐘、鼓樓也有藻井,前殿的藻井是格狀,正殿與鐘、鼓樓則是螺旋狀。基本上是屬於上圓下方的斗八藻井『註十三』

固定的形式是每個角雕有一個龍頭,頂部有個團龍含著稱為軒轅鏡的圓珠,不過,三峽清水祖師廟藻井的頂部似乎有簡化。


藻井一詞從何而來、有何意義呢

藻井除了身分象徵,同時也具有「滅火」的功能。古代民智未開,講求五行相剋,屋宇最怕火災,一旦火起木造房就化為灰燼,在水能剋火的思維下,處處可見與水有關的魚類,當然,屬於水中生物的藻類也在其中。古書《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束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也,皆取以壓火災也。」雖然從現代人的思維來看,五行相剋的邏輯很荒謬,但是真理未被推翻之前,都是真理,用這個角度去看古人,就不會覺得無理,同時也才能融入其中,細細品味古人的智慧。

註釋  

註一︰《中國建築圖解詞典》1、2

註二︰《太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鑑》92

註三~九︰《中國建築圖解詞典》10104,66、67,68,70,13,5,21頁

註十︰每日頭條網站文《牆頭變幻是厝角》

註十一~十三︰《中國建築圖解詞典》1013,105、108頁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ggysan&aid=9383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