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周小平 | 美國降稅就能讓工廠從中國搬回美國嗎?別做夢了!
2017/01/05 16:15:01瀏覽162|回應0|推薦0

周小平 | 美國降稅就能讓工廠從中國搬回美國嗎?別做夢了! (2016-12-29 13:58:44)轉載▼

 

這幾天網上到處都在傳播曹某某到美國開玻璃廠這件事,這些文章千篇一律地打悲情牌,痛斥中國製造業寒冬,稅負太高,同時又認為美國正在大幅降稅,所以美國將再次偉大,玩死中國。但實際上,在周小平看來,這純粹是扯淡。

 

製造業的積累需要的何止是錢和稅收政策,它還需要和勞動力成本、環保條款以及市場結構掛鉤。最近幾年,中美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其中波瀾壯闊的大轉移大變革很多,比如沙特、阿聯酋用人民幣結算石油,比如瓜達爾港開通,比如高新產業攜帶上百億元不斷遷出美國投資落戶中國,這每一件事產生的影響都比曹某去美國開個玻璃廠要重大和深遠一億倍。但很奇怪的是,這些事很少被媒體熱炒,反而是一個玻璃廠成了熱門話題。

 

如果說,一家中國玻璃廠的老闆選擇在美國開廠就能證明美國吸引力比中國更強的話,那真不知道從西方搬來的空客生產線、上百億的電子技術高新企業不斷落戶北上廣,甚至是西南地區,這些現實又能說明啥。

 

比如以前有個工程師叫劉自鴻,以前在美國IBM工作,他和團隊發明了全球最薄最柔的OLED螢幕,厚度僅有0.01毫米,這種螢幕可以隨意彎曲,可以應用在手機等各種移動智慧硬體,甚至貼在汽車玻璃上。這麼好的技術當然要自己出來創業,最後他將工廠建在了中國的深圳,第一期投資就超過100億元。

 

而像劉自鴻這樣的情況,只是無數個從美國轉移來中國的高端產業和創業者之一。如果美國真的製造業春天來了,中國的製造業進入了寒冬的話,那你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選擇把工廠建在美國?如果你這樣問他們,他們看你的眼神一定會特別像看小白。

 

自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媒體有時候總是特別奇怪,設置的議題和討論的方向完全令人摸不清頭腦,甚至經常本末倒置。之前李嘉誠轉移資產去英國,他們就高呼:“別讓李嘉誠跑了!”,現在一個玻璃廠老闆曹某某去美國開玻璃廠,他們又高呼:“別讓曹某某跑了。”但在周小平看來,這有什麼可喊的?當房地產老闆和玻璃廠老闆想跑去西方,而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業者想跑來中國的時候,用腳趾頭想一想也知道究竟哪家歡喜,哪家愁。

 

這就相當於中國正在用開發商和玻璃廠與美國換矽谷,怎麼看都很划算。

 

實際上,當前美國所謂的降稅和土地優惠政策,看似是在吸引製造業,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在配合美聯儲加息,希望在美元回流的同時也吸引一些實體製造業跟進前往美國,以減少發生通貨膨脹的風險。但在周小平看來,美國的這套計畫,看上去很美,但實際只能是想得美。因為製造業除了稅和土地之外,更重要的是人。

 

如果僅僅是稅收少和土地便宜就可以決定製造業強大與否的話,那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應該是非洲或拉美,怎麼也輪不到中美。比如中國的喀什,即便作為一帶一路通往瓜達爾港的最重要核心地緣,稅務和土地政策都十分優惠。在喀什經濟開發區國稅免5年,地稅免7年,同時土地近乎白送。這政策比美國好多了吧?但由於缺人,所以項目落地一直都困難重重。

 

美國自取得冷戰勝利以後,就不斷開始在各個國家建立“市場經濟合作”,比如巴西、泰國、日本、臺灣省等等。主要合作內容就是把一部分高污染低利潤的製造業配套搬到這些國家或地區去。一方面可以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賺到錢,另一方面也減少美國的污染,降低美國的物價。

 

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釋放了13億的巨大人口紅利。當時的中國人窮怕了,當時的中國人也極其渴望掙錢。所以只要幾百塊工資就可以讓一個工人在工廠裡每天10小時不停地工作,還不要任何勞動保障和社會福利配套。很多工廠門口招工都排著長龍,一份工作無數人都搶著要去幹。這種巨大的人口紅利瞬間就吸引了歐美所有的製造業主,他們從世界各地把產業從巴西、泰國、日本等國轉移到中國來投產。

 

所以中國製造業崛起的本質,來自于人口紅利。同時,中國崛起的本質,來自于中國人的勤勞和聰明。在歐美過去的製造業轉移過程中,無論是轉移到哪個國家,其實都是去壓榨廉價勞動力而已,在壓榨乾淨人口紅利之後,又會轉移去下一個國家,這樣循環往復。

 

但歐美的製造業在轉移來中國之後,發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況,那就是中國人太能吃苦,太勤勞,太好學,以至於轉移過來之後,中國的人口紅利還沒被榨幹,歐美的技術紅利就反被中國給榨幹了。

 

家電生產線搬來中國,沒幾年,中國自己的長虹、海爾、美的征服世界了。摩托羅拉、諾基亞搬來中國沒幾年,中國的華為、中興開始銷售超越三星,走向世界了。其它什麼玻璃、鋼鐵、鋁合金更是自不必說。這些製造業一旦來到中國,就會徹底地被吞併消化,從技術到市場,最後都會變成了中國人的。

 

因此,美國人這才發現情況不妙了。如果中國繼續這樣發展下去,那麼豈不是遲早把自己取而代之?所以美國這才開始著急了,並啟動加息和降稅等一系列動作,試圖力挽狂瀾。

 

但實際上,美國的這些動作本質上是在和規律作對,玻璃廠開去美國這種孤例什麼都說明不了。這也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試圖在美國開工廠了。但現實的角度看,美國目前面臨的人口結構問題更為嚴重,用工荒幾乎困死所有的製造業。在一家玻璃廠裡我們可以看到,過硬的技術工人年紀最大的竟然已經70歲了。而美國的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去到“富士康”或工廠裡幹活。他們寧願送個快遞,加油站收個款啥的,實在不行就吃低保。工廠裡那個苦,他們受不了。

 

美國的黑人和拉美移民或許可以接受去工廠打工,但問題是美國的兩極分化以及“快樂教育”和“推薦信”政策,使得美國社會知識貧富差距比金錢貧富差距更大。大多數黑人和拉美移民孩子只能上最差的公立學校和社區大學,高中畢業了兩位數加減乘除還不會算。而好的學校資源和嚴格教育模式,被嚴格限定在美國的有錢和精英階層之間。這就導致一般的工廠根本無法使用黑人或拉美移民,因為這些人的素養水準太差。

 

中國也有許多農民工文化水準不高,但是中國人固有的價值觀和傳統使得這些工人更願意努力工作,願意去學習,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庭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美國的低學歷黑人和拉美移民則不同,他們從小就被灌輸快樂教育、快樂生活的理念,從來就沒有自己吃苦,三代積累,改換門庭的理念,對家庭和子女的責任感不強,這些人寧願混黑幫或者從事大麻、毒品買賣,也不願意去工廠裡幹苦活。

 

所以,這些實際的情況都導致了美國所謂的製造業復興計畫,只能是一個泡影。無論降多少稅,無論土地減多少錢,工人短缺的問題以及人力成本的居高不下才是美國製造業的癌症,無藥可醫。

 

因此,周小平認為,面對媒體的聒噪,國人大不必杞人憂天。雖然在軍事實力、文化傳媒、金融領域中國還遠遠不如美國,但是時間和事物發展的規律站在我們這邊,中國每一天都在走上坡路,而美國的每一天都在走下坡路,並且中美之間的這種變化趨勢不是在變小,而是在極速拉大。

 

就在美國舉國之力打造的製造業復興計畫,只吸引了幾個玻璃廠的背景下。中國的產業升級和戰略轉型正在迎來瘋狂的極速增長。

 

目前中國正在極速發展並超越西方高利潤高技術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3D列印、航空發動機和大飛機整裝、衛星+導航、軌道交通、大型海工裝備、新材料(碳素纖維、高特合金、石墨烯、納米材料、超導體等等)、高新生物醫藥和製劑、智慧醫療設備、生物農業技術、生物製造技術等等。

 

比如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中國的新能源車保有量將占到全球的70%左右。這樣的壓倒性規模優勢,將瘋狂拉動電池市場的發展。如果大家留意新聞就不難注意到,這兩年來中國的電池技術正在迎來井噴,什麼10秒速充、石墨烯電池、一次充電用半年等黑科技不斷爆發。

 

2016年上半年,我國有54家動力電池技術公司發佈了投資擴產計畫,投資總額超1160億。

 

在新能源領域也同樣如此。2016年,全球前6大太陽能範本製造商中,5家為中國企業,基本壟斷了這個行業的全球話語權。

 

在電腦領域,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出貨量排名前五為:HPE、戴爾、聯想、華為、浪潮,而後兩家的銷量增速都超過了20%,西方伺服器市場份額迅速被中國公司蠶食。

 

通訊市場也同樣如此。2016年,經過弱肉強食,全球只剩下了4個通信設備巨頭,分別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全球200多個國家,只有4個公司平分市場,而這四家當中,中國的廠商占了一半。

 

2016年,我國的光纖製造業產量佔據了全球的60%,全球三家企業分別是:武漢長飛、江蘇亨通和美國康寧。以前美國壟斷的預製棒技術,現在早已被中國掌握和打破。(周小平原創作品)

 

……

 

實際上,別看特朗普和無良媒體天天唱衰中國,認為中國要崩潰了、經濟不行了,製造業都要跑去美國了,但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中國去了個玻璃廠,美國的企業卻幾乎全跑來中國了,不僅美國大企業都來了,連特朗普本人也要來投資了。中國跑過去美國的是產業鏈的低端工廠,且數量還很少。而美國跑過來中國的則全是高端產業,且數量還很多。

 

不僅是歐洲空客,今年10月,美國波音也宣佈完工和交付中心將落戶舟山,中心將由波音和中國商飛共同投資,規劃年交付100737飛機,總投資計畫為65億元。這是波音在海外的首個工廠,打破了波音飛機從建造到交付都留在美國本土的慣例。

 

在曹某某玻璃廠事件的背後,2016年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卻增長了55.4%,歐盟對華投資增長了43.9%。其中英國對華投資同比翻了一番,德國對華投資更是增幅超過了80%。電腦應用服務業投資增幅達123%,醫藥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5.3%,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幾乎翻番。

 

這些投資翻番的資料背後,是實打實的高端產業在中國聚合。比如蘋果10億美元投資滴滴、輝瑞製藥生物技術中心落戶杭州、思科創新中心落戶廣州,英特爾投資71億美元在大連和成都建廠,德國西門子投資10億元在成都落成數位化工,並表示今後五年在中國投資占其亞洲投資總額的2/3以上……

 

就連滿嘴怒斥中國,擺出一副明天就要上推特罵死中國的網路大V特朗普,也一邊罵著中國,一邊在中國申請一千多個商標,同時還計畫投資上百億,要在中國開十家以上的超五星級連鎖酒店。

 

如果說中國未來經濟很糟糕,中國要崩潰了,中國撐不住了,中國經濟是曹某某說的泡沫,馬上就不行了,那麼請問這些全球頂尖的外國公司都瘋了嗎?全球頂級的富豪都傻了嗎?他們會蠢到把錢和產業瘋狂地向一個要破滅的國家投放嗎?當然不會。

 

相比起來,我到是更願意相信波音、空客、思科、華為、中興、蘋果、輝瑞、特朗普財團對中國未來經濟走向的實際判斷。而不願意相信一些網路大V、都市生活類小媒體和普通玻璃廠老闆的判斷。

 

因此,周小平認為,實際上今天中美之間的製造業轉移絕非中國製造實力正在回流美國,而是美國的製造實力還在繼續轉移到中國,任憑美國人跳斷腳也改變不了這一歷史進程和趨勢規律。

 

看著這一幕幕時代浪潮的大戲,再回想起當初我們可憐巴巴地求外國人給個化工廠技術人家都不給的年代,回想起當初我們連個手電筒都造不好的年代,回想起當初那些為打下中國工業基礎而奮鬥和風險了一生的先輩們所經歷過的所有心酸,不由感慨良多。

 

中國工業先驅今若在,當驚世界殊。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enchien&aid=876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