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5 | 朱琦老師的黃河故事
2016/10/27 04:58:11瀏覽1047|回應4|推薦50


朱琦老師的黃河故事

這回旅行,朱琦老師在車上一路講説了許多的歷史,但由於旅途勞累,加上本身的體力和年紀,多半時候聽聽就和周公會面去了,因而實在並沒吸收多少;真吸收到的,這些日子來,也忘得稀稀落落。今日,靜下心來,細細思去,就仿若歸家后,那幾場突如其來的早到風雨,將今夏裏的金黃印記一掃而盡,我汰空了的腦袋内,衹剩老師三番兩次重複提醒的唐代仕女形象還依然劫后留存。

朱老師說,唐代的繪畫或者雕塑的仕女形象有幾個特點,不論飛天還是菩薩,全都做曼妙姿態、裸露、豐潤、微有小肚子、顯露人性化象徵,……。還有什麽細節呢?您瞧,我連這也都記不全了。他亦補充說明,改革開放初期,古物修護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這些道理,常將非唐時期雕塑的頭部安在唐時代作品的身體上——現在再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有個午后,車廂前頭的朱老師眼見大夥昏沈欲睡,明白講解硬歷史不是時候,遂改説起了輕鬆的題目。那時我們的車子正沿著黃河走,朱老師老家在黃河岸邊上,他就順説起有關黃河的故事。他説,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但卻是個可怕的母親,時不時要閙個脾氣,發起大水,讓兩岸的居民受了很大的痛苦。某次大水過後,老師村莊旁的黃河漂來了具屍首,面朝上的漂浮狀況,大家知道是個女屍。村民們打撈上岸來,發覺微微還有氣息,居然也救活了。活過來的女人和一名村民結了婚,生下孩子。多少年后,夫妻一起尋回到女人的家鄉,那時男人才明白女人在那地方也有自己的男人和孩子。

黃河這個可怕的母親,也曾送過一個孩子來到朱老師的村子裏。孩子年紀應該非常小,孤單單一個人坐在口大缸内,兩手攥住缸沿死緊,手掌都深陷了進去。孩子讓抱了下來,一句話不説,卻還是活著的,可是終究沒養下來。

朱老師曾用這兩段素材,創作了篇小説。

黃河沿岸,他老家附近有大片大片軟地,當地人稱這種地形為“牛肚皮”,雖然一眼觀去無礙,不清楚的認不出其中的危險。曾有位婦人坐牛肚皮上清豆角,天晚了還不見其返家,家裏人偏尋不著,最終在河灘上找到她的一個髮簪,方才明白陷到地底裏了。也曾有過蒲劇戲班子在牛肚皮上搭了戲臺,鑼鼓喧天,熱火高潮地唱曲時候,這臺子竟然漸漸矮低下去,衹得戲班子趕緊拔樁另尋他處,繼續那被打斷了的劇目——如此這般打擾,卻也沒掃了臺下觀眾聽戲興致。

朱老師說黃河故事時,大家倒都沒有做出打瞌睡的不良壊行爲,不易專注的我,亦聽了個津津有味,衹是今日這裏記下來得卻不到三四成,内裏或許還有些誤謬,有些顛三倒四。匆匆地這兒我胡亂寫了幾段,作成一篇簡易備忘筆記,就是怕再過上幾日,就是這麽幾句也要全丟了,再也落不下筆。

朱老師當然還説了其他許多關於歷史屬性的大題目,那與黃河沒有任何的關聯,況且我亦遺忘了個乾乾净净,就是想説也是無法在這裏說上幾個字的。

2016.10.26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nix&aid=79332201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30 17:07
黃河長江、中東兩河、尼羅河,浮沈皆生靈。大抵在河邊流域,沒有什麼新鮮事,儘多狗皮倒灶,偶有承平飽足,宛若河清千年一度。
鈴聲(老老)(phnix) 於 2016-11-01 11:50 回覆:
騎士爺,您這幾句話,說得真是高,果真不是凡響。
我倒想到恆河,更汚糟糟的,卻有聖名。
世界上,不論那條河,原本好好的,人一兩岸住,就搞得不成模様。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老講的那兩故事
2016/10/28 13:09

換成現在的新聞,肯定是寫成<落江辣妹被誤認為浮屍,結婚多年丈夫驚覺早已嫁人生子>一類的。
那在缸中的娃兒,記者大概會著墨在<這缸足有XXX大>、<這缸是XXX生產的,可見多能XXX>,之後可能會大賣。
今個兒週五,又遇上格友不能正經如我,這回應,有請老老多擔待啦~

 


Ask not what the beer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beer.
鈴聲(老老)(phnix) 於 2016-10-29 02:02 回覆:

酒爺説得甚是:


下面留言大概是這樣的

1,黃河閙水都是馬舅舅的關係,       
2. 這缸遇水沒破,肯定不是426制造的

3.他國的新聞,看看就好


等等


~奇異的奇異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20:48

女生還是胖點可愛

這仕女圖嬌憨憨的樣子

真討人喜歡

遇上會說故事的導遊,真是福氣

再碰上個會唱歌的,就更幸運了

謝謝老老的分享!好聽!

鈴聲(老老)(phnix) 於 2016-10-29 01:52 回覆:

這囘去,三個地陪,第一個口才最好,她口齒伶俐,仰揚頓挫, 講到湘妹子支援新疆建設兵團的故事時,真是讓整車聽得耳朵出油。

我覺得,故事雖然要精彩,但如果一口土音,那就全完了,因為全聼不進去。

還有旅客裏最好有表演天才的,可以打發長途旅行的無聊。我們這團還有團員自我介紹的節目,有些人說得的老長老長。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27 05:38

跟著老師去旅行,故事一定聽得過癮。

我以前去張家界、九寨溝,每位導遊(地陪)都很會說故事。尤其是從成都到九寨溝的那位地陪鍾先生,簡直把整本三國志背得滾瓜爛熟,加上華陽國志,故事聽了一大堆。

歷史上坐水缸逃難的還有岳飛,不知道是傳說還是有根據。

鈴聲(老老)(phnix) 於 2016-10-27 08:19 回覆:

囘答如下:

1. 很少說故事,都是講歷史

2. 看來,古時候,水災來時,水缸真的是最好的避難工具。

3. 導游不但要能說故事,我們還遇到個會唱歌的,歌唱的真好。故意不唱,得求他,才唱一曲。擺擺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