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6 04:00:27瀏覽1200|回應9|推薦65 | |
新識一字 前日讀書見了一個生字。那字從頁扉裡的無數字中,「啵」地飛了出來,措不及防下,讓我頗為訝異。 幾十年來雖說看熟了方塊字,然而唸幾頁書,總會見了一兩個不識的字(不明意義,不知發音,或者兩者皆是)卻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譬如:襶;譬如:鑹;又譬如罶……,雖然不識,卻覺得好像天天見過,就同公寓裡同住一棟大樓,每日電梯內上上下下,雖然不知姓啥名啥,倒也不覺陌生。同樣道理,只因這「戴」,這「竄」,這「留」時時刻刻用著,只不過配了另個部首,好似穿了件不同外衣,戴了頂不同帽子,沒什麼好驚怪的;──視若無睹地便跳過去了。 這新識之字其實也是由幾個簡單字組成;卻因一向來也沒見過如此湊成一塊,就大驚小異起來。我記得上回某次某本書中也遇個生字,一時偷懶,等想起來要查,卻不記得那個形體怪異的字怎麼寫的。回頭去翻原來那書,一頁頁地看,也不見蹤跡;到了後來,連在哪本書上見著了的都起了懷疑。無心丟失了個本可以認識的新字,倒讓我懊惱了半天。不願重蹈覆轍,這回我趕緊翻開案頭的那本國語日報辭典:心部首,字畫九筆,「惸」字霍然在目。我有點慚愧,以為是個冷字僻字,原來給小朋友看得字典裡竟然也查得出來。 「惸」發音同「瓊」,國語日報辭典記了兩個意義:1‧憂愁。如憂心惸惸。(我看得那篇文字就是這樣用的)2‧孤獨,沒兄沒弟。如惸獨。今日我又查了下漢典,知道惸焭㷀,還有個女字旁的㝁(此字電腦打不出來),四字是可以通用。這字根「㝁」本身也是個字,和「嬛」一樣,作孤獨講。當年發明象形字的老祖宗,一定是看到隻鷺鷥鳥水澤中孤獨站著,得了啟發。多少年來,卻只是沒人用它,不知是不是這頭重腳輕的樣子太怪,顫巍巍地寫來不太安全(不同「盦」字,一樣奇哉異哉,卻四平八穩,有人都愛得取來名號了)。「㝁」這字,國語日報辭典和教育部辭典都沒登載,可見實在沒人欣賞;進了冷宮其來有自。 大呼小叫地嚷嚷一個極平常的字,大家一定要笑話我和井蛙或者醯雞同為一類。不過躲藏了我幾十年,伴依了根半折蘆桿,踡曲一腿獨腳站立的這隻鷺鷥,一夕逮個正著,我倒認為還值得寫上篇文字,將它認個爛熟,再也不許它飛去。 2010.02.25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