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0多年前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成謎 - 龍出現了三次 (1)
2011/04/19 13:51:33瀏覽20895|回應1|推薦3

70多年前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成謎。龍出現了三次 




    70
多年前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成謎,雖然有多位老人作證當年曾親眼目睹了龍的存在和龍骨的遺骸,但是央視的請的專家還是將那次事件定位於鯨類動物,但是因為鯨類說法疑點太多也太牽強遭到廣泛質疑,後又取消了這種定論。我也覺得牽強,員警搬運遺骸的時候肯定做了相關記錄,怎麼也比可能把遺骸的位置和順序擺放錯誤。

《走進科學》欄目編導奚洋、攝像趙發仲和營口史志辦一行人,帶著當年《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照片和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來到大連水產學院,因水產學院的專家考慮到營口為大型水族動物,於是又和大連自然博物館取得聯繫。自然博物館的趙永波副研究員和劉金遠高級工程師分別對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進行了肉眼和顯微鏡下鑒定。一致認為這幾塊龍骨為史前第四紀,距今約一萬多年的野馬化石,並非《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而對於《盛京時報》上的龍骨照片的認定兩位專家產生分歧:趙永波副研究員認為有可能是當年一條擱淺的須鯨;而劉金遠高級工程師認為,因為照片不是特別清晰,但根據形狀看有可能是恐龍。攝製組拍攝了一組各種恐龍和各種類別鯨的標本照片。

  揭謎底須鯨或未知海洋動物

  當史志辦的工作人員回到營口後,他們立即把各種標本照片與營口龍骨照片進行了認真細緻的分析和比較,他們給出了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營口龍骨照片上的海洋生物很有可能是須鯨,理由有三:成年須鯨的長度一般在一二十米之間,而營口龍骨的長度是11左右;須鯨的胸鰭腐爛後暴露出來的刺狀骨像爪子,而營口龍骨在發現時恰有,有可能是須鯨的胸鰭;須鯨的下額骨腐爛暴露出來後,非常像兩個彎彎的,而人們發現營口時,它已經腐爛,有可能是它的下額骨由於腐爛而與頭部分離,使人們誤認為它是的角,然後人工將下額骨安裝到了須鯨的頭上。

  另一種則認為營口龍骨照片上的海洋生物有可能是一種還未被人類認知的動物,理由也有三點:當時在營口水產高級中學任教的張教授是水產專家,應該對水族生物有一定瞭解,不可能把鯨魚說成蛟類;目睹過活龍的並健在的當年只有9歲的肖素琴()老人稱肯定有鱗、有爪。已經故去的兩位親眼見過活龍的老人的後代聲稱其父曾經見過有角、爪子和鱗片,而且與畫上的長得非常相像;再據《盛京時報》報導,它的肋骨有五六寸長,遠遠小於須鯨的肋骨,應該排除是須鯨。因此,它有可能是一種未被認知的海洋生物。

  留遺憾骨至今下落不明

  對於此次拍攝,奚洋認為,迄今為止,還從來沒有其他地方發現龍骨的照片,世界上有好多未解之謎,營口的傳說就是其中之一。中央電視臺《走進科學》欄目就是想把自然之謎用科普的形式,從科學的角度揭示出來,以給觀眾一個滿意的說法。營口史志辦的工作人員非常遺憾當年《盛京時報》上刊登的龍骨至今仍然沒有找到下落,他們特別希望當年在營口縣立師範學校和營口水產高級中學從教和讀書,如今仍然健在的師生們能夠提供龍骨的線索和實物去向。

  營口墜龍事件及營口龍骨之謎

在《營口市志》第一卷中記述:(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9節。偽營口第六員警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 
觀的人絡繹不絕。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肖素芹老人:當年9歲,她爸爸是給地主趕馬車的,當時很多人都說在田莊台上游發現一條活龍,於是趕到那裏。爸爸就把她放在馬背上,扶著她看。她所看見的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而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這條有氣無力,眼半睜半閉,再加上眼睛有些發紅,很多人都說是天氣太熱的緣故,於是在龍的上面搭了個棚子為它避暑,還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澆,讓它得以解暑。後來,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這條就不見了。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塔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據說,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裏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裏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

   然而,連續二十多天大雨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骸:

   據楊義順老人回憶:在發現骨之前,曾聽大人們說蘆葦蕩裏總有劈裏啪啦的響聲,而且還有……”像牛一樣的叫喚聲,聽起來很沉悶,還能聽到掙扎的聲響,後來就沒有動靜了。當時,營口地區已經連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進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後,隨著北風吹過,空腥臊味很大,看管葦塘的一名盧姓工人順著怪味尋找,發現大片大片蘆葦倒伏,撥開後進去一看,嚇了一大跳:裏面赫然躺著一個已經死去的龐大動物!該工人嚇得轉身就跑,回到家裏大病了一場。百姓們聽說之後,結伴前去觀看,並且報告給了當時的政府。當時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人員穿著白大褂,給已經生蛆的動物屍體噴射了消毒水。骨被抬出來後,有人用4個船錨系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

  孫正仁:光骨頭不是原來的龍型,畫的那個、描得那個不是那個型,就是挺長的,挺大的頭,兩個大角一米多長,不止一米三、四尺,長兩根。趴在地上,身上彎彎曲曲的,能有十幾米這麼長。

   原營口市著名正骨醫生馬子臣(曾親眼見過骨)的兒子馬國祥記得父親曾對他說過,骸骨被發現時,肉還沒有完全腐爛,看上去特別像

   記者翻閱1934812《盛京時報》時驚奇地發現,此竟然有,而且還用挖了一個近17長,6多寬的土坑,說明後曾經掙扎過。

  
相關記載:“……該龍體氣參天,頭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寬三寸余,附於脊骨兩側為肋骨,每根約五六寸長,尾部為立板形白骨尾,全體共二十八段,每段約尺餘,全體共三丈余,原龍處,有被爪挖之寬二丈長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該龍骨尚存有筋條,至皮肉已不可見矣。

    這些特徵也進一步驗證了是龍的看法。

  據幾位老人講,當年有關方面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一個人認識怪物屍體。人們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 

   
營口偽第六員警分署組織人力,將其屍骨分解後運到南岸,在西海關前空場上按原狀擺放,任人參觀。

    當時的《盛京時報》派人採訪,也稱之為天降龍營川墜龍巨龍等,同時還配以照片,圖文並茂。營口市民爭相觀看,附近城市專程來參觀者也絡繹不絕,購買往返營口的火車票因此緊張起來。後又有報導說,營口水產高級中學校漁撈科張老師判定確系蛟類

    當時的營口美大照相館和英明照相館洗印了大量骨展覽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販賣,一些從外地來營口參觀骨的人,爭先恐後購買骨照片帶回去給家人欣賞。

    李濱生: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著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著,地下灑著白灰,因為人很多也擠不進去。隨著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說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著。脊樑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沒有角。 

   
翻閱相關資料,記者看到了1934814《盛京時報》刊登的骨照片影本,雖然年代久遠,加上受當時攝影技術以及種種因素制約,只能依稀看出頭戴草帽觀看骨展覽人群的模糊身影,然而畫面中一具長長的動物骸骨及其頭上生出的兩隻長角依然清晰可見。

   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社會秩序混亂,水產高級中學也幾經搬遷,偌大的骸骨就這樣遺失了。

   1939年,16歲的孫正仁來到大連給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營口商會會長的弟弟。孫正仁深得主人的賞識,1941年離開大連時,女主人把一段骨當作獎賞給他。據介紹,女主人手中的龍骨大約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條狀,骨頭底端約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來越細,直至最尖端。骨頭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大家說是牙。女主人告訴他,這是曾經在營口展覽的龍骨。

   616上午,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鑒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營口墜龍事件和龍骨現世的經過大概如此。對此,多方媒體進行過報導,也有各種質疑的聲音:

   中央電視臺還拍攝了專題片,片中得出的結論認為,這是鯨魚擱淺,然後骨骼拼錯。

   遼寧省研究員傅仁義根據《盛京時報》的照片斷定骨是出土的原始牛的化石。

    董為副研究員認為,這有可能是一種象的化石,而那兩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aros01&aid=5112019

 回應文章

Pharo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仍在出現中
2013/05/14 10:16

http://blog.udn.com/pharos01/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