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心悸是什麼症狀(下)
2010/11/25 11:44:32瀏覽1735|回應2|推薦34

心電圖檢查

有心律不整、缺血性心臟病、其他心臟疾病或年齡太大的病人,當有心悸發生時,必須實行心電圖檢查,但對某些有心臟疾病的病人來說,心電圖檢查可能是正常的。以下是些心電圖上有幫助的發現  

1. ST節段改變或 T波倒置,可能是缺血性心臟病或陳舊性心肌梗塞。

2. 當心軸左偏或在 V1 Q波或 V5 R波時 可能有心臟擴大。

3. 竇房節阻滯,或心室傳導阻滯,及Wolff-Parkinson-White症候群(心電圖上可發現PR間隔變短及δ波)

4. 心室外節律及心房顫動。 

24小時 Holter 心電圖 

是目前最有用的心電圖檢查,可增加心律不整被發現的機率。

使用時機

當病人懷疑有明顯心律不整,並且伴隨有胸痛、冒汗、或暈厥,並且有心肌缺血,心肌病變,及瓣膜性心臟病時, 可安排24小時Holter心電圖檢查,但檢查結果必須與病人的臨床症狀一起參考。 

使用限制  

1. 檢查時心律不整的型態與臨床症狀不相符。 

2. 假陽性偏高,大約有 77% 的無症狀病人在 24小時的監測下可發現心律不整。 

3. 並非所有心律不整皆會在 24小時內發生。

選擇性監測心電圖

針對不常發生心悸但卻伴有嚴重症狀,如暈厥的病人。包括有電話監測,4872小時監測及事件記錄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對15% 有正常24小時Holter心電圖的病人可找到心律不整,對於有缺血性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或運動引起的心悸,應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 

計畫性電刺激

計畫性電刺激對於有生命威脅的心室心律不整,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者,且對於單純的治療無效的病人是有需要的。 

心臟超音波

對於評估心臟瓣膜及心臟房室大小是有幫助的。 而壓力下心臟超音波可幫助有缺血性心臟病並伴有心悸的病人評估其心壁的收縮。 

心導管檢查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及需要治療的病人是有幫助的。 

治療

因為心悸有很多原因,不論是心臟因素或非心臟因素,除非診斷已經確定,否則不應服用藥物治療。 

治療非心律不整導致的心悸

一般治療

包括對病人的諮詢與教育,藉由此種方法可減輕病人的焦慮,並治療因心理因素所產生的心悸。在詳細評估並排除嚴重疾病造成的心惚寣A請病人安心是最有效的治療。

治療系統性疾病 

例如甲狀腺疾病及貧血或感染。 

袪除額外因素 

例如某些藥物或咖啡因。 

試驗性治療:試驗性治療應避免,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對於須要諮詢的病人是沒有幫助的,並且對於因鬱血性心衰竭及瓣膜性心臟病的病人可能有潛在危險。其他的抗心律不整藥應該要等到診斷確定後才可使用。 因可能造成另外的致命性心律不整(pro-arrthymic effect)。如使用於低危險性的病人可能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治療因心律不整導致的心悸:因心律不整導致的心悸,例如竇性心搏過速的病人,應接受諮商並應去除可能的影響因素。大多數沒有嚴重的症狀,如昏厥或胸痛的心悸病人並沒有增加心臟致死率的危險性。 抗心律不整之藥物治療只有在控制明顯的心律不整時才有需要,並且對証狀的改善有幫助。 

良性的心房心律不整:例如心房早發性收縮或心室上心博過速如果只有輕微症狀的話, 不必接受治療。

房室節再進入心搏過速( atrioventicular reentry tarchycardia )及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房室節再進入心搏過速及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可以用頸動脈按摩,digoxinverapamil,或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來治療。 verpamil 因效果較快,並且可以使用在不能使用毛地黃的 W-P- W 症候群病人上, 因此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

心室早發性收縮及不持續性的心室心搏過速心室早發性收縮及不持續的心室心博過速在過去20年中一直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危險性更高。 假如這些病人有很明顯的症狀,應接受治療,但是並沒有證據顯示治療會降低死亡的危險性。 

治療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比單純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來得有效,最近的研究顯示沒有心臟疾病的病人此類心律不整並不會增加死亡的危險性。  

持續性的心室心搏過速:持續性心室心搏過速或心室顫動的病人,應接受抗心律不整藥物的控制以預防猝死。 

追蹤:大部分心悸的病人並不會因心悸而提高死亡率。 大部份心悸與焦慮有關. 經由衛教與諮詢可把此情況有效的改善。

1  心悸的心律因素

竇性心搏過速(sinus tarchycardia 

心室早發性收縮 ( vent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心房早發性收縮 ( artrial premature contraction) 

再進入性心房心跳過速 ( artrial reentry tachycardia) 

心房撲動或顫動( arthrial flutter or fibillation) 

竇性心搏過緩( sinus bradycardia) 

竇性病態症候群( sick sinus syndrome) 

竇房結阻滯( artrial venticular block ) 

傳導異常( conduction disturbance) 

心室心搏過速( venticular tarchycardia) 

心室撲動( venticular flutter)  

2 心悸的非心律因素 

非心臟因素 

 心臟因素 

焦慮發燒懷孕血糖過低嗜鉻細胞瘤甲狀腺機能亢進脈瘤動靜脈廔管橫膈顫動腸氣肌肉抖動.

From Ambulatory Medicine  

3 病史詢問時該注意之問題

心悸產生時 

1. 是否心臟突然多跳或少跳一下? 額外收縮 

2. 突然發生超過每分鐘120下,規則或不規則心跳: 陣發性心博過速 

3. 與興奮或激動無關: 心房顫動, 心房撲動, 甲狀腺毒症, 貧血, 血糖過低, 焦慮 

4. 很快發生, 但非突然發生且與興奮或激動無關: 出血, 血糖過低, 腎上腺瘤  

5. 與服藥有關嗎? 煙草, 咖啡, , 酒精 

6. 是否站立時發生? 姿態性低血壓 

7. 對中年婦女來說是否伴隨潮紅或流汗? 停經症候群 

8. 是否心律是正常的? ---焦慮  

From Harrison 13th ed table 12-2

參考文獻1. Knudson, MP: Palpitation. In: Mengel MB, Schwiebert LP, eds. Ambulatory

Medicine. The primary care of families. 2nd ed. Standford: Appleton & Lange.

1996: 258-263.

2. Goldman Lee, Braunwald Eugene: Chest discomfort and Palpitation. In:

Isselbacher KJ, Braunwald E, Wilson JD et al , Harrison Prins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3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 1994:60-61.

3. Kudenchuk Peter: Palpitat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s. In: Dugdale D.C. &

Eisenberg MS, Medical Diagnostics.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92:85-8

作者:王國哲,賴世偉,劉秋松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pper460618&aid=4634086

 回應文章

馬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10/11/26 15:38

身體出現問題時,,

會以某種徵狀通知我們,對嗎?

實在不容忽視這些警告..



e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分享..
2010/11/26 07:10

很棒的醫學常識分享

也讓我們更加注意自己身體呢...

感恩~


從分享開始,我們的世界將大不同...
從自己開始,用熱忱感染這個世界...

譚敬宇(胡椒)(pepper460618) 於 2010-11-26 10:30 回覆:

我正要謝謝你,你的鼓勵,讓我更想與大家分享重要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