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5 07:55:49瀏覽2631|回應36|推薦138 | |
我是 2009 年11月5日在墨爾本的州立圖書館建立我的部落格,那時候自己一個人來看女兒,等她考完試一起回上海。我住在圖書館附近的公寓酒店,所以每天上圖書館。 轉眼六年了,女兒在上海待了一年。回到墨爾本讀了兩年的商學系後轉心理學系,今年才要大學畢業。心理學系不像商學系,只讀大學不夠,還要繼續往上讀。 我在 udn (有人說城邦,有人說優迪園)六年整,一般人六年的時間可以讀完兩個大學科系,那麼我的網路人生豈不可以拿到幾張證書,足足有餘。 說到幾張證書,還真是的。幾年來隨著udn系統變更數次,一次比一次覺得不好用,每一次總有人抱怨因為系統的不友善要搬家。比起他們,我算是比較能適應環境的,即使人在大陸,換過幾個城市,還沒有動過搬家的念頭。(部落格搬家 - 那可是大工程啊!) 我對udn的感覺也一年一年的改變如下: 第一階段是「雞尾酒會」 第二階段是「乒乓球」 第三階段是「羽毛球」 第四階段是「擺攤位」 第五階段是「飢餓遊戲」(Hunger Game) 「飢餓遊戲」電影是 2012年發行的,我久聞其名,但是直到前天才在電視上觀賞。我原來以為我不會喜歡這種少年科幻劇,沒想到轉台遇到,我就很有興趣的盯住了。 我一向對對各種人生經歷有關的電影、電視、文學作品很有興趣,這部「飢餓遊戲」吸引我就是因為感覺熟悉的一種人生舞台。 綜合幾年來 udn 的發展過程,部落格寫作與交流的氣氛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網路紛爭與風暴變化,不就是「飢餓遊戲」的另一種版本嗎? 人不見人,王不見王,文字後面的人性呼之欲出,因為嫉妒、猜疑、人氣競爭、主觀的成見、政治鬥爭,有了造謠、抹黑、惡意攻擊、謾罵甚至法庭訴訟、精神損失、金錢索賠,層出不窮。 系統一再更新,部落客一波又一波的汰舊換新。類似的風波一再重演,就好像是無形中有一個看不到的團體(類似電家族)在牽引。 遊戲有規則讓部落客保護自己,但是很多「自以為優越人士」不屑遵守規則,挑戰規則。規則中提供了部落客自我保護的工具: 1. 限制會員的功能,但是有人寧願開放大門,用熱情鼓勵匿名的交流。 2. 加入好友的功能,但是解除好友時立刻招來怨恨的抱怨與反擊。好友成仇就在一個按鍵。所以,現在大家都學乖了,不使用好友功能。 3. 黑名單功能,保護自己不受惡意言論的侵門入戶。但是被黑名單的人又登高聚眾攻擊,不檢討自己為什麼被黑名單,卻把使用黑名單當作罪不可赦。 4. 刪除功能,部落客有權力刪除進入自家格子的惡意言論,或收回自己在別人家的公開言論。但是又有好事者聚眾譴責刪除的行動。 5. 不按照規則使用保護自己的工具,等於是放棄自我保護的權利,鼓勵惡人作惡。 6. 呼籲鼓動udn部落客拒絕規則的人,通常都為了自己侵犯規則的方便。但是方便自己,也方便別人 - 方便犯規。 一次一次的風暴又何嘗不是人性的測試與智慧的考驗? 所以我不太樂意用「優迪園」的稱呼,說「城邦」(格友說城邦不對,還是說 udn 吧!)比較實際一點。這是一個由電家族開創的「飢餓遊戲」虛擬城邦。 呵呵!Do you see what I see? 誰才是真實、誠實、可以信賴的部落客? [後記] 遊戲也是一種實驗,台灣民進黨的洗腦,企圖擾攘社會原有的正當規則。未來的台灣社會將如何?很有想像的空間。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