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1 10:58:09瀏覽9430|回應14|推薦61 | |
學運鬧下去捧紅不少學運領袖,民進黨則邊緣化淪為門房兼跑堂端茶水的小弟。再拖到年底選舉,必然形成全球化神學對決漏洞百出的陰謀論懶人包。所以,最想學運儘快收場的應該是騎虎難下、滿臉豆花的民進黨。 我前面的文章已經提出:太陽花運動除了是反對黨支持的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運動之外,是台灣「中國懷疑論者」(China-skeptism)的總爆發,也是對西式代議民主規則制度的不信任,因此想要用直接的民意來否定代议民主的決策效力。 歐美韓之前都發生過激烈的左翼青年的反全球化運動。他們反全球化理由是:雖然全球化有利益,但並不平均,有些產業得利,有些產業受損。。激進學生追求的是一種現代民主,認為尊重多元性以及個人自由這些現代民主的基本價值,而自由主義的「權利優先」原則是保障這些價值的一個必要條件。康德派的自由主義明確地將個人權利置於公益之上,認為正義原則必須獨立於任何特定的利益概念,只有這樣才能尊重各種不同的、相互競爭的利益觀念的多元共存,從而使正義原則可以為所有的公民接受。 這樣的觀念也是為什麼從大埔到文林苑,到反服貿,政府使用整體公共利益卻無法說服部分激進學生的理論背景因素。部分學生除了要求停止服貿,終止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也要求停止一切台灣對外的FTA協定以及退出WTO,也就不難理解。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抗爭還會持續很久的時間。 但,其實我們東亞的儒家集體主義社會是講究和諧,講究公利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社會系學生的一系列抗爭活動,其實並沒有在社會上形成廣泛的支持的文化背景原因。 再者,歐美韓的反對全球化運動後來逐漸式微,這也與國際環境的變化有關。特別是蘇聯解體後,福山的「歷史終結」宣達了西方思想實踐的勝利,包含自由經濟、西式代議民主,而美國就是此一成果的保護者。有趣的是:在經歷全球化的好處之後,中國無形中也接納了自由經濟與經濟整合,與美國一起合力推動經濟整合自由化。徐宗懋戲稱為「全球化神學」的三位一體(Trinity)包含聖父(自由經濟)、聖子(西式代議民主),以及聖靈(美國與中國)。 事實上由於台灣長期依賴外貿出口,也是經濟全球化之下的得利者。因此,全球化神學在台灣是一個深入人心、堅固異常的基本意識形態之一。其鞏固的程度恐怕遠超過於所謂的「愛台灣」。原因無他:愛台灣是人的內心的情感反射,而全球化神學卻是台灣現狀的一切物質基礎。因此,即便如陳菊以及其他民進黨縣市長,無不仍在全球化神學面前頂禮膜拜。 拒絕ECFA,也就是退出東亞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經濟整合圈,不加入ECFA,RECP,東協+3,意味著台灣徹底的北韓化,真正成為亞細亞的孤兒。沒有任何一個台灣的政治人物會進行這種政治自殺的動作。因此,太陽花運動的訴求,在內涵其實已經涉及到反對台灣的神主牌,也挑戰了中美兩強的全球化神學,包括反經濟自由化,反代議民主規則,反中且也反美。台灣社會短期容有同情,但不會得到台灣廣泛且長期的支持。更可能會遭到中美兩強的聯手修理。這是當初那些鬧事的學生無法想像的重中之重。 其實太陽花學運繼續鬧下去,壓力日漸回到了民進黨為何縱容學生長期霸佔國會。「公民憲政會議」如果繼續開,日日開,「眾建諸侯,小其力」,順勢捧紅了幾個學運領袖,讓在背後「黨指揮槍」的民進黨黨中央的權威旁落——君不見在學運中民進黨已經淪為門房兼跑堂端茶水的小弟,徹底邊緣化了。這對急於參與年底選舉的候選人顯然不利。再者,拖到年底選舉,必然形成全球化神學(包含ECFA,東亞自由貿易區)的願景,對決反全球化的反對黨及學運一夥人,加上漏洞百出、禁不起檢驗的懶人包。 所以,最想學運儘快收場的應該是騎虎難下、滿臉被噴滿豆花的民進黨。延伸閱讀:陳菊有條件挺服貿4綠營縣市長跟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