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下之間
2010/07/19 02:04:01瀏覽1567|回應0|推薦7
 
 


◎圖1左上為眉紋中坑粗眉紋,規格:260*145 *32 mm,我請硯師挖了個130mm的硯池當硯堂;右上是眉紋下坑細眉紋,常見的長方淌池門字硯;規格:233*123*33mm;左下為洮河喇嘛崖中層細水紋、金星雪浪長方門字硯,規格:208*127*32 mm;是我手邊最好的洮河硯;右下為洮河喇嘛崖上層細水紋、淡水紋橢圓門字硯,規格:151*115*40 mm,是買了硯料請歙硯齋葉健輝老師加工的。


  友們對硯的認知來源有二,一是閱讀資料所得,二是來自經驗。

  無論來自閱讀或經驗,我們對硯的認知常常包含各種成見,諸如端硯的上三岩,老坑;歙硯的四大名坑,洮河硯的崖石或水泉,這些成見有部分可能是事實,有些可能只是坑口情結。我個人對端硯完全外行,在此先存而不論。至於歙、洮,雖然接觸無多,至少手邊有幾方差堪可用之硯,亦就隨意說說。

  我無意討論歙硯的所有坑口,那是專家們要做的事,我只從愛硯者的角度,略略談點兒個人的秋毫之見。我這裡主要談的是眉紋坑,在歙硯四大名坑中,眉紋坑可能是硯師、硯友們最津津樂道者。眉紋坑分上、中、下坑,硯書上說下坑是唐坑,中坑是宋坑,由於中國歷史朝代的承續,唐在宋前,歷史以古為尚,於是眉紋下坑的地位因而高於中坑。久之乃形成一種固定的印象,或者說成見、偏見,認為眉紋下坑石較中坑石為佳,中坑石較上坑石為佳。這種印象形成之後,大抵甚難改變。君不見唐眉之炒作,其價已至升斗小民不敢問津之地步。在我的有限經驗中,眉紋上坑的石質略鬆於中、下坑,這一點基本上是沒問題的。但眉紋中坑與下坑石的孰優孰劣,可能就很難說了。整體而言,眉紋中坑石的絹雲母略大於下坑,這意味著中坑石的下墨可能快於下坑,而下坑石的絹雲母較中坑細密,意味下坑石的發墨可能略優於中坑,然其間仍有個別之差異性。

  對書家而言,有時並不需要發墨很細的硯,如果寫大於6cm的字,墨再細也沒什麼用,這時需要的是下墨快,於是眉紋中坑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對畫家而言,有時勾線需要很細的墨,眉紋下坑顯然是不錯的選擇。所以,用硯者磨墨主要拿來做什麼,或許是考量使用何種硯石的重要關鍵。當然,我並不意味所有眉紋中坑或下坑的石質完全相同,其間仍有相當程度的出入,具體猶須看個別石質而論。

  近年眉紋盛行其道,價格殆已高不可攀,而就我個人有限的經驗,鮮少有眉紋不礙墨的。縱使今日所謂唐眉,人人欲一親芳澤,但我仍要說眉紋不在硯堂是美的,在硯堂總還是礙墨,不論唐眉、宋眉都一樣。我有時跟硯友開頑笑說,細如髮絲的黑線叫黑線,名之曰瑕;若甲痕如柳葉者名曰唐眉(細眉);如大筆揮灑者為宋眉(粗眉);這些觀念都是硯書上寫的,或者硯師、硯友們約定俗成的,對一個沒接觸過硯的人而言,不論何種眉,可能都會被當成雜線。今人盛贊的唐眉在唐代可是不用來製硯的,唐人是剝掉眉紋,取眉紋下一層的無紋理部分製硯。這種行徑在今日硯友眼中簡直不可思議,而今人之看重眉紋,對唐人而言,豈不也是不可思議?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審美眼光,今人之必或許是古人之未必,而後人如何,則尚未可知。如果我們不用唐眉、宋眉等名詞,直接用粗眉紋、細眉紋,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我手邊最好的眉紋其實是中坑粗眉紋,下墨快,發墨細,用起來得心應手。因為對高價的下坑細眉紋下不了手,我手邊的下坑細眉紋亦就是一般等級而已,用當然好用,也就說不上磨之如鋒,發墨如油了。

  洮河的坑口之爭,尤甚於歙硯,有很幾年的時間,喇嘛崖上層、中層的討論,幾已至汗牛充棟之地步。我個人手邊有幾方喇嘛崖上層石,大抵下、發墨俱佳,但尺寸亦均略小,僅有一方符合我喜歡的標準尺寸18*12cm,而這方硯的下、發墨,在我的洮河硯中僅屬中上,並非特別好。反倒我的喇嘛崖中層石,不論就尺寸或下發而言,大抵皆屬上上。因為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大尺寸的上佳中層石,對我這種沒有太嚴重喇嘛崖上層石情結的人來說,顯然是較佳的選擇。我當然很想找一方符合我用硯標準尺寸的上佳喇嘛崖上層石,但私心忖度,恐是他生未止此生休。

  愛硯者難免有成見,我亦難自外於此。我用硯的標準是質用形工,所謂質係指硯石本身的質,而非坑口。我對硯石的坑口雖難免亦有些許情結,惟殆屬坑口情結的輕度患者,大部分時候尚神智清明,可以理性選擇適用之硯。然則愛硯既是一種癖,不理性仍難免偷偷造訪,這種時候說沒有坑口情結,實乃騙人的鬼話。

  上下之間,殊難言矣!洮河以喇嘛崖上層為佳,歙硯眉紋以下坑為尚;凡此種種,皆拜教育之賜。流風所及,硯友皆難自免。我亦愛硯成癖,坑口云云,上下交蒸,乃墮入硯道之永恆回圈,不知何時或已。

 



◎來點暈黃的燈光,讓幾方硯看看起來柔和一些。




◎喇嘛崖上層細水紋橢圓硯,規格:136*96*30 mm。




◎洮河喇嘛崖上層細水紋、淡水紋橢圓門字硯,規格:151*115*40 m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gmf&aid=423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