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練太極拳我的心得(續篇) 易靜波
2014/04/10 11:46:14瀏覽681|回應0|推薦2

         先天氣:元氣、元炁和精、氣、神三種。相對於「後天氣」,當然就有所謂的「先天氣」。常有練功者到一定火候,會有氣機發動的現象。通常這是因為修練到某種程度時,氣脈的障礙減少,流通在脈內能量增大,而有了自發動功。從練功的角度看,我們人生出之後才有的後天氣能,能量不高,須透過練功修行,追求境界更高的先天能量--「先天氣」。在人的後天生命體中,所殘留的「先天一點祖炁」又稱「元炁」,就隱藏在胎元後面與命門前面的區域,胎元就是肚臍對應在後方中脈上的關竅,命門是兩腎連結線的中點,這裡是生成人類的原始能量,父精母血所在,也正是元氣所處的丹田位置。     

    所謂「元氣」其實是元炁的變體,在生命成形後,由於體內後天氣的混雜與濁氣的污染,先天元炁變成介於先天與後天之間的元氣。「常先身生」的精能元氣就是先天的活水源頭。不過很明顯的,元氣要先還原回元炁,才能做為先天氣的種子氣能。     

    一般利用調息的功夫,將胸口的心火氣能帶回下丹田,用來溫養淬煉精水元氣,直到元氣轉成無火的元炁,像水煮沸成水蒸氣一樣,這不帶火的元炁,沿著氣脈緩緩揮發上升,在上升的過程中,還須打通氣脈上的關竅,才可以進駐胸部的中丹田,將原始的「精」能真正轉化成先天的「氣」能「煉精化氣」。這樣繼續修練下去,最後「精」、「氣」都將化為「神」,駐守在最上方的頭部上丹田區「煉氣化神」,當然最後還有「煉神還虛」的修仙階段,不過這已不屬煉氣範圍。總結而言,從後天的元精或元氣經淬煉成先天的元炁,再一路修煉不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就是「經、氣、神」的三種先天氣。            《太極拳論》提到「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太極拳經》說「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十三勢行功心解》也有「以心行氣,收斂入骨」的記述,這三本太極拳的經典心法指南,講了三種跟氣有關的要訣,是指相同還是不同的氣?又是什麼型態的氣能?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這句話是三丰祖師揭示的心法總綱,可當作基礎的行氣規範,初步練拳時,宜專注心神以呼吸配合招式,前進後退,左右移動,都應有明確的虛實分際,如此在一呼一吸的起落之間,體內的氣就不致滯礙,而隨著腳步擺盪起來,這個階段主要是口鼻的吸吐,所以能鼓盪的也以呼吸系統的「外氣」為主。     

    之後拳法慢慢熟悉,身形漸漸流暢,就要進一步「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個階段就不再著眼於一般的呼吸,而是將重心移到下腹丹田,以丹田收放的調氣為主。通常會在舉步時,同時吸氣提會陰,收胎元,合命門,讓氣從背部沿脊椎上竄至頭頂。落步時緩緩吐氣,以意導引讓氣息沉入丹田,基本上這就是「腹式逆呼吸法」。     

    鍛鍊時,可以先將氣從會陰提到腰際命門,就吐氣回到丹田;再漸次從會陰走到背部夾脊,由前胸膻中下沉丹田,最後氣息鍛鍊得夠長,才一口氣提會陰直衝後頸部大椎,收下顎引頸讓氣自行貫入腦門,吐氣時將氣全數收回丹田。丹田呼吸主要運轉的是胎元的元氣,相較於胸部呼吸外氣,這是身體自行產生的「內氣」。最後回到「以心行氣,收斂入骨」,太極拳練到這步田地,從練氣觀點是最上乘的拳術,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按《十三勢行功心解》說明,「此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     

    其實這也是鬆的至高境界,即鬆透骨髓,鬆到骨子裡。本來所謂氣,就是以身體體液為介質的能量脈波,就像水波是以水為介質的能量波。脊髓、骨髓也是體液的一種。當更深層的障礙都被去除後,部分可能是先天就有的氣能,又會藉著髓波波動起來,這個現象在脊椎內的骨髓,還有腦幹延伸的延髓最為明顯。

    另外,像肩骨、腿骨內部中空充滿骨液,也有這種氣能脈動存在。《黃帝內經》曾討論了人體那些骨節是中空充滿骨髓。所不同的是,氣滲入骨髓,脈動振幅變小,但頻率更高,能量更為緊實。如果比喻在體液流通的氣,是一般手電筒照出的光束,那在髓液運行的氣就是雷射激光。雷射能量集中,光的路線細細微微幾乎不占空間,所以「勁如抽絲」無聲無息,感覺上並沒有氣在體內打轉,可是又確有那股勁又隨意揮灑,所以說「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可以確定這種雷射「髓氣」是更深層的內氣,到底是先天氣還是後天氣,則已經無關緊要。     

    說起來太極拳也是一種氣功。從氣功的修練方式看來,確實也有「外氣」、「內氣」的分野。外氣修練以呼吸調氣、閉氣為主,氣在身體上、中、下焦聚集,分別有「上氣」、「中氣」、「下氣」三種不同的練法。基本上以胸口的膻中和腹部的肚臍為兩個分界點,氣在膻中以上,喉嚨以下部位是上氣;介於膻中與肚臍之間的區域為中氣;肚臍以下就是下氣的範圍。       

    修練內氣則是以下丹田的先天源頭氣能—元氣為主,分別也有「輕功」、「重功」和「命功」三種功法。     

    以肚臍後面的胎元為核心,修練元氣從胎元沿脊椎往上走,練的是跳躍的輕功;往下走是下墜的重功;直接與背後命門平行對參的是命功。     

    除了內氣、外氣、還有一種「混元氣功」,主要是用功在貫穿頭頂至會陰的中脈。通常是用意念進行灌氣、排氣的觀想,以達到練氣的目的。這種氣功也有上、中、下三段不同的修練模式,在這裡就不再多加贅述。     

    最後再來談推手的功夫,推手在表面上,似乎是兩個人你來我往的勁力推卸,實際上更是培養聽勁、懂勁的調心功夫,可以說推手在剛開始雙方互相不知退讓的用力推擠,是「聽知以耳」的感官作用;漸漸掌握鬆柔的要領之後,只憑藉虛有若無的掌背黏貼,就可判斷對手進、退、左、右、強、弱、急、緩的勁力改變,這是「聽之以心」的心神感應;最後鬆透骨髓,空無所恃,完全順應氣場的變化做出反應,就是「聽之以氣」的天人功夫。總結來說,「聽之以耳」是實;「聽之以心」是「似虛若實」,「聽之以氣」才是完完全全的「虛」。  

 

時中學社會訊 中華民國101年5月20日 (第六十七期)

(02-2921257302-22316142)

時中學社(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鄭子太極拳研究會) 本社網址:www.37taichi.org.tw

.....................................................................

2006年第一屆世界杯太極拳錦標賽37式太極拳冠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2s-MdupA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da07&aid=123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