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4 09:52:57瀏覽363|回應0|推薦3 | |
「甚麼?用英文教!!」五、六年前第一次聽到要用這樣的方式來上課,我只能用「驚嚇」、「詫異」來形容。教了許多年的專業課程,現在因為要吸引海外國際學生到學校來,必須要用英語上課。那時在系上系務會議第一次提出來時,說要開一班英文的普通化學課,來讓全校化學相關的國際及本地學生來修。一時,所有的老師都沉默了。因為,用中文教已經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了。用英文教,恐怕還沒講到重點,就先卡死在英文了。會議上沉默的場面很是尷尬,我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然舉手跟大家宣布,我接了。當時是這樣想的,因為回國已經十幾年,英文已經快不會講了,希望能講講英文。這下子,我真的就和國際學程就結下不解之緣了。 約在93、94學年度,第一次用英文教大一普通化學,學生只有七個,都是本地生。我蠻緊張,雖然用中文教過三、四年了,但沒用英文教過。為了不讓第一批的「白老鼠」兼「敢死隊」們失望,我事先在家裡、辦公室,一直練講,連走路都唸唸有詞,搞得自己緊張兮兮。上了課,就一切還好,因為學生比自己還緊張。每次,我只要看到學生皺眉頭,我就很雞婆地重複兩、三次。一直到大家聽懂了,我才繼續。用英文教,同樣時間裡,進度大概只有用中文教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後來,改進英文講義,增加圖表動畫,英文越說越習慣,慢慢地就和教中文的專業課差不多了。只是本地學生還是會覺得,用英文不如中文易理解。 後來上學期981,因為收了一個印度人當博士生。必須教深入一點的研究所課程。所以開了一門「奈米材料的製備與應用」。使用的教科書是 “Nanostructures and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by Guozhong Cao (2004)。自己寫英文講義,作了充分的準備,上課百分九十用英文講。因為英文講太深入,本地學生是霧煞煞,聽不懂,老印卻是微笑點頭稱是。所以為了顧及本地學生的權益,講完一整段後,我會用一句中文解釋整個英文的意思。這時特別會覺得中文有畫龍點睛之妙,大家會覺得,喔!原來如此。這門課共有八名學生,其中有一位已經拿到國外博士的老師來旁聽,他的英文也很溜。旗鼓相當地以英文問答,也迫使我的能力更加進化。這門課教下來,因為盡了力,我自己也收穫良多。 國際學程是教育部既定的政策,也是增加學生來源,發展國際化所必須走的道路。會不會將來有一天,把英文授課當作大學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呢?未雨綢繆,還是多一項能力好。今天四月下旬有機會到印尼參觀他們的高中及大學,了解印尼華僑創辦的高中,是中英文並重教學。全班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到新加坡、歐美讀大學。大學裡職員、老師,除了印尼話,英文就是第二語言。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一直稱許台灣的競爭力,也相當看好台灣的未來。因為,台灣有一點是周邊國家難以企及的,那就是我們通中文、英文和日語。由於台灣曾被日本統治五十年,日語的學習在台灣很普遍。中國、韓國、日本、香港、印度甚至美國人要做中、日、美三國間的生意,在語言溝通的競爭力上,其實是不如台灣的。我們應該善用我們的能力,努力強化我們在地理及語言上的優勢,在國際的競爭舞台上,為自己及子孫留下立足及揮灑的空間。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