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5 02:42:30瀏覽233|回應0|推薦0 | |
退休後,「去」鄉福,「參加」鄉福,「響應」鄉福壯年宣教的定義是什麼?我單純的理解是定居在臺灣的鄉村後,加入當地鄉福的教會,參與他們的事工,做傳道人的幫助。
2003 年帶著教會的青年去鄉村歌曲之都 Nashville 去了一個星期的短宣。有很多的機會和那兒的街友遊民接觸。一天和遊民Joe談,心中有一個感動便和他分享心中去鄉福的猶豫,他說: 「Our heart is always trapped by our person. 」(我們的心總是被這個人所囚困)。他說的很對,那正是我的寫照:心靈固然願意但肉體考慮甚多……我又問「那萬一去了,發現做不下去怎麼辦?」 他說: 「Buy a two-way ticket. 」(不行就回家嘛)。我彷佛聽到天父說:「不要怕,沒人逼你做辦不到的事。」Joe 還用摩西過紅海的故事故勵我。和那麼多的遊民談話他們的過去;每個人都有過夢,有過理想;看他們的現在,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後悔,當初沒有選擇走他們的理想的路;但我的心卻有了個決定:再怕,也要去走走看。否則到了一 個年齡, 想再試也不可能了。 我是個不喜歡後悔的人。在電影「鐵達尼號」的後段,有一個片段一位救生艇長終於下決心去看看是不是可能救一些最後落水的旅客,當看到海面上盡漂著凍死瞪著眼的臉時,懊惱的說:「we waited too long..…」 我相信一個基督徒不論在哪裡退休,都不會停止在主家裡的服事。「去鄉福」意味著我們所要去的特定的地點及心中要去服事的族群。「鄉福」--鄉村福音佈道團,她的英文名字是Village Gospel Mission;不 是Fellowship,而是Mission。 加入的人是帶著使命感在執行一個任務的:那就是在沒有教會的鄉村建立教會。凡是接到這個訊息的人,他們愛鄉村的心被引動了;就像在電影「魔戒」中,當求救地的烽火被點燃,火訊一個接一個山頭的點燃向外傳開了……。 我們去不是為著一個組織去,而是因著那使命牽引著我們的心。至於任務(做什麼),則人人不一,因性情恩賜不同。年初這次有多一點機會平實的經歷了一下鄉福的生活。當我參加鄉福的退修會、同工禱告會,或是什麼活動都沒的日子,心中常想主啊我能做什麼?從傳道的弟兄姊妹口中學到教會事工雖多且雜,但首要乃是每天的等侯親近神,其次是代禱,然後才開始一天的事工。 等候親近神 不知道您對這是熟悉?羨慕?還是陌生?對鄉福的傳道人,若是不要做無頭蒼蠅,這是必須的。不論任務是什麼,「等侯親近神」是服事生活的根基,持續力的源頭,也是我們現在就該養成或持守的屬靈生活習慣--這是我們去鄉福每天要「做」的事之一。 東石的早晨恬美安靜,讀經讀書都非常享受。八點就會聽到隔壁東石國小朝會,彷彿又回到了從前。有時傳來紀貞師母敬拜讚美的琴聲,覺得住在教會真好。 代禱 面对一串鄉福簡訊的代禱事項。大家心中都有數,那真是又大又難的事,豈會因人已奉獻全時間服事就能應付的。要躲開疲於奔命、彈盡援絕的窘況,只 有跪下代求。走筆至此,耳中仍迴響著鄉福退修會時,傳道人及弟兄姊妹們對失喪的靈魂,因著沉重的愛,情切急迫大聲呼求的代禱。代禱是服事生活的盼望,持續 力的樑柱。相信代禱的權柄,並經歷代禱的大能,也是我們現在就該參予並經歷的屬靈服事。這是我們去鄉福每天要「做」的事之一。 在 東石,一天早晨起來看到一些東榮國中的學生正三五成群騎著腳踏車經過教會的門口去上學。我為他們祝福,求神差派天使保護,讓他們會珍惜自己,尊重自己。凡 是經過東石教會的學生都不會成為犯罪的犧性品、社會的殘渣。因著我的祝福,當有一天他們脫離目前的環境時,會踏入教會。我深信每一個代禱的提醒都是來自聖 靈的感動。 事工 鄉福傳道人的事真是多得叫人只是「聽」就不能喘氣了。不妨參考一下,做為將來服事的方向。事工是服事生活的內容,持續力的挑戰,也是我們現在就該實地裝備操練的--這是我們每天在鄉福要「做」的事。 · 教牧的工作:講道、禱告會、主日學、青少契、成人小組查經再加上 探訪、探病、談道、陪讀聖經。由於個人背景的複雜,需要很多一對一陪他們走過的時間。有時甚至長期接待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來家中住…… 若是您現在有教導、牧養、輔導或是傳福音的服事,除了技巧外,也涉獵一些有關臺灣民間信仰的資料。加油充實自己,將來可做鄉福傳道人的得力助手。 · 學校義工:如彩虹媽媽(到小學低年級班說故事給學生聽,內容自定);得勝者(課後給高年級學生的品格教育課程,是一基督教機構設計的,頗受臺灣政府的肯定。);安親班(課後的課業輔導),藉此關心學生而接觸家庭。東石國小的學生大都認得陳媽媽(紀貞師母)。七股大俊師母分享說:她的彩虹媽媽很受歡迎,慈濟便想加入,她和牧師因人手有限頂多兩班,但慈濟可以一次六班全包,教學生靜修之類的……你知道嗎?有些基督教醫院的義工,因為找不到足夠的基督徒,大都是慈濟的。 若是您現在就在兒童事工服事,這將會是您很喜歡的事工。若您無法忍受孩子們自小接受「虛」「無」的教導,這將會是您很有負擔的事工!在美國,我常苦於語言使我很難發揮,到東石,偶有機會和孩子們接觸,真有如魚得水的快樂。 如果您還盼望能闖一番事業的話,辨Montessori 是很好的。在鄉村普遍的隔代教育,若是我們能提供最好的幼兒教育,對鄉村會是很大的幫助。不但可以得著這幼小的一代,或許還可以提供一點就業機會。現在您不妨開始考慮去受訓得執照! 林博想開個英文課輔班,進而做心靈捕手,他正在修TESOL certificate。 · 硬體的維護:教堂(聚會處、廚房、接待短宣隊或訪客的睡房……)的整齊清潔,詩歌、聖經以及圖書、雜誌的整理、分送等等。大家都知道臺灣的塵灰大,要保持清潔是要天天做的,大家還記得朱子家訓嗎? 若是您覺得自己拙口笨舌,不會傳福音又不會與人相處,那麼咱們就「對事不對人」吧!您可以為所清理的每一本書、每張桌椅、房間祝福,讓凡是碰到它們的人都蒙福。若這正是您目前的服事,加油!我們在暗中察看的天父都知道。若您覺得這可能是您將來服事的方向,那麼現在就學,信不信由您,「清理」這個專業的學問可大著呢! 不過基本上硬體的維護是我們大家的責任。 · 接待事工:訪客住宿前後的清、洗、曬。有時要兼大廚。特別是大批短宣隊來的時候,這是一份吃力的服事。因此我也藉此提醒短宣隊,每次離開前切務要將廚房冰箱浴室臥室教室清理得比你來的時候還要整齊。除非當地教會有需要,傳道人也同意,否則依我的看法:儘量將你帶來的東西帶走,以免堆積。特別是冰箱的食物,捨不得丟,別人也不敢吃。關於食的方面,若是短宣隊不想都吃便當,我建意隊員中要包括大廚。特別是國外的短宣隊,若烹飪是您的恩賜,在臺灣煮飯真是一大快樂事! 若是您現在就很享受接待遠地的傳道人、講員,那麼您將來在這事工上會有很多的機會助一臂之力來滿足您服事的心!就這樣吧,現在就封您做禮賓司長! · 關懷傳道人家庭:從鄉福簡訊中可以看到傳道人大都是年輕夫婦,孩子年紀都很小。以上的事工都會影響家庭生活,不僅是對孩子的照顧,連夫妻生活也難免受到波及。鄉福同工的孩子們是極特殊的一群 ,在學校常是僅有的基督徒。在文化上所面對的掙扎或許和中國孩子在美國有些雷同之處。此次在東石,原盼望能帶他們去臺北參加靈糧堂辨的基督徒青少年領袖訓練,後因無人報名而作罷。 若是您很會和教會的傳道人相處,能明白他們的甘苦,對他們的家庭有特別貼心的關懷;鄉福寶貝的傳道人家庭需要你的愛和扶持。現在您就可以認領一個工作區,開始和他們做朋友。在鄉福簡訊上有照片,有家庭成員的名字,現在就可以為他們一一提名代禱。 大埤鄉的黃金滿牧師有一次分享到聖靈讓他看到他的裡面不是聖殿而是雜貨店,這對我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您呢?到了「想」退休,年紀也有一些了,恩賜該顯明有交集點了。喜歡做什麼?現在服事的重點是什麼?退休後,「去」鄉福,「參加」鄉福,「響應」鄉福壯年宣教的定義是什麼?我單純的理解是定居在臺灣的鄉村後,加入當地鄉福的教會,參與他們的事工。將來在鄉福,就照著現有的五餅二魚,祝謝禱告後擺上即可。我多年的服事都在主日學和青少年,到了鄉福,眼光很自然就在他們身上。東石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沒有青少年,如何吸引他們?廟口是老人家聚集點,如何使教會成為年輕人逗留的地方?我就想或許可以在教會旁邊開一間咖啡屋(I am a coffee house lover):給孩子們一個正派安全的去處… 當我和東石的姊妹玉霜談夢想時,她也有同樣想法,因為東石連個和朋友談心的地方都沒有……你可以開一家Starbucks? 「福音移民」的口號讓我看到一個接一個佳美的腳蹤,帶著愛往普天下去!是那麼振撼我的心。我起初回應鄉福的呼召只是想在這個孤單的社區中多一個人,和我的弟兄姊妹一起做伴,就像在微小的火堆中加一根柴。最近看「十字架,耶穌在中國」,我才明白什麼叫做「福音移民」--「一句溫柔的話語奪走我們的心……沒有什麼理由不走腳下的路。」這是神的恩召,豈是小事?! (作者與夫婿林博為鄉福壯年宣教事工負責同工)本文发表在鄉福简讯第297期 2004年五月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